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1)讲课教案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44987633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1)讲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1)讲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1)讲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1)讲课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 概述 施工放样:把图纸上已设计好的各种工程建筑物、构筑物,按照设计的要求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并设置各种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以衔接和指挥各工序的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测量工作者责任重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杜绝 工作中的一切错误,并保证施工所需的精度。,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1 概述,一、建筑限差 建筑限差是指建筑物竣工之后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位置的极限偏差。 通常对其偏差的规定是随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而改变。 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毛石混凝土结构土石方工程 预制件装配式的方法较现场浇灌式

2、的精度要求高 钢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比用电焊连接的精度要求高,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1 概述,二、精度分配 对于相当多的工程,施工规范中没有具体的测量精 度的规定。 这时,要在测量、施工、加工制造几方面之间进行误差分配,然后推算测量工作应具有怎样的精度。 设计允许的总误差,已知,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1 概述,二、精度分配 精度分配处理的原则:,等影响原则,忽略不计原则,按比例原则,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3、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1 概述,二、精度分配 2)按比例原则: 工业建筑场地上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时,若建筑限,差为 。,确定施工误差与测量放样误差的比例为,细部,放样误差与控制测量误差的比例也为,试推求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必要精度。,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1 概述,二、精度分配 2)按比例原则: 工程竣工后的实际中误差: 而测量中误差为:,版 权 所 有: 山 东

4、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1 概述,二、精度分配 3)忽略不计原则 所谓“忽略不计原则”,是假定某项误差由m1和m2两部分组成,即 其中m2影响较小,当m2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忽略不计,即认为M=m1。,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1 概述,二、精度分配 3)忽略不计原则,设则,当,可认为:,则有:,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把 作为可把m2忽略不计的标准。,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5、,6.2 坐标法放样,三、点位放样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角度放样(水平角) + 距离放样(水平距离) “坐标反算”求放样元素: 极坐标法放样,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2 坐标法放样,三、点位放样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方位角推算:,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2 坐标法放样,三、点位放样 (一)经纬仪+钢尺(或测距仪)放样法 对于极坐标法放样, 角度放样精度 距离放样精度 则点位放样误差:,版 权 所

6、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2 坐标法放样,三、点位放样 (二)全站仪坐标放样法 全站仪放样点位的功能:根据输入的已知点数据和照准目标时的观测数据,自动计算并显示出照准点和待放样点的方位角差和 距离差,同时也可显示其高差。据此移动目标棱镜,使三项差值为零或在容许范围之内。 导向光,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3 其他直接放样方法 一、距离交会法 误差椭圆,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7、胜 文 ,6.3 其他直接放样方法 二、角度交会法 例题 A、B为桥轴线上的两个已知控制点。 C、D为桥下游的两个已知控制点。 P为待放样的桥墩中心点,设计坐标为(xP,yP) 试计算角度前方交会法放样P点的放样要素,并简述 放样步骤。,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3 其他直接放样方法 二、角度交会法 误差椭圆,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3 其他直接放样方法 三、自由设站定位法 自由地选择便于设站的位置,用全站仪通过对2个或 2个以上

8、控制点的测角、测边,可方便地确定设站点的平面坐标。确定了测站点坐标后即可放样其他点的坐标了。,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3 其他直接放样方法,三、自由设站定位法 “本坐标系”,“他坐标系”,他坐标系的原点 在本坐标系下的坐标 他坐标系的主轴 在本坐标系下的方位角,平面坐标系转换,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3 其他直接放样方法 三、自由设站定位法 仪器度盘零方向 控制点 k为边长比例系数 自由设站点 施工坐标系,版 权 所 有: 山

9、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3 其他直接放样方法 三、自由设站定位法,已知:求取:,未知数个数:4个 要求方程式:至少4个 至少2个控制点解算方法:间接平差,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4 归化法放样,归化法放样: 首先采用直接放样法确定实地标志,再对放样出的实地标志进行精确测量,求出实地标志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然后根据偏差将其归化到设计位置。,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4

10、归化法放样 三、归化法放样直线 测小角归化法 归化方法与角度归化改正相类似。归化改正值为:,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4 归化法放样 三、归化法放样直线 测大角归化法,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5 高程放样方法,2.全站仪法 (3)无仪器高法,比较 与 ,指挥并放样出高程点B。,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5 高程放样方法,2.全站仪法 (3)无仪器高法

11、 当测站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超过150m时,以上高差就应该考虑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影响,即,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5节 小结 一般方法,高程放样,水准仪法 全站仪法,倒尺法 悬挂钢尺法 天顶测距法 一般方法 无仪器高法,水准测量原理 铅垂测距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高程点的标设,GPS RTK法放样大地高 - 正常高,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6 刚体的放样定位 一个刚体在三维空间中有六个自由度,即三个平移,量X、Y、Z和分别绕x、y

12、、z轴旋转的三个量 y、z,要确定刚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也就是要固定这 六个自由度。,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6 刚体的放样定位 刚体放样定位的常用方法:,三高程点法 Z、x、y, 方向线法 水准器法,X、Y、z x、y, 两台经纬仪投影法 定位销法,x、y,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7 高耸建筑物的铅垂线放样 一、铅垂线放样 应用领域:高层建筑、铁塔、烟囱、电梯井、地下铁道竖井等高耸建筑物或深入地下的建筑物 测量目的:保证建筑

13、物的垂直度 放样方法:,经纬仪弯管目镜,光学铅垂仪,激光铅垂仪,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7 高耸建筑物的铅垂线放样 二、高耸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一)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主要问题:控制竖向偏差,即各层轴线如何精确地向上引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6.7 高耸建筑物的铅垂线放样 二、高耸建筑物的施工放样 (一)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2、层面细部放样、垂直度计算及精度分析 在楼层的相应位置选择n个有代表性的特征点。 拆模后,根据各楼层控制网的控制轴线,量取施工后各特征点的实际位置,计算与设计位置的偏差施工(xi,yi)。,层间垂直度:全高垂直度:,评价和衡量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版 权 所 有: 山 东 科 技 大 学 测 绘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刘 尚 国 于 胜 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