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8749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YZ4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澄合救护大队 王 生 华,1.1 产品特点,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在结构设计上突出体现了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可靠、佩带舒适、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更加适合于在井下巷道窄小环境中救护队员实际使用的需要。本产品是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技术特点而设计的一款产品。 1.2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该产品适用于煤矿、化工、隧道、高层建筑等的救护人员在有毒、有害气体及缺氧的灾害环境中抢险救灾、搜索探查时佩带使用。,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意义:,H Y Z 4 额定防护时间4h 正压式,呼吸器(拼音字头),氧气 (拼音字头),使用环境条件,大气压力:(70 125)kPa; 相

2、对湿度:0100%; 温 度:-10 40 1.5 工作条件: a、 对HYZ4型隔绝式正压氧气呼吸器(以下简称呼吸器)应严格按煤矿救护规程、氧气充填安全技术要求、矿山救护队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使用。 b、 中等劳动强度(30L/min呼吸量)时防护时间为4小时,重度劳动强度(50L/min呼吸量)时防护时间为1小时。 c、 高压氧气瓶要用专用氧气充填泵充填,氧气应符合GB89821988的规定,气瓶充填压力:(1820)MPa。吸气冷却装置内应装满冰。 d、 清净罐中填装氢氧化钙的二氧化碳吸收率应符合MT4542008的规定。 e、 外壳材质符合GB3836.1-2000 MT113-1995

3、的规定,安全:,a、 清净罐内装有氢氧化钙的呼吸器,其系统必须密闭。否则,由于吸收剂的失效, 将会导致二氧化碳中毒事故。 b、 清净罐内所填装的氢氧化钙须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未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若超过规定期限,必须更换。 c、 清净罐使用一次后必须重新填装氢氧化钙。即使佩带时间很短,仍必须更换新的氢氧化钙。 d、 严禁压力超过0.05MPa(表压)的环境中使用呼吸器。否则,在高气压情况下可能导致氧中毒事故。 e、 在氧气瓶充装以及其它操作环节中,严禁接触明火或被油脂污染。否则,将会导致燃烧等事故。,工作原理:,a 当打开氧气瓶后,高压气体通过减压器减压变为中压气体。中压气体一路通过需求阀,

4、另一路气体通过定量孔流入低压系统内。当人体处于中等劳动强度时,通过定量供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随着人体劳动强度的增大,当气囊内压力达到需求阀开启压力时,弹簧压板接触需求阀,使需求阀开启,中压气体通过需求阀向气囊内充氧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求。系统内的正压形成,是依靠正压弹簧压板压缩气囊及需求阀的有效供氧,使呼吸系统内始终保持正压。 b 气囊内的低压气体通过吸气冷却装置、吸气管、吸气阀到面罩;人从面罩呼出的气体通过呼气阀、呼气管、清净罐到气囊;当呼出的气体逐渐增多时,正压弹簧被压缩。同时,弹簧压板位置逐渐上升。当呼吸系统内压力达到(400700)Pa时,排气阀阀片被弹簧压板顶开。此时,排气阀开

5、始排气;当人的呼吸量从(1050)L/min的范围变化时,呼吸压力始终由需求阀、排气阀两者自动调节。特殊情况下,按压手动补气阀向气囊内补充氧气。,工作特征:,a 需求阀的开闭是靠气囊内部压力进行控制。气囊内部压力越小,供气量越大 ( 即:具有气囊内部压力自动调节功能)。 b 具有三路供氧功能。即:定量供氧、需求供氧(自动供氧)、手动补给供氧。 c 气瓶压力(46)MPa时,具有自动报警(即余压报警)功能。 d 具有超前排气功能。即:在排气阀排气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经过清净罐而直接由排气阀排出。从而,降低氢氧化钙消耗和系统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吸入气体的含氧量。 e 具有手动排水功能。,减压

6、器,b 减压器作用:减压器是把高压气体通过减压变为所要求中压气体的一种方式。中压气体通过定量孔和需求阀向气囊内定量供氧或自动供氧。由于高压气体压力发生变化时,中压气体压力相对稳定,从而以稳定的供氧形式满足佩戴者对氧气的需要。 c 减压器工作原理:如图三所示,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路将活塞(2)向上推开,气体通过活塞中心气路进入上端气室,并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从而,活塞(2)将受到高压气体所产生的向上力和弹簧(8)的向上弹力,并且受到活塞上端气室所产生的向下力。如果气体压力发生变化,其所产生的力随之变化。迫使活塞(2)上、下位置发生变化 即:阀门(6)与活塞(2)下端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直至上述一个向

7、下力和两个向上力相互平衡,而产维持定的中压值。 d 手动补给工作原理:如图三所示,按动手补按钮(20)推动手补推杆(14)。手补推杆上端斜面使手补阀门(11)产生缝隙。从而,使高压气体通过气路排入到低压导管内。,需求阀,b 需求阀作用:需求阀主要用来调节气囊内部压力而设置的一种装置。当气囊内部压力发生变化而达到需求阀设定的开闭压力值时,其自动开启或关闭。从而,可保证呼吸系统始终处于正压状态。 c 需求阀工作原理:正压自动调节主要靠正压弹簧、需求阀两个主要部件进行工作。如图四所示:当气囊内部压力低于需求阀开启压力(10245Pa)时,正压弹簧通过弹簧压板将触头(3)压下,并通过杠杆(2)使阀门芯

8、(5)与阀门(4)产生缝隙。从而,中压气体进入气囊。当气囊内部压力高于需求阀开启压力时,弹簧压板将正压弹簧压缩。从而使阀门芯(5)与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而停止补气。,机械报警器,b 报警装置的作用:报警装置主要用来提示救护队员安全使用呼吸器的一种装置。具有余压报警(46MPa)功能。 c 机械报警装置工作原理:如图五所示,当高压气体超过余压报警压力(46)MPa时,通过活塞(6)将弹簧(5)压缩,阀垫(4)与阀座(1)关闭。当高压气体达到余压报警压力(46)MPa时,弹簧(5)推动活塞(6)左移,阀垫(4)与阀座(1)开启,中压气体通过活塞(6)与壳体(3)间的缝隙吹动哨子发出声音。随着中

9、压气体吹动哨子发出声音的同时,高压气体压力随之下降,活塞将左移。当吹动哨子发出声音(3060)s后,活塞向左移动到极限位置。此时,“O”形圈(7)将隔绝中压气体吹动哨子的气流。,主要性能:,a、呼气阻力 600Pa b、吸气阻力 (0600)Pa c、定量供氧量 1.4L/min d、自动补给供氧量 80L/min e、手动补给供氧量 80L/min f、自动补给阀(需求阀)开启压力 (10245)Pa g、吸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1% h、吸气中氧气浓度 21% i、排气阀开启压力 400700Pa j、吸气温度 35,主要性能,a、额定防护时间 240 min(呼吸量30 L/min时) 60

10、min(呼吸量50 L/min时) b、氧气瓶额定工作压力 20 MPa c、氧气瓶容积 2.4L d、氧气贮量 480L e、填装氢氧化钙量 2.1kg,使用方法,5.1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5.1.1使用前的外观检查及准备: 警告: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装置使用方法。 警告: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查,发现异常的呼吸器禁止使用。 (1)面罩 a、确认橡胶件无老化变形,相互粘合,龟裂现象; b、鼻托必须正确安装于面罩; c、目镜上无影响视线的划痕; d、面罩连接口应无油污以及异物附着现象。 (2)呼吸管部分 a、口具上必须安装有口具盖,未安装口具盖的,必须更换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 b

11、、取下口具盖,口具上的O形圈不能有伤痕或异物附着现象,确认后将口具盖安装复原。此时口具盖应能灵活的安装和脱卸。 c、呼气管、吸气管应无变形、粘合以及龟裂现象。 (3)压力表 压力表应无破损,指针应指向零位。,(4)压力表导管 压力表导管无破损和伤痕。 (5)背具 a、肩部背带、胸部绑带、肋部绑带、腰部绑带应无明显的磨损和伤痕。 b、肋部绑带应同肩部背带连接为一体。 c、皮带扣以及夹子等应无变形,破损以及遗失现象。 (6)壳体 壳体应无变形和裂痕。请将呼吸器本体印有反光字一面向上放置,取下上盖继续下述内容检查。 (7)高压氧气瓶 a、检查氧气瓶名牌标记,确认有效期。 b、氧气瓶开关转动灵活,装配

12、结构正常 c、初次使用时,将产品出厂时的气体放空,再用医用氧气充填到(510)MPa再放空,再充氧到规定的压力值。开关及瓶口应气密,氧气执行GB8982标准。 (8)清净罐 a、清净罐的表面不得有碰撞的伤痕。 b、所填装的氢氧化钙必须符合MT4542008的规定。 c、清净罐内填装氢氧化钙的时间应填在清净罐上或另有记录。 警告:清净罐内所填装的氢氧化钙须经检验合格,未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若超过规定期限在使用中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事故。,(9)吸气冷却装置 a、 吸气冷却装置应无变形及裂痕。 b、壳体外部的橡胶盖应无破损、脱落及遗失现象。 (10)气囊 a、橡胶部分应无老化、开胶现象。 b、气

13、囊与清净罐、吸气冷却装置、需求阀的连接部位无变形及扭曲现象。 c、气囊不得嵌入高压氧气瓶和壳体之间,并放置端正。 (11)正压弹簧 正压弹簧应正确安装于弹簧压板或横梁各自的弹簧座内。 (12)连接螺母 注意:各种连接螺母必须用手旋紧。 a、高压氧气瓶与减压器之间的连接螺母; b、气囊与需求阀之间的连接螺母; c、气囊与吸气冷却装置之间的连接螺母; d、气囊与清净罐之间的连接螺母; e、清净罐的填装口盖; f、清净罐与呼气管之间的连接螺母; g、吸气冷却装置与吸气管之间的连接螺母; h、气囊与排水器之间的连接螺母; 注意:当bh所示连接螺母松动及偏斜时会造成氢氧化钙的失效。应更换新的氢氧化钙。,

14、使用前的性能检查, 警告:使用前性能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时严禁使用。 (1)定量补给氧气、自动补给氧气、报警器、压力表工作的确认。 a、将气瓶开关手柄沿着反时钟方向缓慢旋转到底,瞬间可听到报警声音。同时,需求阀,发出自动补给氧气的声音。保持5s左右,气囊立即鼓起1/3左右。此时,压力表显示气瓶压力。为确认需求阀是否开闭正常,可反复用手指按压排气阀的突起部(阀轴),听取需求阀开闭声音。 b、 气瓶开关手柄沿着顺时针方向关闭后,气囊能够保持缓慢的膨胀。当压力下降至(46)MPa时,确认瞬间余压报警声音。 (2)气密性的确认 当关闭气瓶开关后,若在20s内发出警报声响,说明高压气密不良;压力表数值正

15、常回零后,确定气囊在15s以内不会瘪掉。若气囊发生瘪缩现象时,请在确认前项5.1.1(12)所述ah的连接螺母是否旋紧旋正。再次进行气密性确认。否则,呼吸器不能使用。 (3)排气阀的动作确认 用手指按压自动排气阀的突起部(阀轴)一次,随后立即放开。请确认以下情况:当手指按下时气囊缓慢瘪缩,当手指离开的同时气囊的瘪缩现象能够停止。 (4)上述过程完成后,应按压自动排气阀放净气囊中的气体。,佩戴程序:,5.2.1佩戴前的准备工作: (1)目镜的防雾措施 注意:请在面罩的目镜内侧喷涂与产品配套的防雾液。否则会妨碍使用者的视线。 a、在面罩的目镜内侧喷涂与产品配套的防雾液,然后利用柔软的纱布或面巾纸擦

16、匀,待稍稍凉干。确认哈气不会产生雾状积水后佩戴。 (2)将冰块装入吸气冷却装置 a、将呼吸器上外壳打开,取下吸气冷却装置的橡胶盖。 b、由冰盒中取出冰块,放入吸气冷却装置内。若冰块被冻结于冰盒中,可以用水冲洗 冰盒外部,待冰块稍稍溶解后取出。 c、 将橡胶盖扣合入冰盒桶的槽内,用手将盖四周压平。再将上外壳扣合上。 5.2.2佩带程序及方法: (1)呼吸器本体的佩戴 a、将呼吸器本体的背带面朝上,呼吸管侧靠近胸前。 b、将背带分到双手外侧,在将双手搭在呼吸器本体的两侧。 c、 将呼吸器本体举过头顶,然后放置于背部,背带落在肩部。 d、 将左右两侧肋部绑带同时向下拉,使呼吸器本体固定于背部。 e、 连接胸部绑带,根据体型调节长度。 f、 连接腰部绑带,根据体型调节长度。 (2)面罩的连接 a、 取下口具盖。 b、将口具接口正确插入面罩接口(能听到清脆的卡簧到位声)。 c、 确认其完好紧固不会滑脱。 d、 将面罩的吊带固定于脸颊部。,佩戴程序,(3)面罩的佩戴 a、用双手张开面罩的固定绑带,由下颚部开始佩戴面罩,此时需防止头发被夹住。 b、左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