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8157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之路】高中语文 5赏析示例 六国论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 1了解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理解本单元所选各篇散文的思想感情。 3学习分析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4重点分析“自主赏析”中三篇散文的艺术特点,体会古代散文的逻辑性与抒情性。 5掌握本单元中所涉及的文言知识。,内容概说 这个单元共选六篇古代散文,从时代上说,唐宋元明清都有。之所以选到一个单元里来,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和文气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赏析示例”选的是苏洵的六国论。这篇议论文通过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观点。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借古讽今,给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自主赏析”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自己编的新五

2、代史伶官传作的序,用后唐庄宗的兴亡历史,阐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他早逝的侄儿写的祭文,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的一篇风格较特别的文章,以乐景写哀情,对亡友表达了深切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悼。 “推荐作品”是方苞的狱中杂记和张岱的陶庵梦忆序,从思想上、内容上、表达上说,都是很丰富的,应该认真阅读鉴赏。,赏析指导 1本单元所选的文章照顾到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六国论伶官传序属于议论文,在结构和行文上比较严谨规范,通过提要钩玄,逐段梳理归纳,文章的构思和脉络即能清楚地显示出来。祭十二郎文是

3、抒情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记叙文,两文都是随着情感和思维的流动,把恳挚的亲情、友情与一些琐事夹杂在一起叙述,一方面“散”的特征非常鲜明,另一方面由于情感充沛,首尾贯注,便于从声调高低、节奏快慢和文辞表达上把握文章的气脉,认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精读以上几篇文章,对实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四篇文章虽然有偏重于议论或偏重于抒情的不同,但都是情理兼用。六国论借古论今,在秦与六国之间,恶秦而亲六国;对六国又是责之复哀之,从而形成沉痛激切的文气。学习中可以此为例,领悟本文的“气脉”,把握本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鉴赏方法。伶官传序回顾后唐庄宗从取得成功到迅速转为失败的过程

4、,总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感慨良多,虽议论而同时有很强的抒情性。祭十二郎文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围绕画竹结构全篇,阐发绘画理论与缅怀悼念文与可紧密结合在一起,情理兼用的特征更为明显。,除以上四篇外,本单元的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或忧愤于国破家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阅读这些文章,从结构、意脉、文气等方面多作体会,不仅会欣赏到古代散文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会对写作有多方面的启示。,2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情感脉络,有多种途径。(1)提

5、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2)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张裕钊与吴至甫书)也是有效的途径。,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用不同的方式和速度反复诵读,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把一篇文章一口气读完,感受来得迅速集中,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规模体势可以获得较为完整的印象;缓读,则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这样阅读比专靠分析研究,在感受上跟作品会契合得更深一些。,当然,作家讲“气”,也有区别:有的强调心

6、平气和,从容闲雅;有的强调气势充沛,喷薄出之。同学们可以把提要钩玄、沉思力索与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结合起来,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从而学会在写作时运用借鉴,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简介】水调歌头,词牌名。相传

7、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人于上下阙中的两个六字句,多兼押仄韵。也有句句通押同部平仄声韵的。 【注解】把:端,捧。 宫阙: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宫阙,指宫殿。 绮户:绣户。 婵娟:形态美好,这里指代美好的月亮。,【故事】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这时苏轼正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从题序看,中秋这晚,苏轼欢饮了整整一夜,大醉后写了这词。不但抒发了身世和人生的感慨,还表达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当时苏轼与其弟苏辙(字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圆圆的明月

8、,你从什么时候才有的?”我手捧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夜是哪一年?我很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到那琼楼玉宇的天宫高处,受不住九重霄上的严寒。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的清影,觉得回到月宫又怎比得人间温暖。,月光转过了朱红楼阁,低洒在绮绣窗前,照射着我满怀离愁别恨,惆怅无眠。其实不该有什么离愁别恨,世间什么事情能够长久的圆满呢?人间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自古以来都难以周全。只祝愿我的兄弟长久康健,远隔千里和我共享这美好的月色。,(2011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谏成帝营陵寝疏 西汉刘向 臣闻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

9、,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顾”在句中作副词用,译作“反而”“却”。 【答案】D,1结合本文提供的相关时代背景,了解“论”的文体特点及作者的生平。 2阅读注释,扫除语言障碍;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3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从而理解作者创作此文主旨,即讽谏宋王朝要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抗战。,1读准字音 暴(p)霜露洎(

10、j)厥(ju) 2古今异义 至于:古,终究,到结局;今,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其实:古,实际情况;今,实在的,事实上。 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再:古,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智力:古,智谋和力量;今,理解事物的能力。 故事:古,先例,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6走近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因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27岁始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祐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权书等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修赏识,由此声名大振。后人因其二子均以文学闻名,

11、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捭阖,很有战国纵横家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7了解背景 宋朝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凝聚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了军事上的衰颓。自宋开国到苏洵去世,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无作为,带来政治、外交上的软弱,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此文的。,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

12、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

13、是用例证和引证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

14、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

15、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

16、”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4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