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80229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之路】高中化学 第三章本小结 新人教选修3(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小结,总结:晶体的类型直接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硬度、导电性、延展性、水溶性等。而晶体的类型本质上又是由构成晶体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决定,通常可以由晶体的特征性质来判定晶体所属类型。下表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对一些常见物质,要会判断其晶体类型。,比较四种晶体类型,【例1】(2011海南化学,19).铜(Cu)是重要金属,Cu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许多用途,如CuSO4溶液常用作电解液、电镀液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CuSO4可由金属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CuSO4粉末常用来检验一些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其原因是_; (3)SO42的立

2、体构型是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4)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Au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量之比为_;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是_; (5)上述晶体具有储氢功能,氢原子可进入到Cu原子与Au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若将Cu原子与Au原子等同看待,该晶体储氢后的晶胞结构与CaF2的结构相似,该晶体储氢后的化学式应为_。,【例2】(2011江苏化学,21A)A.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

3、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回答下列问题: (1)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1mol Y2X2含有键的数目为_。 (2)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3)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_。 (4)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n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A: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元素或H元素;Y原子基态最外层是内层电子总数2

4、倍,则Y是C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一定为H元素。Z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Z为N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9,则为Cu元素。 (1)Y2X2分子为C2H2。结构式为HCCH,C原子杂化类型为sp杂化。每分子C2H2中键为3个,则1mol C2H2分子中含键为3mol或3NA个。 (2)NH3分子间存在氢键,而CH4分子间只有范德华力,所以NH3分子沸点高于CH4。,答案(1)sp杂化3mol或36.021023个 (2)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3)N2O (4)CuClCuCl2HCl=H2CuCl3(或CuCl2HCl=H2CuCl3),总结:1.由晶体结构来确定 首先分析

5、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 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如:SiO2NaClCO2(干冰),但也有特殊,如熔点:MgOSiO2。,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如: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 原因:rCCrCSirSiSi,分子晶体,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 如:F2Cl2Br2I2 .若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如互为同分异构体,一般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特殊情况下分子越对称,则熔点越高。 如:沸点:,因而应注意

6、,并非外界条件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总是一致的。熔点常与晶体中微粒排布对称性有关。 .若分子间有氢键,则分子间作用力比结构相似的同类晶体强,故熔、沸点特别高。 如:氢化物的沸点如下图所示:,从上图中看出,H2Te、H2Se、H2S的沸点都依次降低。按此变化趋势,H2O的沸点应为193K左右,但实际上为373K,此种“反常”的升高,就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对比同主族氢化物的沸点,从中可清楚看到NH3、HF的沸点高得“反常”,也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HF分子间氢键:,氢键的生成对化合物性质有显著影响,一般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可使化合物的熔、沸点显著升高,在极性溶剂中,若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形成

7、氢键,则可使溶解度增大。如NH3极易溶于水就与此有关。除上述几种物质外,在醇、羧酸、无机酸、水合物、氨合物等中均有氢键。 金属晶体: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NaMgAl,2根据物质在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 如果常温下即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分子晶体(Hg除外)。如稀有气体,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 子,但应看作为单原子分子。因为相互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而并非共价键。,【例3】(2009宁夏理综)已知X、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42。X元素原子的4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2p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

8、子。X跟Y可形成化合物X2Y3,Z元素可以形成负一价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该元素的符号为_; (2)Y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该元素的名称是_;,(3)X与Z可形成化合物XZ3,该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 (4)已知化合物X2Y3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被金属锌还原为XZ3,产物还有ZnSO4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比较X的氢化物与同族第二、三周期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稳定性、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3)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AsH3,其空间构型可类比同主族的氢化物NH3,为三角锥形。 (4)根据电子守恒配平即可。 (5)氢化物的稳定性

9、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有关,或与共价键的键长有关。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氢化物越稳定。所以NH3PH3AsH3。沸点高低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比PH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AsH3沸点高于PH3。,【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As,(3)三角锥形 (4)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5)稳定性:NH3PH3AsH3,因为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化合物越稳定沸点:NH3AsH3PH3,NH3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

10、而AsH3的沸点比PH3高,【例4】(2011山西太原高三一模,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编号,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同)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升高 CN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两个键和一个键组成的 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A用VSERP理论预测PCl3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SO2和CO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D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Z的原子序数为

11、29,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msnmpn。R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为奇数,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如图是Z和X形成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代表X),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A、B,试比较它们的热稳定性并说明理由:_。,(3)Q和X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甲的空间构型是_,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该分子中含有_个键。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乙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乙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

12、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 (5)这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_晶体;Q、R、X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作答),解析He、Ne等单原子形成的分子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共价键,A错误;碱金属单质从上到下熔沸点逐渐降低,由于金属键由上而下依次减弱,B错误;N2分子结构式为NN,其中有1个键和2个键,C错误。H2O、SO2等为极性分子,而CO2、SO3等为非极性分子,D正确。,(2)由于非金属性CSi,所以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 (3)C与O形成CO、CO2,分子质量为44的为CO2,其结

13、构为O=C=O,由于C与O以直线相连,则C以sp杂化形式成键。 (4)N的氧化物中分子量最小的为NO,根据题给信息(4NOO2)的混合气体充实质为(2NO2NO2),2NO2NO24NaOH=4NaNO22H2O,因此产物为NaNO2。 (5)Si与O形成SiO2,为原子晶体,C、N、O的第一电离能数值中,N最大,因为N已达到p电子层的半充满状态,较难失去e。,答案.D.C .(1)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4 (2)A大于B,因为C的非金属性比Si的非金属性强(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直线形sp2 (4)NaNO2 (5)原子CON,总结:1.,重点掌握NaCl晶

14、体结构,它具有的特征: 一个Na周围等距且最近的Cl有6个,此6个Cl连线形成的空间几何体为正八面体,Na位于其中心。 一个Na周围等距且最近的Na有12个。 如何计算离子晶体中不同部位的离子对晶胞的贡献?,2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注意: 石墨有导电性,是因为层内有自由电子。 碳还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足球烯C60等。,3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晶体,【例5】(2011课标全国理综,37)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 (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 (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构型为_;,(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层间作用力为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个氮原子、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