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96336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导学号96100083(2015山东潍坊高一期中)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第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示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代表大气逆辐射过程D.示意地面辐射2.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使() A.增强B.减弱C.减弱D.减弱解析:第1题,图中代表太阳辐射;代表大气的反射作用,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一种形式;代表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代表大气逆辐射。第2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可以减弱大气逆辐射,

2、从而降低大气的保温效应。答案:1.B2.D读亚洲东部部分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第 34题。3.上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1 0041 006B.1 0061 008C.1 0081 010D.1 0041 0084.图中上海市的风向最可能为()A.西南风B.偏北风C.东北风D.偏南风解析:第3题,A等值线与1 006和1 008等压线相邻,因此,可能为1 006或1 008。第4题,从地图轮廓看,上海位于杭州湾北部,长江入海口,此时气压梯度力走向大致指向西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右偏成南风。答案:3.B4.D导学号96100084(2015北京学业水平考试

3、)2015年4月15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沙尘暴黄色预警。读“该日20时中国局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第56题。5.造成本次北京市大风、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高气压C.暖锋D.低气压6.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此次沙尘暴的移动方向是()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东南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北京正值冷锋过境。第6题,由冷锋的符号可以判断该冷锋的移动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移动,而沙尘暴是由冷锋引起的,所以此次沙尘暴的移动方向也是自西北向东南。答案:5.A6.D(改编创新题)齐民要术中写道:“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初晴,北风寒彻,

4、是夜必霜。”据此完成第78题。7.“天雨初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A.雨后的夜晚天气晴朗,必定有霜冻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弱,保温作用增强D.雨过天晴,大气逆辐射增强8.图中造成“天雨初晴,北风寒彻”的天气系统是()A.B.C.D.解析:第7题,晴朗的夜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较弱,因此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也弱,地面降温较快;且此时受冷气团控制,故易出现霜。第8题,“天雨初晴,北风寒彻”一般是指冷锋过境后所形成的天气,如图所示,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方向移动。答案:7.B8.C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

5、的方法之一。读右图,完成第910题。9.如果该图为我国东部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B. G为海洋,H为陆地C.形成环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环节和均是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10.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中、低纬度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为赤道暖流C.洋流附近可能形成渔场D.洋流的主要成因是西风的驱动作用解析:第9题,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则G为陆地,H为海洋,为降水,为径流,为蒸发,为水汽输送。环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和是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我国东部处于东亚季风区,海陆热

6、力性质差异是东亚季风的主要成因。第10题,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逆时针方向流动,故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为西风漂流;为南赤道暖流,是在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为寒流,也是上升流,可能形成大渔场。答案:9.C10.C读下图,完成第1113题。11.关于a、b两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12.M地沿海海域因()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13.M处的

7、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B.地中海气候西风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D.温带海洋性气候山脉阻挡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该海域位于南美大陆西侧,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洋流a向西北流动,从而形成上升补偿流b,使该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M处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答案:11.C12.A13.C下图是我国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第 1415题。14.有关该地河流两岸平原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岩层断裂下陷水平挤压使岩层上升河流沉积流水侵蚀A.B.C.D.15.下列地形的成因与其相似的是()A.黄河三角洲B.渭河平原C.庐山

8、D.东非大裂谷解析:该河流冲积平原位于地堑中,是岩层断裂下陷和流水的沉积共同作用形成的,渭河平原成因与其相似。答案:14.C15.B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第1617题。16.图中数码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变质作用B.重熔再生C.固结成岩D.上升、冷却凝固17.经图中作用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页岩解析:依据图示,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为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为固结成岩,为重熔再生。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答案:16.D17.B导学号96100085(2015浙江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第1819题

9、。18.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19.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解析:第18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甲地为山顶,排除B选项;甲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排除A选项;乙地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排除D选项;乙地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故C项正确。第19题,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特点。根据图示可知,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石灰岩、砂岩为

10、沉积岩,故A项正确;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为岩浆岩,大理岩、石英岩为变质岩,故B、C、D三项错误。答案:18.C19.A(2015湖南学业水平)图1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图。读图1、图2,完成第2021题。图1图220.若以洋流模式图(图2)来表示该海域洋流分布状况,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表示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21.观测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下列措施有利于抑制海平面升高的是()A.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B.改变农业耕作方式C.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D.过量使用煤炭资源解析:第20题,图1中海域为北太平洋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洋流,所以洋流流向为顺时针,为

11、日本暖流,为加利福利亚寒流,为北太平洋暖流,为北赤道暖流。第21题,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20.C21.A(2016河南学业水平)下图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第2223题。22.图中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a海浪侵蚀作用B.b流水侵蚀作用C.c风力侵蚀作用D.d冰川侵蚀作用23.a景观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的()A.江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平原D.云贵高原解析:图中a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地貌,多分布于气候干旱的地区。b为瀑布,是流水侵蚀地貌。c为冰斗,是冰川侵蚀地貌。d为火山口,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答案:22

12、.B23.B读图,完成第2425题。24.按图中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A.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5.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B.C.D.解析:第24题,最冷月均温在015 ,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 以上,且全年降水丰富,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且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15 ,且降水集中在

13、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第25题,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答案:24.B25.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甲图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乙图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2分)(2)甲图中B处是风带,与乙图中(a或 b)处的风向一致。(2分)(3)甲图中C处是气压带,D处是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3分)(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是()(1分)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5)M气压带的

14、成因是,E气压带的成因为(动力或热力)原因。(2分)解析:甲图中N为北极点,故C处位于30N,E处位于60N,B处位于东北信风带,D处位于西风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依据乙图中各风带风向可知为北半球,图示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b处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答案:(1)CE(2)东北信a(3)副热带高西地中海气候(4)B(5)地处高纬,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动力27.导学号96100086(12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探究课题: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材料准备: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距离海岸(千米)052104208312416520624728水温()14.716.417.418.419.119.120.320.821.2甲19S非洲西海岸剖面图乙非洲南部示意图探究过程:(1)结合上表,描述非洲西海岸沿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