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5837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课件 湘教版选修3(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考纲】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 【权威解读】 1.理解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掌握旅游资源价值的分析方法;识记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2.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评价方法。3.掌握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学会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4.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理解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旅游开发过程

2、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分类 【图解考点】 旅游资源的特性,旅游资源分类,【对点演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林芝桃花节于3月27日拉开帷幕。下图为林芝旅游资源分布图。,(1)材料中列举的旅游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_ _。 (2)2012年林芝桃花旅游节将延伸为“桃花文化旅游季”,这对于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有什么启示? (3)当地风土人情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第(1)题,依据图示材料可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判断得出第(1)题的结论。第(2)题,林芝桃花旅游节延伸为“桃花文化”,说明文化的力量是独特而强大的,开发旅游资源可借助于文化元素。第(3)

3、题,林芝所处的青藏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风土人情独特。 答案(1)布久喇嘛寺、千年古堡群、列山古墓群、太昭古城 (2)文化的力量是独特而强大的,真正传之久远的东西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借助于文化元素。 (3)这里是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不同的民居建筑、不同的服饰文化、不同的民俗风情等。,考点二旅游规划概述 【图解考点】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旅游业是一个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繁荣、区域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下:,旅游规划的类型与作用,旅游规划的目标 旅游规划的目标及其内在关联性具体体现如下:,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用“规划之鹰

4、”图,形象记忆旅游规划的基本组成要素。,方法突破:理解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图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旅游目的地的起飞如雄鹰之飞翔,鹰头是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2)鹰要飞翔,要靠左右两只翅膀,左翼是交通条件和其他基础设施;右翼是住宿设施及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 (3)当地的社会因素相当于鹰尾,影响着它的飞翔速度和方向; (4)在鹰的前方是客源市场,鹰会朝着那个方向飞翔; (5)在鹰的上下左右围绕着它的大气就是旅游目的地发展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对点演练】 22012江苏地理,30C(1)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

5、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 解析出游前可通过网络、亲朋好友、旅行社、导游手册等多种途径了解旅游地的景观内涵。 答案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考点三网络图表法分析旅游资源评价 【表解考点】 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业并不是“无烟工业”,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活动可能产生多种旅游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如下:,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多角度对旅游资源本身及外部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其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6、:,方法突破: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和客源市场评估时,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 (1)开发条件评价 游览价值:包括旅游资源的质量、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资源的集群规模越大,地域组合类型越丰富,则其游览价值越大。,市场距离:即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距离,此距离越小,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其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交通越便捷,资源开发条件越好。 地区接待能力:制约着游客规模。 旅游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规模要与其环境承载量相适应。,(2)客源市场评价的指标,【对点演练】 3(2011新课标文综,42)读下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

7、游的优势条件。,解析本题以自驾车旅游为切入点,考查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评价旅游资源,一般从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集群状况等方面分析。 答案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考点四旅游活动设计与旅游安全 【图解考点】 旅游活动设计 (1)了解景观的主要特点 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情况。 了解旅游景观的主要特点。 收集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以及风土民情方面的资料。,旅游安全 (1)旅游不安全因素,(2)旅游活动中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地

8、治安安全。 外出旅游购买保险。 加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对点演练】 4(2013银川模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景观中,在该区域内可观赏到的是 ()。 A渔舟唱晚 B大漠落日 C椰林婆娑 D水乡泽国 (2)指出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3)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甲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安全方面的问题?,解析第(1)题,该区域大部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可观赏到的景观是大漠落日。第(2)题,从客源距离、交通通达性、旅游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第(3)题,甲地地处沙漠,水、食物、风沙、保暖等方面应特别注意。 答案(1)B (2)远离客源市场;交通通达性差;旅游接待能力差。 (3)

9、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考向一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3年5考),1(2012课标文综,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上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1)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甘肃敦煌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回答时注意自然地理特征和文物保存之间的关系。(2)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回忆所学知识不难作答。,答案(1

10、)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答出其中三项即可),考向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3年6考),2(2012山东文综,32)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从图中景点的名称、分布可得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具有价值高、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等优势。(2)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结合材料可知,该旅游区位于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

11、弱,所以要保护旅游资源可从保护植被、控制游客数量、保护水源等方面回答。,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3(2011江苏地理,30C)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价值。 (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三条线路中,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 (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

12、的作用有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和旅游资源的特点、类型等知识,判断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与价值。分析从海口到三亚的三条旅游线路,要结合图中景点数量以及空间组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和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自然科学(2)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考向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3年4考),42011浙江自选模块,11(2)(3)黄山、皖南古村落是我国重点旅游景区,下图是“20062007年五一和十一假期两地客流量变化图”。读图并结

13、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与皖南古村落景区相比,请说明黄山景区客流量的特点与原因。 (2)请说出皖南古村落的特色。 解析第(1)题,从两地五一和十一假期客流量变化图可知,黄山景区客流量大,且峰值提前,原因从两地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来分析,黄山知名度更高,吸引力大。第(2)题,皖南古村落是我国明清古代民居,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徽派建筑艺术的代表。 答案(1)客流量峰值比皖南古村落提前12天;客流量大。黄山景区知名度高,对游客更具吸引力。 (2)徽派建筑艺术的明清古代民居。,考向四旅游与区域发展(3年4考),考向四旅游与区域发展(3年4考) 52011北京文综,39(3)中国共产党成立

14、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解析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主要分析发展红色旅游业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税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主要分析发展红色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促进历史遗产的保护。 答案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6(2011山东文综,30)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

15、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 解析(1)线路一经过的旅游景点比线路二多,游览价值高,如自然保护区、寺庙、世界遗产等,且游览路线较线路二短许多,交通用时少。线路二旅游景点少,只是观赏海景和瀑布,交通用时多,旅游效率低。(2)由材料可知,该岛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要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要提前预订行程,说明该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交通单一,严重制约其旅游业的发展。,答案(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较高;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2)海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