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5827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福建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十八章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考纲】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中国经济地理特征。 【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记忆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与保护。4.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发展条件。5.记忆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工业区。6.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1优越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少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_,背靠_。,北温带,亚欧大陆,太平洋,2辽阔的疆域 (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

2、_、D南海。 3众多的邻国陆上_个、隔海相望_个。,东海,14,6,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_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4行政区划,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23,黑河腾冲,(1)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_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汉族和少数民族_。,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壮族,三、我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_,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 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_阴山、昆仑山b_、南岭。,三列东 北西南 走向的山脉,c_太行山d_雪

3、峰山 长白山e_ f台湾山脉,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天山,秦岭,巫山,武夷山,大兴安岭,西北东南走向:g_、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山脉:h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祁连山,(1)特征与表现(如图1) (2)温度带根据_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如图2),2气候,图1,积温的多少,图2,(3)干湿地区根据_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3河流 (1)内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春汛,长,大,(2)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季节性,(1)特征:_。 (2)主要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

4、、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4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图文解读中国疆域 疆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下的领土、领海、领空范围。我国领土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20 000多千米,与14个国家陆上相邻,东部濒临四海一洋,海岸线总长度达18 000多千米,以简图形式表达如下:,巧学易记,我国的地形、地势区别与联系,归纳总结,1为什么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 (1)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2)沙漠广布,吸热快。 (3)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台湾的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 (1)地形因素:火烧寮位于台

5、湾省东北部台湾山脉东侧,夏季风迎风坡位置,多地形雨。 (2)洋流因素:火烧寮沿岸有台湾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思路点拨,3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降水最少的原因 (1)海陆位置影响:托克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地形影响:地处吐鲁番盆地内部、焚风效应显著,气流下沉为主,难以形成降水。,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1农业的分布与发展因地制宜 (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_地区,西部地区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主要经济作物优势分布区,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黄河流域,甜菜,(1)铁路沿线:_、京沪线、 _等铁路沿线。,2.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2)河

6、流 流域,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_、南京、_、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 经济发达地带,(3)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_京津唐、_;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京广线,哈大线,珠江三角洲,辽中南,上海,武汉,3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a兰新线,b_线,c _线, d南昆线,e _线,f _线, g京沪线,h浙赣线,i _线。,青藏,成昆,京哈,京广,京九,方法技巧,拓展延伸,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考点一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图解考点】,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2),我国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融会贯通】,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1)读中国气候类型

7、分布图可知,A为_气候,B为_气候,C为_气候,D为_气候,区为_气候。其中主要受地形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填字母)。 (2)图中B、C之间的地理分界线是_,该线以北农业耕作以_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热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高原高山,E,秦岭淮河,小麦、玉米,旱地,1(2011四川文综)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 递减,【对点演练】,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解析根据“大于大

8、的,小于小的”的原则可知,丙地的年蒸发量大于600毫米,选项A错误;图示区域南部年蒸发量变化非单一变化,选项B错误;甲地区较乙地区的等值线密集,因此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选项C正确;图示区域除鄂尔多斯地区有部分内流区外,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选项D错误。 答案C,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也不同,呈现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考点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对比分析,【图解考点】,【融会贯通】,煤、铁,淡水,环境污染,高科技,海陆,铁路,公路,山西,东北,华北,淡水,高科技,技术,水,陆,空,能源,矿产,港澳,侨,水,陆,空,能源,矿产,重,机械制造,2下表反映了

9、20052010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3)题。,【对点演练】,(1)四大经济圈20052010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下升 (2)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B轻工业比重较大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

10、重将上升的是 ()。 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 A B C D 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大经济圈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第(3)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工业中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将会上升。 答案(1)C(2)B(3)B,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如右图,B地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降

11、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即从xxx向xxx逐渐减少等。如右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3)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到达的水汽越少,降水也相应递减。,(1)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2)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规律。 (3

12、)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多(“雨岛效应”)。,2微观看特殊,【例】 (2012海南地理)下图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 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审答流程】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 解析根据提示“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抓住“分别”、“冬、夏半年”。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夏半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答案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

13、雨。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12012天津文综,12(1)读图,回答问题。,考向一 中国自然地理(3年5考),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解析云南西北部地处横断山区,具有山河相间的特点,山脉和河流均为南北纵列分布。 答案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22012福建文综,37(1)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解析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海岸线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 答案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

14、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32012北京文综,36(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考向二 中国经济地理(3年4考),比较上图(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河道变化及人为原因。河道变化特点可比较两图中河道特征(宽窄、水系多少)来回答;人为原因要注意图中沼泽湿地与盐田、鱼塘面积的变化,以及滦河上游水库较多的信息。 答案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4(2011江苏地理)图1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

15、面积变化图,图2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2)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地增加,解析第(1)题,从图1可知,我国耕地面积从2000年2007年持续减少,故A选项错误;从纵轴坐标可以读出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在1.20亿公顷以上,故B选项正确;2002年2003年之间,线段斜率最大,下降最快,故C项正确;2003年2007年四年之中各段斜率略有不同,并非一条直线,故D选项错误。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林地增加最多,其次是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也很明显,故A、C选项正确;粮食播种属于耕地,故B选项错误;未利用地明显减少,故D选项错误。 答案(1)BC(2)AC,5(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