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95817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最新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组元,有的回顾以游戏为伴读书求知的往事;有的讲述在父辈的教养下长大成人的故事;有的写命运乖舛而勇于抗争,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有的写天资聪慧却无所进取,神童沦落为俗子总之,这些课文都在成长道路的重大课题上,给人以莫大的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 教学目标。 1、了解成长足迹;促成成长意识;正确看待经历;勇敢面对挑战。 2、结合生活经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引起情感共鸣。 3、重点研读、揣摩、赏析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

2、养。 5、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教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A 一、了解背景,导入课文 了解作者生平以及作者选编朝花夕拾时的思想 感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或学生自读,理清文章思路,引导学生 找出过渡段。初步感知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 书屋中的生活不同的感受。,1、齐声朗读第二段。读后讨论问题。 (1)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 (2)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 2、速读“美女蛇”的故事,思考问题。 (1)请一位同学到台前给

3、大家讲故事。(不必背课文,力求有感染力,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三、抓住重点,研读品赏,3、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冬天百草园的内容。师生共同赏析一系列动词的妙处。,4、齐声朗读过渡段。读后,讨论下面问题。 (1)家里人将少年鲁迅送进书塾里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那时却是怎么想的? (2)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情感?(对百草园的留恋、对三味书屋的惧怕之情。) 5、默读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两人一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全班讨论。 (1)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有怎样的感受?

4、 (2)你怎样认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的区别 ?,(3)你怎样看待寿镜吾老师? (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四、联系生活,领会主题 1、学生自由讨论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不给正确答案。 2、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作业1) 3、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等,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写的是哪位老师。(作业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B,一、导入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和庄重,但我们 也深知,他曾因儿时阻止弟弟游戏,自认为犯下不可 饶恕的过失,并为

5、此抱恨终生。那么鲁迅先生的童年 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这篇课文里,追踪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板 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可选取重点章节,播放录音磁带或由教师范读。教师 不必急于提出问题,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朗 读的节奏、速度与情感,从而提高昕受能力,感知内 容。 2、检查预习,识记字词。,三、默读思考,合作探究1、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研读课文,提取信息,形成观点。(1)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依题目所示,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3)对百草园的描写,重点突出了哪些内容?(4)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

6、是怎样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注意圈点、标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读能力。)2、课堂讨论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知道什么说什么,知道多少说多少。互相补充指正,使答案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单单能说出结论,要尽量说出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培养说话能力和合作意识。,四、深入研讨,质疑问难(生成问题)1、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可能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分析价值)(1)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2)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4)第二部分一

7、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 (5)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与前面作者对先生的评价矛盾吗?,2、围绕问题,深入探究。(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3、解答问题,提炼方法。(全班交流,师生点评)4、拓展延伸,情感体验。(阅读交流,共享成果) 五、梳理总结,反思体会 本文思路清晰,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中间用过渡段。写百草园重点写 了三方面内容,写三味书屋重点写了私塾先生读书神态,层次分明。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 趣,可读性很

8、强。笼罩全文的是一种依依深情。,爸爸的花儿落了设计A,设计理念 教学此文,应本着新课标中“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 领会作品的内涵”,让学生从中获得对人生健康成长 与自身成熟的有益的启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体验来谈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父亲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2、把握文中父亲的思想性格。 3、理解标题的双关意义。 4、学习插叙的叙事方法。(能力拓展,可不涉及) 学习重点、难点 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及朴实中蕴涵真挚感情 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

9、方面面,我们子女对这种感情有的当时就体会到了,有的过了多少年后才逐步体会到。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就写出了课文中的“我”所感受到的那种影响自己一生的真挚的父爱。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脉络。(读读)1、你了解作者吗?(让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资料,教师不必多讲) 2、学生朗读课文(读时发现不理解的字词自行解决或同桌交流解决)。 3、简要复述课文。(主要事件复述清楚即可。)4、了解叙事方法及主要作用。,三、读懂亲情(议议)1、提问: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选代表交流。) 2、小结。(也可以让学生做) 这一节我们理清了文章思路,了解了文中爸爸的性格,那么课文什么地

10、方最感动你,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四、品味文章语言(谈谈) 1、文章朴实的语言中蕴涵真挚的思想感情。你认为本文中爸爸的哪些做法或哪些话对“我”影响最大,为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本文写爸爸的花的内容很少,但课题却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什么?你能另拟一个题目吗?试一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入理解作品主题),(标题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另拟题时,要引导学生对所拟题目进行分析,找出优点及不足,老师不能随便否定或肯定。),五、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也曾如文中的爸爸那样教导过 我们,甚至象文中的爸爸那样打过我们吧,但

11、我们 以前却不理解,学习了本文后你有了新的认识吗? 请大家谈谈。(小组交流,如时间允许,也可以让 部分同学在班上谈谈。) 推荐作业 课外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自拟题目写一篇反映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设计B,设计思路 通过听让学生走进故事,知晓背景、感知内容;然 后让学生说起来,分析人物、感受成长;接着让学 生品起来,探究技法、习得语感;最后让学生记下 来,积累心得。力求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 教学过程 过程一:听一段故事 一、激情导入 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 事,获得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屏

12、 幕展示城南旧事相关资料,配合送别音 乐,创设氛围。,二、初步感知,把握内容1、学生速读课文,从英子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2、把握情节,理清思路爸爸病床上的一席话中,有三句话照应后文提挈全文,请看课后习题一,想一想这三句话和文中的哪几件事相照应?(学生很容易完成) 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爸爸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爸爸在六年前因英子赖床不起而惩罚她;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爸爸去世。,过程二:说一些感受,1、说一说爸

13、爸 探究人物形象重点研读文章第229、33 34、3953段,力求以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及人物的 言行举止为依据,说说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活动,教师相机点拨。最后大屏幕展示) 2述说自身感受用“爸爸,我想对你说”的 句式,对文中的“爸爸”或自己的爸爸说一句话。 (课堂练习) 过程三:说一说英子 1、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 2、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打头,说一段 话。 3、归纳主题。,过程四:品一处妙笔请同学们以“我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处妙笔,”的句式说话,品析文章妙要。过程五:品味父爱,感受亲情1、欣赏电影城南旧事相关片段。2、从对课文中父爱的体会,谈谈自己感受到的父爱。3

14、、再次欣赏歌曲送别,在歌声中结束课文。,丑小鸭设计A,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教学过程:一、导入以上册教材的皇帝的新装导入课文。,二、联系生活体验,比照丑小鸭成长经历。 1、理线索。 2、明结构。 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

15、流浪生活?请分别找 出来 3、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 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老农家:被追打 花 园里:被赞美 4、辨形象,5、悟主题(1)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 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 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 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2)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 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 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 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思考,小

16、组讨论) 三、各抒己见,内化思想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四: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丑小鸭设计B,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练读课文,读通课文。 2、反复拼读,力求读准字音 。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听教师(或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细读课文。 按照课文行文顺序,设计一组形成梯度的问 题。如:,(1)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让学生对照图画,用书上的语句回答。要特别注意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上面提到的几个词语要重读。(2)丑小鸭在家里的处境怎样?(3)丑小鸭的心情怎样?结果如何?(指导学生怀着同情、怜悯的心情,用比较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这段话。)(4)丑小鸭来到树林里,碰到哪些不顺心的事?(5)讨论: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