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495536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社会研究方法PPT(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导言,第一节 理论及其层次,一、理论的概念,二、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2、理论 层次,或叫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 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交换理论等。,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 如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等。,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关系、并在逻辑上相 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2,三、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第二节 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假设,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

2、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如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如高的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如生态城市、社区、互动等,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如工业化使人际关系疏远。,假设也是一种命题,只是没有得到验证的命题。 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是一种 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如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函数式陈述。,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变量,命题,假设,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如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如高的教育程度倾向于低的生育率,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

3、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如生态城市、社区、互动等,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如工业化使人际关系疏远。,假设也是一种命题,只是没有得到验证的命题。 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是一种 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 如条件式陈述、差异式陈述、函数式陈述。,概念的抽象程度,概念的功能,概念的应用,二、变量,三、命题与假设,第三节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科学环,科学环,理论与研究的关系,1、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 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一组具体的观 察结果推导出一般性的规律或法则。,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特殊,即从一般理论开始,然 后到现实中去观察、收集资料,以检验这种 一

4、般性理论。,假设演绎法: 是将归纳法与演绎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一种现象或一组完整的事件; 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概括,试图形成一种能够解 释所观察的现象的理论; 从这种概括出的理论出发,推演出具体逻辑性 的某种结论; 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这种理论若理论被检验所证实,可以得出结论:获得了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知识;若理论不能被证实,必须修改理论,并进行新的检验。,步骤:,2、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为研究提供理论视角和概念框架; 指导研究方向; 提供研究的解释。,3、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重整、扭转、廓清,三、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1、理论建构的过程,观察1,观察2,观察3,观察

5、4,理论,理论构建方式:,经验概括: 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 经验概括所阐述的是整个一类变量的或然性,而非必然性。 如:收入水平低的人,倾向于低的需求层次的满足。 说明:“收入水平低” 和 “需求层次”两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不能说明某一具体人的实际状况。,理论建构的过程,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与抽象 ,它的最终来源是实践和感性经验。在一些经验研究者中,尤其是在遇到新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时,社会科学家常常是从经验观察出发来建立理论。这一过程称为理论建构过程。如“科学环”中,它是指观察经验概括理论这两个阶段。 一、从观察到经验概括

6、(一)经验归纳 经验资料可分为案例资料和统计资料。前者是对几个或几十个调查案例的记录,后者是对大量样本的统计。案例资料的归纳有两种方式: A、列举归纳:通过简单枚举建立经验概括。 B、排除归纳:在许多命题中,排除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命题,保留未被事实所反驳的命题以建立经验概括。 这两种归纳方式的区别是,前者一般是得出一种普遍现象的概括(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而不涉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后者则试图概括某一现象的普遍原因(如“肺癌通常是由于吸烟引起的”),它以现象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为根据,因此它也称为科学归纳法。,列举归纳、排除归纳:,严景耀的“中国犯罪问题研究”的结论中,包含了大量由列举归纳

7、得到的经验概括,它们都试图陈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事实,而不涉及这些现象的原因。如: 1、犯罪者多为经济地位低下的人。 2、青少年犯罪往往只与家庭有关,但成年犯罪则包含许多社会问题。 3、在美国,多数成年犯罪是惯犯,在中国,成年犯中大多数是偶犯。 4、性犯罪及暴行犯罪在夏天比较多,在冬天比较少。 “排除归纳”的一个例子是,研究者首先观察了许多人的死亡,然后排除“人都由于疾病而死亡”、“人都由于事故而死亡”、“人都由于战争而死亡”等命题,保留“除意外或偶然情况,人都会由于生理机能的老化而必然死亡”的命题。这种概括是排除偶然因素,找出许多个案的共性。,(二)统计概括,由统计资料归纳出的命题称为“统计概

8、括”,它也是一种经验概括。统计概括依据概率原则,它说明,只要样本是从总体中随即抽取的,那么在样本中发现的现象或变量间关系也可以在总体中观察到。 但是,经验概括和统计规律还不是理论。经验概括大多数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它一般不包含人们对事实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它还没有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建立一种动知关系。尽管如此,它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必不可少的。经验概括的作用在于它能为新的理论提供事实根据,能够检验原有理论中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它能使研究者从预料不到的事实中或偶然发现中得到启发与“顿悟”,从而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或想法,以此为线索来建立新的理论。,涂尔干自杀论,如杜尔凯姆的“自杀研究”依据统计资料得出了大量

9、的经验概括,如:1、天主教徒比新教徒自杀率高;2、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自杀率高;3、富人比穷人自杀率高;4、男人比妇女的自杀率高。 他们分别说明信仰、居住地、社会阶层、性别这些变量与自杀率的相关关系,并说明,这些关系不仅在调查样本中存在,而且在人口总体中也存在。这种具有普遍性的经验概括课称为统计规律。,理论建构的过程,二、从经验概括到理论 (一)建立理论解释 由经验概括到理论也就是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的抽象。它包括四个步骤:(1)、建立解释项的概念,这一抽象概念包含经验概括中的各种变量的共同属性或特征。(2)建立被解释项的概念。它在更抽象、更普遍的层次上表明所研究的具体现象。(3)建立解释项

10、与被解释项相联系的命题,它以原有的经验概括为基础。(4)建立多个命题,它们包含上述的解释项或被解释项,然后将这些命题组织在一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中。由理论可推导出新的可被检验的假设。下面以杜尔凯姆的研究为例来说明这四个步骤: 1、建立解释项的抽象概念。 2、建立被解释项的抽象概念。 3、建立理论命题 4、建立命题体系,涂尔干自杀论,下面以涂尔干自杀论的研究为例来看这四个步骤: 1、建立解释项的抽象概念。他发现,在每一个变量中 ,自杀率低的类别(新教徒、农村居民、穷人、女人)与其相对应的类别(天主教徒、城市居民、富人、男人)相比较,都是内部比较团结、个人联系比较紧密、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他认

11、为,正是这些共同特征影响了自杀率。他从这些共同特征抽象出解释项的概念:社会整合程度。 2、建立被解释项的抽象概念。越轨行为 3、建立理论命题。社会整合程度影响越轨行为。 4、建立命题体系。 社会整合程度的测量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心理整合程度的测量维度:心理反常心理正常 于是 (1)越轨行为的比率与个人主义程度成正比 (2)越轨行为的比率与集体主义程度成反比 (3)越轨行为的比率与心理反常程度成正比 (4)越轨行为的比率与心理正常程度成反比 将这些抽象命题按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理论,其基本形式是: + ,社会整合程度,心理整合程度,越轨行为,理论建构的过程,(二)抽象的策略 1、

12、列举共同因素 2、利用现有的理论和抽象概念作出解释 3、探寻背景联系 4、询问 5、内省 (三)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由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称为扎根理论,它的建构程序是(1)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2)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3)由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 扎根理论得到了可靠的经验证据的支持,但它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它的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抽象出了新概念和新思想。,扎根理论,理论层次 社会整合程度X Y越轨行为 抽象 信仰x1 y自杀率 居住地x2 社会阶层x3 性别x4 经验层次 扎根理论图示,案例:妇女比男人的信仰程度要高,扎根理论是一种“事后解释”,即

13、它是在收集到的事实之后所做出的主观解释,尽管这种解释与观察到的事实相一致,但它不是唯一的,从同一事实或同一个经验概括中可以“跳跃”出不同的理论解释。如:许多国家调查结果发现“妇女比男人的信仰程度要高”。对此可以有不同的理论解释: 1、角色理论:由于妇女的主要职责是抚育子女,而教堂注重家庭和道德教育,因此妇女更多的活动。 2、社会化理论:女孩在社会化过程被教导要温柔、顺从,富于情感、被动和谦恭。由于鼓励这些品质,因此妇女比男人更容易被所吸引。 3、社会剥夺理论:在社会中,妇女比男人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夺,由于具有安慰作用,所以它对被剥夺者的吸引力更大。 4、弗洛伊德理论:人都有对异性的崇拜和恋父(母

14、)情结,由于上帝的化身是男性和父亲的形象,因此妇女更受的吸引。,三、理论建构的过程,5、罪恶感理论:妇女的罪恶感比男人要强,由于具有减轻罪恶感的功能,因此妇女的信仰程度更高。 这个例子是说明,扎根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无法在多种可能的理论解释中判断或检验哪一种更真实可信,这也是由经验观察出发的社会研究的共同缺陷。另外,这种理论缺乏必然的可信性,因为它所依据的经验证据是由不完全归纳提供的。在科学中,由这种归纳不可能得出普遍的命题,这是由于,不管人们已经观察了多少案例,如果在今后的观察中发现了一则反例,那么全部理论都会被推翻。,2、理论检验的过程,竞争检验和理论经验的需要,理论,观察1,观察2,观察3

15、,观察4,理论检验方式:,例:,详细说明待检验的理论 如:“由于流动和熟练劳动力的需要,工业化是扩大家庭减少和核心家庭增加的主要原因。” 由理论导出演绎出一组概念化的命题。 如:第一,一个国家越工业化,其家庭结构就越倾 向于核心家庭化; 第二,在任何国家中,农村地区扩大式家庭结构的 特征强于工业化的城市地区; 第三,因工作而迁移的人,比那些没有迁移的人, 与扩大式家庭联系更弱。,用可检验的命题形式即假设的形式重述概念化命题 这一步即将命题“操作化”为假设,即决定如何把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具体的、可直接观察的事物。 如“工业化”操作为“汽车产量”、“每百户电话拥有量”等。 收集有关的资料。 如:

16、调查、实验、观察、访问或抽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即有多少证据支持可检验的命题,有多少证据支持概念化的命题,有多少证据支持原来的理论。 评价理论 研究结果完全支持原始理论的情况很少,研究结果通常是含糊的和冲突的 要求思考、修正和发展原有理论。,作业:,1、找几篇社会调查研究的报告进行阅读,看看它们分别采取的是哪种社会调查研究方式,所用的具体资料收集方法是什么? 2、从上面阅读的报告中,看看是如何对观察进行经验概括的。试以其中的两个经验概括为基础,尝试建立解释它们的理论。,教学总结:,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通过绪论部门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及其构架,为以后的学习指引学习的方向。,选题与研究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