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5047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九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岳麓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9171928年 (1)主题:向社会主义过渡,摆脱直接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措施: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1928年实行新经济政策。 (3)特点:前者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后者特点是使用市场价值规律间接过渡。,(4)结果: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政治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192819361953年 (1)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3)特点: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

2、: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呈现越来越多的弊端。,(5)苏联工业化的特点:第一,运用斯大林模式,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第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三,工业化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民负担过重。 319531991年 (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前两者尽管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仅是一些修补;后者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

3、终失败。,1. (2012安徽示范高中模拟)比较分析下图,从中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经济大危机对整个世界打击很大 B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解析】题中A项大危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打击大,与图片信息不吻合;191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当时的工业产值已居世界第一,C项错误;两图反映的是工业问题,D项包含工农业,且D项说法不准确,排除。 【答案】B,1相同点 (1)所有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 (2)管理方式:市场和计划(行政干预)手段并用。 (3)分配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分配等方式同在。

4、,2不同点,2(2013届惠州月考)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的角度看问题没有看到政策调整并未涉及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BCD,【解析】材料中的“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是指新经济政策实行商品经济,允许资本主义存在;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指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联和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是符合两国当时实际的国情,都是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但是都没有改变两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答案

5、】D,列宁在反思苏维埃政权采取的一项政策时说:“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这项政策指的是() A土地法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答思路】,史实支撑法就是利用所掌握的史实来说明历史现象或者论证历史结论的一种分析、判断、论证的思维方法。适宜运用此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常见的设问呈现方式主要有“主要依据是”、“主要表现是”、“文中所说的是指”、“所说制度(政策、朝代等)是”、“能论证(佐证、说明、表明、

6、反映)的是”、“图中的信息(事件、现象)是指”、“历史时期(历史阶段)是”、“背景(原因、条件、因素)是”、“正确或错误的是”等。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首先要审好题目的求答项,根据设问要求,迁移相关的历史知识,化不熟悉的知识为熟悉的知识,逐项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一、选择题 1(2009广东高考)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不要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

7、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列宁所讲的“尝试”应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2(2011江苏高考)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再现和再认。材料反

8、映出19281953年间农产品价格日益下降,与工业品价格差距日益拉大,从本质上反映了苏联采取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做法,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材料中无体现,C项所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D,3(2007广东高考)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解析】经济危机爆发后,物价暴跌;资本主义国家到处都是示威游行的人群,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为解决危机,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国际关

9、系日趋恶化;同时带来的就是企业倒闭,失业剧增。 【答案】B,4(2009广东高考)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解析】罗斯福上台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以说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罗斯福的批注把书本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

10、的理念。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实际上是好召政府干预经济,说明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不赞成经济干预,但是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 【答案】C,5(2012海南高考)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是与史实相符的,但不是工党获胜的原因;因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破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党在竞选中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

11、了社会要求,取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正确;C、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二、非选择题 6(2012山东高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 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

12、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第(1)问要求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对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不同之处。第(2)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其中对罗斯福新政中不同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进行理解是关键。第(3)问主要是结合邓小平的观点对两种运行模式进行解读。在答题中学生需要运用对所有制、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关概

13、念的认识和全球史观等史学原理,能力要求较高。,【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

14、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7(2012江苏高考)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

15、单位:英镑)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

16、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解析】本题考查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第(1)问联系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即可,注意表述的完整性。第(2)问紧扣材料,突出贫富差距缩小与保障儿童利益两方面。第(3)问紧扣材料,从“工人积极性”、“福利开支”、“经济速度”、“贫困人数”及“社会态度”等几方面展开回答,注意回答的角度。第(4)问突出了国家作为决策者、调整者、承担者的角色,回答起来有些难度,重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