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494846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十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十二、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何艳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文章用典型事例、以生动形象的叙述说明事理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运用学过的方法阅读,培养独立阅读说明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及作者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示事物隐秘的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及特点。难点:能正确认识自我,激发求知探索热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以“斜塔上的实验”导入,先简介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他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倡导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界,发现了自由落

2、体定律、惯性定律等,彻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后因支持和发展日心说,遭到罗马教廷的管制,在他死后 300 多年,才得到平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说出了一句这样的话“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这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二、 自主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难理解的字词。2、思考:“探究练习一”。3、概括每段大意,并说说文章的说明中心。4、为了说明这个中心,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明确:1、读准下面的字啁啾(zhu ji

3、 ) 喈喈(ji) 翌日(y ) 门枢(sh) 毋宁(w nng ) 嗣后( s ) 宽宥(yu )臆度 (y du ) 笃信(d) 迥然不同(jing )2、 (题目见课后探究练习一)由此可见:个人知识越多,圆就越大;圆越大,未知的就越多。3、各段大意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第二段:以“从前有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了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的情况。第三段:以不知道蝉的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道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说明中心: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探索未知世界,揭开事物的隐秘。4、第二段是记叙和描写,第三段是议论。三、探究学习()1

4、、文章的开头说作者在长期的经验中发现了一个怎样的有趣现象?你听过类似的名言或谚语吗? 2、为了说明中心,文章举了一个例子,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3、这个人发现的发声现象有哪些,是什么原理,他的反应怎样?4.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细致描写那人找蝉的发声过程?4、说明知识探究()1、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行文中作者并未让“笛”从人物的嘴里说出来,而是描绘 “笛”在这个人眼里的形象:“正在吹着一根木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写法?五、迁移训练:()除了文中提到的发声现象外,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发声现象? 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是否也有文中“这个人”的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六、总结:()本文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的知识愈益增多而又愈感无知的情况为据,说明了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七、布置作业:1、 找出文中表现“这个人”自我感觉与客观实际相矛盾的句子,体会它在文中对表达中心的作用2、课外收集资料,解释文中遗留的科学问题,看看他的答案是什么,与同学交流。八、板书设计:一、作者的发现 (总说)二、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 (具体事例) 已知是有限的,三、未知无限 (类比) 未知是无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