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94189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教知识与能力1ppt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结构,.,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 幼儿最先掌握的实词是 A.形容词 B.动词 C.名词 D.代词 2.简答题 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3.论述题 结合实例,试论游戏的教育价值。 4.材料分析题 请分析下面案例中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宜性,并说出依据。 活动片段:一场足球赛 17位幼儿自愿组成了班级足球队,老师和他们一起来到了操场草坪上。刚聚在一起,幼儿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讨论: 小杰:我们大家要分成两队才能比赛。 老师:好啊!我们该怎么分? (幼儿迅速分成了两堆,结果一边7人,另一边10人) 小红:不行不行,他们队多了3人,这样不

2、公平! (其他幼儿也跟着数了起来) 小泰:是呀,多了3人。 老师:怎样让两队的人数相等呢? 光恒:让他们队过来2人。 江昀:不对,过去1人。 宗涵:老师,到底要过来几个? 欣怡: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幼儿们自己指挥起来,先让一个伙伴过去,然后大家数数,发现还是不平均) 昱煌:不行,要过去2人。 (他们又让一个伙伴过去,大家又数了起来。这次他们发现原来多一人的队现在却少了一人,大家不知该怎么办。这时,老师把多出的小朋友请到大家面前,幼儿发现两队的人数一样多了。) 老师:多出了一位小朋友怎么办? 鹭杰:就让他当裁判。 (于是,足球比赛开始了) 5.活动设计题 围绕保护动物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

3、活动方案。,.,七大模块,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 模块二 学前教育原理 模块三 生活指导 模块四 幼儿园环境创设 模块五 游戏活动的指导 模块六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模块七 教育评价,.,模块一 学前儿童发展,考试目标 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

4、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8.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9.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10.了解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如发育迟缓、肥胖、自闭倾向等。,.,儿童发展概述 幼儿生理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幼儿身心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与预防,.,第一章 儿童发展概述,第一节 儿童发展理论概述 一、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

5、成熟势力说 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2.观点: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3.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二) 行为主义学说,1.创始人:华生 2.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 3.观点: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习的决定因素是外部刺激。 4.华生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这是典型的环境学习理论。,.,(三) 精神分析学说,1.弗洛伊德是

6、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人格发展的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前生殖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 (5)生殖期(12岁至成年) 2.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 3.观点:强调人格发展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重视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四)认知发展学说,1.代表人物: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2.皮亚杰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

7、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顺序不会颠倒,也不能省略。具体的四个阶段可叁看教材P5。,.,思考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36岁幼儿属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二、什么是发展,(一)不成熟 成熟 (二)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以下特性: 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发展的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第二节 婴幼儿发展概述,一、婴幼儿发展 婴幼儿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儿童心理学研究017岁儿童心理。 幼儿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36岁幼儿

8、。 二、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概念 1.最近发展区:现有的心理水平与其将要达到的心理水平之间的差距。 2.关键期: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三、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56岁是学前晚期,即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 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素质 生物因素 (物质前提与基础) 生理成熟 客观因素 自然环境 环境因素 (发展

9、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社会环境 主观因素: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第三节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婴儿期、幼儿早期、幼儿期 一、婴儿期(01岁) 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早期(16个月)、婴儿晚期(612个月) 体重、身高、头围与胸围、骨骼与牙齿、其他方面(视觉、听觉) 二、幼儿早期(13岁) 1.学会直立行走 2.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三、幼儿期(36岁) 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岁),.,34 岁儿童心理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范围扩大。幼儿 3 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

10、了重大的变化,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幼儿园。 (2)认识依靠行动。34 岁儿童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进行,认识特点是先做再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 (3)情绪作用大。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 34 岁的幼儿情绪作用更大,他们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哭闹。这时期幼儿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且很容易受周围人情绪的感染。 (4)爱模仿。34 岁的幼儿模仿性很强,对成人的依赖性也很大。幼儿还常常模仿老师,对老师说话的声调、坐的姿势等都会模仿。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模仿是 34 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模仿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休息片刻一会儿回来,.,

11、第二章 幼儿生理发展,第一节 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与保育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1.幼儿骨骼处在生长期,需要钙、磷为原料,还需要有维生素D参与吸收。幼儿骨头有机物含量多,容易发生弯曲。 2.幼儿肌肉能量储备不足,容易疲劳,大肌肉发育早于小肌肉。 3.幼儿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不够坚韧,可能造成牵拉肘和扁平足。 对此,要让幼儿多进行户外活动,长晒太阳,还要补充钙、磷,要教育孩子做站有相,预防脊柱变形;还要注意勿猛力牵拉孩子手臂,以防伤着肘关节。,.,思考题,幼儿骨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所以( ) A.容易产生佝偻 B.不容易做精细动作 C.脊柱容易变形 D.容易发生牵拉肘,.,二、幼儿呼吸系

12、统的特点与保育 幼儿的呼吸器官较嫩,呼吸道黏膜易受损,易感染。 所以要多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教会幼儿擤鼻涕的方法,还要教育幼儿用鼻子呼吸。 三、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1.幼儿心肌薄弱,心腔小;而且年龄越小,心跳越快,心肌易疲劳。 2.淋巴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力弱,而且易发炎。 3.幼儿可能有生理性贫血现象,另外,血细胞发育不成熟。 所以要让幼儿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防止贫血;从小要注意饮食搭配和饮食习惯以预防动脉硬化;通过锻炼增强幼儿的心肌收缩力;最后还要保证幼儿的日常睡眠和休息。,.,思考题,下列哪项表述有误?幼儿年龄越小,( ) A.免疫力越低 B.心跳越慢 C.体温越高 D.睡眠时间

13、越长,.,四、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1.牙齿(乳牙、恒牙) 2.肠道吸收功能强,但消化功能弱。 对此,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户外活动来保护牙齿;给牙齿适量的刺激;养成漱口和刷牙的好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五、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婴幼儿大脑皮质尚未完善,对排尿能力无约束力。3岁后可以自主控制。 应训练婴幼儿适时排尿,注意外阴部卫生。 六、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1.正常情况下,幼儿的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分泌过少或过量则可能分别导致侏儒症和巨人症。 2.缺碘会引发“克汀病”,但碘元素摄入过多也可能导致甲亢、甲状腺癌等。 所以要保证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足够的夜间睡眠时间和吃适量含碘

14、的食物。,.,七、幼儿生殖系统与保育 幼儿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此时可以对幼儿开展性教育。如采取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性启蒙,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性别角色。 八、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育 参看教材P22表格。,.,第二节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一、幼儿皮肤的特点与保育 1.幼儿皮肤的保护功能差,易受损,不注意清洁,易生疮长疖。 2.过热皮肤易生痱子。 3.过冷皮肤易受凉而生冻疮。 所以首先要保持幼儿皮肤清洁和衣着卫生;其次应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冷热适应能力;再次要照顾好体弱儿。 二、幼儿眼睛的特点与保育 幼儿眼睛的晶状体弹性好,调节范围广。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及时矫正幼儿视力障碍。 三、幼儿耳朵的特

15、点与保育 耳朵易患中耳炎,易生冻疮。 保护好耳朵,防治中耳炎。,.,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第一节 幼儿认知发展 一、幼儿感知觉与注意的发展 注意与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一)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1.感觉: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外部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肤觉 内部感觉:主要有运动觉、平衡觉与机体觉 2.知觉:客观事物、整体反映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注意:指向性、集中性 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二)幼儿感觉、知觉与注意 1.幼儿的感觉 视觉:视敏度、颜色视觉 听觉:听觉感受性、言语听觉、听力保护和培养 肤觉:软硬、轻重、粗细 运动觉:近远规律(头部躯干四肢手部的精细动作) 13岁掌握了走、跑、跳、滚、攀登等基本动作形式 46岁基本动作形式从粗略到精细,发生分化与完善 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还有: 从整体到局部规律、首尾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内部因素:成熟与经验、智力、个性;外部因素:有效的指导与示范、练习与反馈。,.,2.幼儿的知觉 空间知觉:方位知觉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能较轻松地辨别上下、前后4个方位的水平。形状知觉: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有程度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