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课题论文-(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94180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课题论文-(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课题论文-(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课题论文-(最新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 摘要:摘要:我国小额信贷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而小额信贷无疑对农民脱贫致富起 着重要作用。农村小额信贷公司还存在法律地位不明、资金来源不畅、监管体制 不顺、内部管理不规范、风险控制机制缺乏等问题。为此,建议明确农村小额信 贷公司的法律地位,改变其只贷不存的模式,完善监管体制,营造同业协作的良好 环境,加强小额信贷公司自身的建设,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减轻税收负担,建立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字关键字: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对策、农村信用社、激励机制 1.农村小额信贷现状1.农村小额信贷现状 随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央行大力鼓励农

2、村信用社开 展小额信贷, 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在农村金融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2005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 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由此可见, 小额信贷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基础。 小额信贷,小额农户贷款的简称。农户小额信贷是指以农户(即自然人)为 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 保的贷款。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手段,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特 别是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

3、有效的扶贫方式, 既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 重大改革, 也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金融产品创新。 我国的小额信贷项目借鉴了 “GB 模式”,1994 年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率先在河北省易县开始进行小额信贷试验。 鉴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扶贫资金来源,不同的资金运作载体,我国的小额信贷 实践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同时也暴露出独有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农村开展小额 信贷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目前我国经营性农村小额信贷的发放以农 村信用社为主, 所暴露的问题也和农村信用社的体制和经营管理水平有较强的相 关性。 2 小额信用贷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小额信用贷款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小额农贷资金

4、供给渠道狭窄 农村信贷供给渠道狭窄,形成了求大于供的局面。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加快, 农村经济开始向多元化、 多样化方向发展, 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农商银行不能广泛吸收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 2.2 小额农贷的财务自立能力较弱 长期以来,农商银行承担着涉农资金政策性投入,没有相应的弥补途径,更 未能享受到相应的资金组织和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 而小额农贷一般情况下创造 的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但在农贷发放过程中,用较低的利率去承担资金成本和 经济损失,(如投入大量人财物力、包括宣传、交通、工本、人工等大量的间接 费用支出),要想实现小额农贷的财务自立是非常艰难的,从而

5、给农商银行增加 了风险,背上了自负盈亏包袱。由于支农义务与政策扶持的不对等,制约了小额 农贷的可持续发展,挫伤了信用社的支农积极性,削弱了信用社的支农后劲。 2.3 农贷措施与农户需求不匹配 农村商业银行投放小额贷款时,仍多沿袭过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做法, 贷款周期一般控制在一年以内, 与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周期长的特点不相适 应。 农户小额贷款的金额按一级、二级、三级划分,分别能够按贷款等级贷款 5 000 元、3 000 元、1 000 元,主要适合以小规模家庭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 但目前,大部分农户小规模生产资金可通过自筹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 民加大了对新兴养殖业、高效经

6、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甚至基础设施的投 入,他们对大额贷款的需求越来越高,急需多元化的大额信贷品种与之相匹配。 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贷利率一般上浮 80%,年利率普遍在 9%左右,造成农户 贷款成本较高,付息压力较大。 2.4 小额农贷实际操作与管理机制不对称 一是小额农贷的超常工作量与农商银行信贷人员偏少、管理手段落后、社会 诚信观念淡薄等的矛盾非常突出。二是小额农贷责权利不对称。目前对到期不能 收回贷款的信贷员采取的各种责任清收措施, 导致信贷员所承担风险与利益的不 对等,从而影响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即使上级下达硬性指标,信贷员仍然 惧贷、惜贷,使小额农贷的推广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小额

7、农贷的贷款期限与农业 生产周期不对称。 中国人民银行对农商银行贷款管理暂行规定 中明确规定 “贷款 期限为 6 个月以内(含 6 个月)”,这就从源头上限制了农商银行发放农业贷款 的期限。 再加上 农商银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中规定贷款期限 “一 般不超过 1 年”,从政策上就没有建立起一种中长期贷款机制。 2.5 保障机制的缺失不全 首先是贷款本身的风险。由于农业产业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市场行情、人为 因素等诸多环节影响的弱质产业,加上小额农贷的借款主体农民,大多还属 于经济劣势群体,自身本来抗风险能力脆弱,如果用每天生息的贷款从事高风险 产业,一旦出现风险,无疑给本来拮据的家庭生活

8、雪上加霜。同时,由于缺乏相 应的保障机制,农商银行每遇到类似风险,往往也是束手无策。 其次是来自外部的各类风险。一是来自于农户的道德风险,由于成千上万的 农户都有贷款,还款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攀比心理;二是由于农户法律法规知识的 淡薄,存在将多个小额农贷转移给一户使用的现象,形成风险叠加;三是缺乏有 效的信息、 管理机制。 由于移民、 外出等原因, 致使诸多小额农贷因债务人外迁, 无法收回贷款。四是小额农贷管理落后,给农商银行员工造成混水摸鱼之机,形 成新的道德风险。 2.6 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程序欠规范 小额农贷的基础是信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是小额农贷顺利推广的关键环 节。但在实际操作中,评定程序

9、有待进一步规范。 3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3 农村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 31.农村小额信贷存在多种风险31.农村小额信贷存在多种风险 农业是弱势高风险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加上县域经济中缺乏可靠的产 业项目,贷款投向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业,常常受农业自然灾害和 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贷款风险较高。农户对市场的把握不准,信息不灵,导致生 产具有较大的盲从性和跟风问题, 严重影响了信用社小额农贷业务的进一步稳健 发展,增大了农信社信贷资金风险,使部分小额农贷难以收回。同时,农业生产 周期长、见效慢,贷款形成逾期的可能性大;农民无固定收入来源,经济基础薄 弱,还款预期难以把握;宣传不

10、够深入,致使少数农户认识模糊,把小额农贷视 同国家扶贫贷款,还款意识较为淡薄,甚至恶意逃废债。 3.2.小额信贷利率上限的存在没有考虑小额信贷业务运行的特殊环境3.2.小额信贷利率上限的存在没有考虑小额信贷业务运行的特殊环境 小额信贷业务风险大、 成本高, 运行环境的特殊要求有比较高的利率做补偿。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小额信贷利率一般在年利率 25%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中国 小额信贷项目资产的回报率都非常低,向农户收取的利率(年利率为 10%6%)与 国际上成功的小额信贷项目实际利率(35%50%)有很大差距。国家对进行财政补 贴的小额信贷通常控制其贷款利率,一旦这些项目或机构缺少国家财政资金补

11、 贴,商业可持续目标无法实现、自负盈亏难以保证、发展难以为继。 3.3 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充足而稳定的资金来源3.3 小额信贷机构缺乏充足而稳定的资金来源 2008 年全国农户均借款的来源中,来自银行及信用社的贷款只占 26%,而来 自私人的贷款则占 71%。目前,农村资金多向分流严重,比如国有商业银行、邮 政银行,虽然它们地处农村,而真正筹集的资金很少用于农村,农信社作为支农 主力军,不仅承担发放小额农贷的任务,更要肩负着投放整个农业贷款的重担, 由于吸存能力受阻,资金来源显然不足。许多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目前农信社以占全部金融机构 12%左右的储蓄存款余额支撑着 60%70%的农

12、业贷 款和 70%75%的乡镇企业贷款。满足农村居民基本金融服务,信用社已经独木难 支。 4推动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4推动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完善政策补偿机制4.1 完善政策补偿机制 为了鼓励农信社持续开展小额农贷业务,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政策补偿机制, 保持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1.对农户小额信贷形成的亏损给予部分财政贴息, 并长期给予免交营业税和所得税优惠政策。2.由地方政府、农信社共同出资建立 小额农贷担保基金,主要用于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补偿。 3.发行央行票据或 提供无息或低息的长期性再贷款,用于消化小额农贷坏账。4.引入扶持性社会资 金,将社会

13、各界和外国的捐赠投入到社会扶贫当中。 4.2 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规避农业风险4.2 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规避农业风险 小额信贷主要被用于农业领域,该领域由于自身的特点,受到自然中资源、 气候等因素的多重制约,决定了小额农贷蕴藏着巨大的信贷风险。为了分散和规 避风险,应大力推进农业保险,扩大承担风险的主体,将本由农信社独立承担的 信贷风险转移到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降低损失。 4.3 实行灵活的利率4.3 实行灵活的利率 贷款利率的制定应建立在放贷主体的贷款成本和农民的承受能力之上。 贷款 利率过高,会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民利益;贷款利率过低,减少了信用社的利 息收入,有可能导致信用社的亏损

14、,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利率制度尤为重要。适 当的放开小额信用贷款利率限制,选取逐步推进的利率方式尤为重要。贷款推广 初期,对农民实行优惠利率政策;贷款逐步被农民接受后,可以公开贷款成本, 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贷款利率;最后按照农村市场资金需要状况,将小额信贷利 率逐步调整到以商业贷款利率为基础,最终寻求农村信用社利益与农民融资“双 赢”。 4.4 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4.4 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严格建立贷款审查制度。首先,按照制定的信用等级评定的条件和标准审核 借款农户, 认真建立农户档案, 科学评定农户信用等级, 合理确定信用贷款限额, 对于单笔贷款做好事前、事中、

15、事后的严格管理和监督,要经常深入农户掌握和 了解其生产经营和贷款使用情况,确保农户小额信贷按规定用途和要求使用。及 时反馈信息,变更农户档案。其次,不断进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小额农贷项目进行有效的技术支持。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政府部门应协助 农村推进建立信用体系,转变农民认为小额农贷是“扶贫款”、“救济款”的认 知偏差,积极帮助农村信用社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为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 额信用贷款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结论5结论 总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对农村金融支持措 施的落实效果,而且也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因此,有必要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进行研究和总结,这对于引导农村资金回流、解决农户贷款 难问题,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小额 农户贷款的发展应借鉴外国成功经验模式,根据我国特有的国情特点,寻找适合 我国发展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 农经济的稳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