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493415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45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精编版(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标准成本控制,第一节 标准成本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学习重点: 标准成本控制的意义 学习难点: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第一节 标准成本概念,标准成本的产生,标准成本计算的产生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 W. Taylor)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873 年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长期不景气,导致美国企业不断降低工人工资以削减成本,从而引发了美国工人“磨洋工”的问题。,为解决削减人工成本和提高工人待遇这一对矛盾,泰勒提出三条建议: 设定标准工作量(标准作业),要求工人完成; 对完成标准作业的工人支付高薪; 对没能完成标准作业的工人减薪;,因此,如何科学地设定

2、工人每天的标准作业量成为首要问题。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Me-c ha nic a l Eng ine e rs)的支持下,1903 年泰勒出版了工厂管理(Shop Management)一书阐述其主张,得到了众多美国机械工程师的推崇。 1904 年至 1910 年前后,美国企业开始正式导入标准成本计算标准作业量。,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所谓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生产水平,综合企业采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和措施,应用一定的经济技术分析方法来确定的生产产品所必需的各项成本。,标准成本系统也称标准成本法或标准成本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

3、本进行比较,分析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处理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系统 制定标准成本; 成本差异分析 成本差异处理,理想标准成本 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条件下,能够最好和最合理利用技术和设备所能达到的标准。 正常标准成本 根据企业目前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以有效经营为前提制订的标准成本。 一般也可称为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二、标准成本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2、为企业经营预算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控制系统 4、有利于责任会计的实施 5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帐务处理的工作量,可以使有关人员将精力集中于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实际应用现状分

4、析,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对有关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企业所涉及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目标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其中:45.7%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34.6%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6%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的调查报告显示,51.4%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38.9%的企业采用了计划成本法,18.1%的企业采用了标准成本法。,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一、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是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统计方法、工业工程法或者其他技术分析方法得到的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材

5、料数量。 直接材料的标准消耗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材料消耗以及废品废料的材料损失,是科学可行的材料消耗量。,直接材料的标准价格是根据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单位材料购进成本,包括材料的买价、税费、运费、装卸费、正常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材料用量标准),财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按材料品种分别制定,由设计技术部门支持制定,吸收生产部门和个人参加,生产某产品需要用到A、B两种原材料。其中生产一件产品需要A材料8千克、B材料3千克,其中A材料购入单价3.5元、B材料购入单价5元。 求:该产品的材料标准成本,材料标准成本=3.5*8+5*3 =28+15=

6、43,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的标准消耗量就是生产单位产品耗用的标准工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的加工工序分别统计,并汇总计算的单位产品生产工时。标准工时包括生产产品耗用的必要工时和合理的间歇、停工工时,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等。,直接人工的标准价格就是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可以是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确定的正常工资率,也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资率标准 直接人工工时用量标准,生产一件产品需要40小时, 生产工人的工资标准是1.5元/小时, 则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5*40=60元/件,三、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

7、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工时用量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 = 标准工时总数或生产量标准,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价格(耗费)差异用量(效率)差异,一、直接材料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耗

8、用量差异,A、B材料的价格标准分别为:3.5元/千克、5元/千克,用量标准分别为:8千克/件,3千克/件, 标准成本分别为:28元/件,15元/件。 该企业1999年3月份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300件。 A、B两种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分别为2000千克和1000千克; 实际价格分别为4元和4.3元。 要求: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成本=42000+4.31000=12300元 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8+15)300=129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230012900=600元(有利差异) A材料价格差异=(43.5)2000=+1000元 B材料价格差异=(4.

9、35)1000=-700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000700=+300元,实际产量下A材料标准耗用量=8300=2400千克 实际产量下B材料标准耗用量=3300=900千克 A材料耗用量差异=3.5(20002400)=-1400 B材料耗用量差异=5(1000900)=+500元 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1400+500=900 总差异:300+(-900)=-600(元),生产甲产品,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6公斤*0.5元/公斤),本月购入材料实际成本2200元(4000公斤*0.55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公斤。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

10、 2、将差异进行分解,(1)生产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 25000.551375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40031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13751200175(元) (2)价格差异2500(0.550.5)125 数量差异(25004006)0.550 总差异:12550175(元),二、直接人工差异分析 直接工资成本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 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某产品的人工标准成本如下: 标准工资率1.5元/小

11、时 工时标准40小时/件 企业1999年3月份该产品的实际产量为300件,实际耗用工时11500小时,实际小时工资率1.55元/小时 1、计算直接人工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 2、将差异进行分解。,实际产量下的直接工资实际成本=1.55*11500=17825 实际产量下的直接工资标准成本=300*40*1.5=18000 直接工资成本差异=17825-18000=-175(有利) 工资率差异=(1.55-1.5)11500=575(不利) 实际产量下的标准人工工时=40300=12000 人工效率差异=1.5(11500-12000)=-750(有利) 总差异:575+(-750)=-17

12、5(元),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某月产量400 件,耗费直接人工500 工时,共支付工资920 元。该企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为1 工时,价格标准为1.8 元工时。计算: 1、直接人工差异总额; 2、人工效率差异; 3、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差异总额=920-40011.8=200 元 人工效率差异(500-400l) 1.8 = 180(元) 工资率差异=500( 920500-1.8)=20(元),三、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 实际工时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

13、工时) 耗费差异效率差异,例题:某车间本月实际产量400件,使用实际工时6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为930元。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3元/件,即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 求(1)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930600-1.5)600=0.05600=30(元) (2)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600-4002)1.5=-300(元)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差异 =930-4003=-270,四、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总差异 固定制

14、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数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数 =(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某车间本月实际产量是3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900元,实际工时500小时。预计生产能量为280件;每件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 1、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2、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 =900-28022=900-1120=-22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28022-30022

15、=-80(元) 总差异=900-30022=-300,2、某厂有关固定制造费用的资料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开工12 000小时计算,每机器小时2元。 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各产品的标准机时是:A产品 1小时/件 B产品1.5小时/件 本月生产A产品4 000件,B产品4 000件,共用9 500机器小时,本月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为21 750。 要求: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解: 闲置差异=(12000-9500)2=5000(元) 耗费差异=21 750-12000 2=-2250(元) 效率差异 =9500-(14000+1.54000) 2=-1000

16、(元) 总差异=5000-2250-1000=1750(元) =21750-100002=1750(元) 注: 标准总机时=14000+1.54000=10000(小时),课堂练习题,一、判断题 1、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中,原材料无论是借方还是贷方只能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 )。 2、结转本期损益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 )。 3、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 4、无论哪种变动成本项目的实际价格上升,都会引起整个变动差异的不利变化( ) 5、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形成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不相同( )。,一、判断题 1、在标准成本账务处理中,原材料无论是借方还是贷方只能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 )。 2、结转本期损益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 )。 3、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 ) 4、无论哪种变动成本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