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493410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复习15推理与证明(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基础知识梳理,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用框图表示就是:,基础知识梳理,1数学归纳法适用于证明_类型的命题() A已知结论 B结论已知 C直接证明比较困难 D与正整数有关 答案:D,三基能力强化,A1 B2 C3 D0 答案:C,三基能力强化,三基能力强化,答案:D,三基能力强化,答案:2k,三基能力强化,5记

2、凸k边形的内角和为f(k),则凸k1边形的内角和f(k1)f(k)_. 答案:,三基能力强化,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的关键是在证明nk1时命题成立,要从nk1时待证的目标恒等式的一端“拼凑”出归纳假设的恒等式的一端,再运用归纳假设即可同时,还要注意待证的目标恒等式的另一端的变化,即用“k1”替换恒等式中的所有“n”,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思路点拨】证明等式是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之一,证明时,较为困难的是第二步,首先要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然后证明当n1时命题成立,再证如果nk时命题成立,那么nk1时命题也成立,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那么(k1)212(k1)222k(k1)2k2(

3、k1)(k1)2(k1)2 (k21)2(k222)k(k2k2)(2k1)(12k),课堂互动讲练,当nk1时等式成立 由(1)(2)知,对任意nN*等式成立,课堂互动讲练,【误区警示】当nk1时易错写成(k21)2(k222)(k1)(k1)2(k1)2,整除问题是常见数学问题,除了在二项式定理中利用二项式定理证明整除外,有些还可用数学归纳法,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性问题时,关键是“凑项”,采用增项、减项、拆项和因式分解等方法也可以说将式子“硬提公因式”,即将nk时的项从nk1时的项中“硬提出来”,构成nk时的项,后面的式子相对变形,使之与nk1时的项相同,从而达到利用假设的目的,课堂互动

4、讲练,课堂互动讲练,已知f(n)(2n7)3n9(n N*),用数学归纳法证明f(n)能被36整除,【思路点拨】用数学归纳法能证明整除问题,在由k过渡到k1时常用“配凑”的办法,要有目的地去“配凑”36的倍数式子和假设nk时的式子,课堂互动讲练,【证明】(1)当n1时,f(1)36,能被36整除 (2)假设nk(kN*)时,f(k)能被36整除, 即f(k)(2k7)3k9能被36整除; 当nk1时,2(k1)73k19 (2k7)3k1272723k19 3(2k7)3k918(3k11),,由于3k11是2的倍数,故18(3k11)能被36整除,这就是说,当nk1时,f(n)也能被36整除

5、 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f(n)(2n7)3n9能被36整除,课堂互动讲练,【名师点评】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的关键是“配凑”采用增项、减项、拆项和因式分解等手段,凑出归纳假设和倍数式子,从而由部分的整除性得出整体的整除性,课堂互动讲练,在几何问题中,常有与n有关的几何证明,其中有交点个数、内角和、将平面分成若干部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些问题时,关键是“找项”,即几何元素从k个变成k1个时,所证的几何量将增加多少,这需,课堂互动讲练,用到几何知识或借助于几何图形来分析,在实在分析不出来的情况下,将nk1和nk分别代入所证的式子,然后作差,即可求

6、出增加量,然后只需稍加说明即可,这也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命题的一大技巧,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平面内有n个圆,其中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且每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则这n个圆将平面分成n2n2个部分,课堂互动讲练,【思路点拨】本题中找到第k1个圆被原来的k个圆分成了2k条弧,而每一条弧把它所在部分分成了两块,此时共增加了2k个部分,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证明】(1)当n1时,即一个圆把平面分成2个部分,f(1)2,又n1时,n2n22,所以命题成立 (2)假设nk(k1且kN*)时,命题成立,即k个圆把平面分成f(k)k2k2个部分 那么当nk1时,记第k1个圆为O.由题意

7、,O与其他k个圆相交于2k个点,这2k个点把O分成2k条弧,而每条弧把原区域分成2部分,因此这个平面被圆分成的部分就增加了2k个,即:,课堂互动讲练,f(k1)f(k)2kk2k22k(k1)2(k1)2, 也即nk1时命题成立 由(1)(2)可知,对任意nN*命题均成立 【思维总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几何问题,由k过渡到k1时常利用几何图形来分析前后的变化情况,并用严谨的文字给予说明,课堂互动讲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n有关的不等式一般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直接给出不等式,按要求进行证明;二是给出两个式子,按要求比较它们的大小对第二类形式,往往要先对n取前几个值的情况分别验证比较,以

8、免出现判断失误,再猜出从某个n值开始都成立的结论,最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即nk1时,命题成立 由(1)(2)可知,命题对所有nN*都成立 【思维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数学归纳法、不等式证明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课堂互动讲练,“归纳猜想证明”的模式,是不完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综合应用的解题模式其一般思路是:通过观察有限个特例,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种方法在解决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或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关键是归纳、猜想出公式,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

9、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本题满分12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个根是Sn1,n1,2,3, (1)求a1,a2;(2)求an的通项公式 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于是(a11)2a1(a11)a10,,课堂互动讲练,高考检阅,课堂互动讲练,(2)由题设(Sn1)2an(Sn1)an0, Sn22Sn1anSn0. 当n2时,anSnSn1, 代入上式得Sn1Sn2Sn10(*),课堂互动讲练,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 n1时已知结论成立 假设当n

10、k(kN*,k1)时结论成立,,课堂互动讲练,课堂互动讲练,1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应用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验证是基础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表明:第一步是要找一个数n0,这个n0就是要证明的命题对应的最小自然数,这个自然数并不一定都是“1”,因此“找准起点,奠基要稳”是正确运用数学归纳法时首先要注意的问题,规律方法总结,(2)递推是关键 数学归纳法的实质在于递推,所以从“k”到“k1”的过程,必须把归纳假设“nk”作为条件来推出“nk1”时的命题,在推导过程中,要把归纳假设用上一次或几次 (3)寻找递推关系 在第一步验证时,不妨多计算几项,并争取正确写出来,这样对发现递推关系是有帮助的,规律方法总结,探求数列通项公式要善于观察式子的变化规律,观察n处在哪个位置 在写f(k1)时,一定要把包含f(k)的式子写出来,尤其是f(k)中的最后一项除此之外,多了哪些项,少了哪些项都要分析清楚,规律方法总结,2.“归纳猜想证明”这类问题的证法 先归纳推理(依据特殊情形)猜想出一般结论,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结论的正确性一般地,数学研究与发现往往包括两个要素发现结论与证明结论(两者通常交织在一起),发现结论往往通过合情推理,结论的正确性需要通过逻辑证明来确认,规律方法总结,谢谢观看!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