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93170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 法律的定义new.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本单元课标要求: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内容 4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到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邪教等不良诱惑。 5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用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考点一: 法律的定义、基

2、本特征及本质课标要求: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1. 规则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内容:规则有法律、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 (2)重要性: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法律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本质 (1)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基本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法律最基本的特征)。对全体

3、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最显著的特征)。 (3)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体现,这是法律的本质。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任何人无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的存在。 (2)任何人一旦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拓展: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道德不是国家制定的,而是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形成的;道德没有国家强制力做保障,还是靠人们的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道德没有普遍

4、约束力,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每一种道德观念都为人民所尊奉。 (2)联系:道德与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所以,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考点二: 法律的作用 课标要求: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1.法律的作用及其表现 (1)法律的规范作用。具体表现在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也是评鉴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法律的保护作用。具体

5、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拓展: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对我们青少年有哪些启示?培养依法做事的观念,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以及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则的观念;我们应该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从点滴做起,增强法制观念,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考点三: 一般违法与犯罪 抵制不良诱惑课标要求: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到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邪教等不良诱惑。 一般违法与犯罪1. 违法行为及其分类与责任 (1)

6、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分类与责任: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违宪行为:就是违反宪法的行为,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犯罪及其特征(

7、1)含义:犯罪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基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刑罚当重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一般违法行为犯罪区别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较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法律不同违反刑法以为的其他法律法则触犯刑法处罚方法不同由国家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后果不同只有行政后果,不剥夺受罚人的自由后果严重要剥夺政治权利以及其他权利,剥夺受罚人的自由甚至生命相同点二者都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二者都具有社会

8、危害。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本质都是一样的联系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而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4. 刑罚及其种类 (1)含义: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2)种类: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5.青少年如何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1)认清犯罪的危害。犯罪行为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要在心灵深处憎

9、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2)加强自我防范。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考点四 :特殊保护课标要求: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内容1.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什么需要特殊关爱、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国家的特殊关爱。 (2)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

10、够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3)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2.保护未成年人有专门的法律及其作用 (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力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作用在于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犯罪。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四大特殊保护(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

11、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要求: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职责和抚养的义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意义: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家庭保护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违法现象:不让上学、让打工、打骂孩子、虐待孩子、不管孩子、不给抚养费等。、学校保护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它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

12、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要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社会保护1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它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 2要求: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公共场所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禁止有害于未成年心理健康及侵蚀其思想的行为等。(4)、司法保护1、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

13、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2、要求: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继承权、受抚养权等。4、“四个保护”的区分主要是把握四个保护的主体和客体。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孩子;老师或学校、学生;国家、社会或有关组织机关等、未成年人;司法机关、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拓展: 5、四大保护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维护自己在家庭、学校及社会中的合法权益,自学抵制不良诱惑和杜绝不良行为,进行自我保护,使自己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6、关于“

14、四个保护”涉题所对应材料(1)、家庭保护:家长、子女;不让上学、让打工、打骂孩子、虐待孩子、不管孩子、不给抚养费等。(2)、学校保护:老师、学生;老师的体罚、学生在校受伤害等。 (3)、社会保护:国家政府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采取某项措施;社会公共设施的免费开放;营业性舞厅、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进入;出售给未成年人烟酒以及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招用未成年人做工、小保姆现象等。 (4)司法保护:司法机关;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圆桌法庭、不公开审理、继承案件中对未成年人的份额的保护、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安置工作等。 7、在今天的法治社会里,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我们应自觉

15、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2)、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的不良行为进行预防、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3)、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8、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 违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违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致使学生压力太大、负担过重、造成厌学、考试焦虑等;扼杀学生个性,剥夺学生应拥有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