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493038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意:如果复习时间不够,我们猜他红色部分不考第一节 数制及其转换一、二、八、十六进制转十进制的方法:乘权相加法。 例如:(11010110) 2 = 127 + 126 + 025 + 124 + 023 + 122 + 121 + 020 = (214) 10(2365) 8 = 283 + 382 + 681 + 580 = (1269) 10(4BF) 16 = 4162 + 11161 + 15160 = (1215)10 带小数的情况:(110.011)2 = 12 2 + 121 + 120 + 02-1 + 12-2 + 12-3 = (6.375) 10(5.76) 8 = 5

2、80 + 78-1 + 68-2 = (5.96875) 10(D.1C) 16 = 13160 + 116-1 + 12*16-2 = (13.109375) 10 二、十进制化二进制的方法:整数部分除二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二取整法。 例一:(43) 10 = (101011) 2 例二:(0.375) 10 = (0.011) 2 三、二进制转八进制的方法 1 位数八进制与二进制对应表八进制 二进制0 0001 0012 0103 0114 1005 1016 1107 111转换方法:对二进制以小数点为分隔,往前往后每三位划为一组,不足三位补 0,按上表用对应的八进制数字代入即可。例如:(

3、10111011.01100111) = 010,111,011.011,001,110 = (273.36) 8三、二进制转十六进制的方法 1 位数十六进制与二进制对应表十六进制 二进制0 00001 00012 00103 00114 01005 01016 01107 01118 10009 1001A 1010B 1011C 1100D 1101E 1110F 1111转换方法:对二进制以小数点为分隔,往前往后每四位划为一组,不足四位补 0,按上表用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字代入即可。例如:(10111011.01100111) = 1011,1011.0110,0111 = (BB.67)

4、16四、进制的英文表示法:以上都是用括号加数字的表示方法,另外还有英文表示法,就是以 BIN、OCT、HEX、DEC 分别代表二、八、十六、十进制。或者只写第一个字母。例如 1101B 表示是二进制。有些地方为了避免“O”跟“0”混淆,把 O 写成 Q。第二节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一、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1、加法运算规则:0+0=0 0+1=1 1+0=1 1+1=10 2、减法运算规则:0-0=0 0-1=1(向高位借 1) 1-0=1 1-1=0 3、乘法运算规则:00=0 01=0 10=0 11=1 二、逻辑运算 1、基本运算 逻辑乘,也称“与”运算,运算符为“”或“”00=0 01=0

5、 10=0 11=1使用逻辑变量时,AB 可以写成 AB 逻辑加,也乘“或”运算,运算符为“+”或“”0+0=0 0+1=1 1+0=1 1+1=1 逻辑非,也称“反”运算,运算符是在逻辑值或变量符号上加“”0 = 1 1 = 0 2、常用运算异或运算:AB = ABAB 2、基本公式 0,1 律A0=0A1=AA0=AA1=1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 =(AB)C = A(BC)ABC =(AB)C = A(BC) 分配律A(BC)= AB AC 重叠律AA.A = AAA.A = A 互补律A + A = 1 AA = 0 吸收律AAB = A A(AB) = AAAB

6、= AB A(AB) = AB 对合律对一个逻辑变量两次取反仍是它本身 德摩根定理A+B = ABAB = AB 三、逻辑代数的应用1、逻辑表达式化简例如: F = ABABAB =ABA(BB) (利用分配律) =ABA (利用互补律以及 0,1 律)= AB (利用吸收律) 2、对指定位进行运算,假设变量 A 有八位,内容是 d7d6d5d4d3d2d1d0 将变量 A 的 d5位清零A(11011111)A 将变量 A 的各位置 1A(11111111)A第三节 原码、反码和补码 计算机中参与运算的数有正负之分,计算机中的数的正负号也是用二进制表示的。用二进制数表示符号的数称为机器码。常

7、用的机器码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一、原码 求原码的方法:设 X;若 X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 0,X 其余各位取值照抄;若X0,则符号位为 1,其余各位照抄。【例 1】X=+1001001 X 原 = 01001001【例 2】X=-1001001 X 原 = 11001001 二、反码 求反码的方法:设 X;若 X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 0,X 其余各位取值照抄;若X0,则符号位为 1,其余各位按位取反。【例 3】X=+1001001 X 反 = 01001001【例 4】X=-1001001 X 反 = 10110110 三、补码 求补码的方法:设 X;若 X0,则符号位(原码

8、最高位)为 0,X 其余各位取值照抄;若X0,则符号位为 1,其余各位按位取反后,最低位加 1。【例 5】X=+1001001 X 补 = 01001001【例 6】X=-1001001 X 补 = 10110111 四、补码加减法计算机中实际上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进行,乘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进行,除法运算转换成减法运算进行。用补码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这种运算。 1、补码加法X+Y补 = X补 + Y补【例 7】X=+0110011,Y=-0101001,求X+Y 补X补 =00110011 Y补 =11010111X+Y补 = X补 + Y补 = 00110011+11010111=

9、00001010注:因为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位长是固定的,上述运算中产生的最高位进位将丢掉,所以结果不是100001010,而是 00001010。 2、补码减法X-Y补 = X补 - Y补 = X补 + -Y补其中-Y 补 称为负补,求负补的方法是:对补码的每一位(包括符号位)求反,最后末位加“1”。【例 8】X=+0111001,Y=+1001101,求X-Y 补X补 =00111001 Y补 =01001101 -Y补 = 10110011X-Y补 = X补 + -Y补 = 00111001+10110011=11101100 五、数的表示范围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知道计算机如果用一个字

10、节表示一个整数的时候,如果是无符号数,可以表示 0255 共 256 个数(0000000011111111),如果是有符号数则能表示-128127 共 256 个数(1000000001111111)。如果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整数,则共有 65536 个数可以表示,大部分程序设计语言中整数的范围都是-3276832767 的原因,可以看出这种整数类型是 16 位的有符号数,而且是补码表示的。第四节 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一、浮点数表示 一个数的浮点形式(设基数是 2)可写成:N = M 2E其中:M 代表尾数,E 代表阶码。 计算机中浮点数只用尾数和阶码表示,其形式如下:阶码 尾数符号 尾数浮点数的

11、精度由尾数决定,数的表示范围由阶码的位数决定。为了最大限度提高精度,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既 1/2M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中断返回3、直接存储器访问方式(DMA):硬件实现DMA 请求CPU 响应并把总线控制权交给 DMA 控制器数据交换交还总线控制权 二、系统总线分类: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总线标准:ISA 总线、PCI 局部总线、MCA 总线 三、I/O 接口1、显卡:分辨率、颜色数决定显示效果和所需显存例如:显示分辨率为 12801024 的 32 位真彩色,所需显卡显存最少为12801024328 = 5MB2、硬盘接口: IDE、EIDE Ultra DMA SCSI SATA3、串

12、行口4、并行口:通常接针式打印机5、USB 接口:通用串行总线 四、显示器的有关知识1、屏幕尺寸:15 寸、17 寸、19 寸等2、点间距:屏幕上象素与象素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显示器能显示的最大分辨率。 越小表示能显示的最大分辨率越大。 五、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速度最快,针式打印机可以打印票据。 第三章 网络基础知识第一节 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一、网络组成1、通信主体:服务器和工作站2、通信设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3、通信协议:通常是 TCP/IP 二、网络分类按传输距离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按网络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型、树

13、型 三、网络拓扑结构第二节 网络协议 一、OSI 网络协议的层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协议。 该协议分为七层。如下表 应用层表达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二、网络设备极其作用应用层 应用层表达层 表达层会话层 会话层传输层 传输层网络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中继 器 物理层应用层 应用层表达层 表达层会话层 会话层传输层 传输层网络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桥物理层应用层 应用层表达层 表达层会话层 会话层传输层 传输层网络层 路由器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应用层 应用层表达层

14、 表达层会话层 会话层传输层 传输层网络层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网关物理层第四章 其他相关基础知识第一节 计算机病毒一、特点寄生性、隐蔽性、非法性、传染性、破坏性 二、分类:1、引导型病毒:寄生在系统引导区,比较容易被清除,现在已经很少见。 2、文件型病毒:寄生在可执行文件中,感染速度快,较易清除。3、目录型病毒:寄生在系统目录结构中4、混合型病毒:多种类型的混合5、宏病毒:专门感染 Microsoft Office 系列文件的病毒6、蠕虫病毒:感染网络,使网速大大降低。目前流行的病毒大多集成了黑客技术、木马技术和病毒技术三种,非常难以清除而且很容易中。 三、一些常见危害较大的病

15、毒1、CIH 病毒:文件型病毒,4 月 26 日发作时破坏性最大,首个能破坏硬件系统的病毒。 2、Melissa 病毒:宏病毒,邮件传播3、冲击波、震荡波病毒:利用 WINDOWS 的漏洞,使计算机自动重启并堵塞网络。第三节 Internet 相关知识一、IP 地址每台与 Internet 连接的主机都必须有一个 IP 地址,IP 地址采用分段式表示:共分 4 段,每段用一个字节即八个二进制位表示,实际的 IP 把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书写。如61.153.238.132,因为每段时一个字节,因此 IP 每段的数字大小最大为 255。IP 地址分类如下表:目前 32 位 IP 地址资源几近枯竭,有人提出用 128 位表示 IP,即IPV6 。 分类 二进制表示 十进制表示第一段数字A 类 0 七位网络地址 24 位主机地址 128B 类 10 14 位网络地址 16 位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