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3025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七 我们的民族精神(新人教必修3)一、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深入理解】(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是政治经济的反映。(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

2、展繁荣的根本。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当中既有文化精华,又有文化糟粕,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指点迷津】辩析: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解答: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因此,弘扬和培育民

3、族精神,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支撑其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伦理、品格、气质、心理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中华民族精神是已经形成了的,因此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还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因此需要培育。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理解】(1)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

4、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它是民族凝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动员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2)团结统一。团结统一是指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拥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的价值取向,在于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的优良传统。(3)爱好和平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处、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5、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上,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和平崛起,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惧艰难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宝,是兴国立世之本,勤劳又是与勇敢联系在一起了,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追求真理,坚持正

6、义,中华民族依靠这种勤劳勇敢,缔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5)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了各种各样的风险,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应用指导】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因而,在新时期发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弘扬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

7、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暑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因此,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为主旨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表现(1)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8、,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四、弘扬和培育民族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 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3)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

9、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4)是培养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会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重温民族精神,既可以增强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操,又要以启迪人们自觉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指点迷津】有人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解答: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与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上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

10、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但是,中国的发展不是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依靠经济掠夺、军事扩张实现现代化的民族扩张主义道路,而是通过振奋民族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平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目的是为了吸取世界各国的长处,促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而不是掠夺和侵略。西方国家一些人害怕我们因为弘扬民族精神而发展得更快,就居心叵测地将弘扬民族精神污蔑为搞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只不过是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一个翻版。【应用指导】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

11、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强调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这是第一次提出“文化生产力”概念,也是第一次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此知识点结合党的建设、中华文化特征、文化与经济关系等方面命题。五、我们当前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

12、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六、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1)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现阶段。立足于这个新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

13、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实践,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深入理解】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中。”这就是说,数千年中华优秀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力量集中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三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三点从凝聚力、向心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几个方面展开,内在地包含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但都是从精神动力的意义上讲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以自立于世界民

14、族之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够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与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作用密不可分。 【知识测评】A组一、最佳选择题: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A. B. C. D.2.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

15、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二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 ) A. B. C. D.4.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 )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 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5.勤劳勇敢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A. B. C. D.6.“大禹治水”是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 )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