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2718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6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人教版 语文版通用)高中语文 2.2.4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课件(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诗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热点1 概括内容主旨,(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解题点拨】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该题, 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每一句的关键性词语,联系全 诗,整体把握。由“几问津”“忙于

2、我”可知作者奔波忙碌; 由“客愁”“孤枕”可知作者孤身在外;由“乡国梦”可知作 者思念家乡,由“交游落落”可知作者朋友很少。抓住以上关键 词语分析作者的情感,那么“客愁”的内容自然能够抓住。,【阅卷手札】,天天忙碌,一生奔波。朋友稀少,无处游玩。,没有概括出作者“孤身在外”这一点,忽视题干中“客愁”这一关键信息。进而没能点出客愁另一个方面的展示“思念家乡”。失2分。 实际得分:2分。,阅卷人点评:审题不细心,没抓住“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关键信息,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在具体解答时没有结合诗中词语分析“客愁”的具体展现。没有结合诗词的内容分析,使得分析成为无源之水。此为答题大忌,需注意。,请你组织答案

3、:_ _ 满分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一、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 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二、结合时代特点,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 深度和广度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 学作品上打上印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 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 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或抒写自己

4、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因此宋诗、宋词和明末清初诗歌,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再如,同样是离别之作,汉末文人诗中流露出的多是一种离别的哀怨,而盛唐送别诗则普遍呈现出乐观基调。,三、利用暗示信息,聚焦诗歌创作的微环境,探寻蕴涵在诗 歌中的情感态度 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 暗示信息的范围: 别人的评价、诗歌的标题、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释。 暗示信息的作用: 这些内容,有的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 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 作者的情感基调

5、。这些信息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都 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解读诗歌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答题步骤】 第一步,认定诗歌题材,整体把握内容。如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咏物寄兴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为“句(联)写了”。 第三步,揭示主旨或诗人的感情。,分析思想情感就是在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其感情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热点2 分析思想情感,三年5考 高考指数:,(2011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 关 河 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5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到作者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从下阕“寂静”“孤灯”“酒醒”“夜永”能看到作者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答题思维轨迹:

7、,读全词 找意象,析意象 找修饰语,总结特点 品味情感,结合注释 深化理解,结合内容 分析鉴赏,【阅卷手札】,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孤寂心情。,考生能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中的思想感情。得3分。但解答时没有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来分析。失2分。 实际得分:3分。,阅卷人点评:在做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等类型的题目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来具体分析。否则会导致架空分析,有空洞之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满分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

8、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我来阅卷和点评】,参考答案:我的分析:该考生能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来分析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情感。得4分。但在组织答案时没能扣住问题来回答,因为问的是作者心情,应先总结出心情,再具体分析。 该答案得分:4分。 我的点评:组织答案时应该扣住问题来回答。目的明确,问的是什么内容,应先总结出来,再具体分析。不要架空分析,力避空洞。,一、把握内容和观点态度的“三抓” 抓关键内容,主要抓诗题、抓关键词语和题材等。 (1)抓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 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

9、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2)抓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 住了这样的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情”一句,由“故园情”一词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题材 古诗按题材分成若干类,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诗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熟悉了古诗的题材,便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二、品味语言、意象,领会景物蕴涵的情感 诗歌借助语言描摹塑造形象,而诗歌创作讲求含

10、蓄、凝 练,作者常常借助外物来抒情言志。作品中所写之“景”、所 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 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如杜甫旅夜书 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 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三、剖析结构、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梳理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进而把握诗歌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怀念古代英雄孙权和刘裕,这是切合题目的,下阕却写到北伐失败、扬州烽火、神鸦社鼓、廉颇尚能饭否等四件互不关联的事,

11、抒发的是虽有雄才大略却不被重用的慨叹。 四、借助背景、动机,把握诗人的内在情感 诗言志,词缘情,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关注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懂得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五、抓住注释内容,提取诗歌暗示信息 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直接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列表如下:,注释分类,所暗示内容,介绍写作背景,介绍相关诗句,介绍作者,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答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诗句的描绘,分析所涉及的诗句或词语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12、 第二步,揭示情感。 第三步,挖掘出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在把握诗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主要包括:,热点3 评价观点态度,三年1考 高考指数:,观点态度,对事件、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2010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岁 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 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

13、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 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析。(4分),【解题点拨】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的能力。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全诗,了解诗人境遇、主 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 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 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答题思维轨迹:,整体感知 寻背景词句,结合诗人生平 志向想原因,联系注释 明背景晓原因,结合诗句 分条剖析,【解题指南】 第一步:整体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本诗的主要内容是:岁尾年末,杜甫不能跟家人团聚,还 是漂泊异乡

14、。偏偏边境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饱经战乱的人民 再一次遭受战乱之苦。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写吐蕃兵势的浩大, 用“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犯”“动”暗示敌人来 犯的气势,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冲击。颈联先写战争给人们带来 灾难,天天在流血,情况惨不忍睹,再发出自己的忧叹“朝廷 谁请缨”,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朝廷中并没有能奋不顾身以身 殉国难的人。尾联先用反问“济时敢爱死”,如果于国有济, 我敢吝惜一死吗?暗示自己渴望能赴难报国的决心,最后一句,【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寂寞壮心惊”,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和悲愤。自己为朝廷所弃,作客他乡,报国无门,但作者是不甘心这样寂寞

15、的,所以才会有“壮心惊”的心情。 第二步:知人论世,结合注释和典故,品味作者的情感。 结合注释,可知作者作本诗时,雪岭临近三州已被吐蕃攻占,当时杜甫客居阆州。这样就明白了国家时局艰危,杜甫是客居他乡,孤独寂寞。“请缨”,用汉代终军请缨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朝廷中并没有能奋不顾身以身殉国难的人。而关心国家的人却被弃置不用。寂寞之情,壮心无处可报,怎能不心惊! 第三步:结合上述分析,将概括内容梳理成完整答案。,【阅卷手札】,西南边境发生战争,朝中无忠臣良将为国分忧;国家多难,自己报国无门,寂寞忧愁。,分析了“寂寞壮心惊”的外因且内容较全面,得2分。 没有分析内因,失1分。 没有点出作者的情感,如“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等,失1分。 实际得分:2分。,请你组织答案:_ _ 满分答案: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 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 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 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 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