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92701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9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80编号高三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附参考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专题复习 一、知识梳理一、知识梳理 1、深刻理解动量的概念1、深刻理解动量的概念 (1)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 (2)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3)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4)动量的相对性: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选 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题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 参考系。 (5)动量的变化:.由于动量为矢量,则求解动量的变化时,其运算遵循平行 0 ppp t 四边形定则。 A、若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在选

2、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运算为代数运算。 B、若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6)动量与动能的关系:,注意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量改变,动能不 k mEP2 一定改变,但动能改变动量是一定要变的。 2、深刻理解冲量的概念2、深刻理解冲量的概念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Ft (2)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3)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 。如果力的方向在 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如绳 子拉物体做圆周运动, 则绳的拉力在时

3、间 t 内的冲量, 就不能说是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 对于方向不断变化的力的冲量,其方向可以通过动量变化的方向间接得出。 (4)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 I=Ft 计算恒力的冲量。 对于变力的冲量, 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 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 (5)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特别 是力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也有冲量。 3、深刻理解动量定理3、深刻理解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既 I=p (2)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 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

4、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 (3)动量定理给出了冲量(过程量)和动量变化(状态量)间的互求关系。 (4)现代物理学把力定义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形式) 。 t P F (5)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 在一维的情况下, 各个矢量必须以同一个规定的方向为正。 2 4、深刻理解动量守恒定律4、深刻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守恒定律 :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 22112211 vmvmvmvm (2)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1 系统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忽略不计; 2 系统在

5、某一个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3 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的合外力为零,则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 4 (3).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除了,即 p1+p2=p1/+p2/外, 22112211 vmvmvmvm 还有:p1+p2=0,p1= -p2 和 1 2 2 1 v v m m (4)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意义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普适原理之一。 (另一个最基本的普适原理就是能量 守恒定律。 )从科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发现动量守恒定律有任何例外。 二、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应用二、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应用 1、有关动量的矢量性1、有关

6、动量的矢量性 例 1、例 1、 质量为 50kg 的人以 8m/s 的速度跳上一辆迎面驶来的质量为 200kg、 速度为 4m/s 的平 板车。人跳上车后,车的速度为:( ) A.4.8m/s B.3.2m/s C.1.6m/s D.2m/s 例 2、例 2、在距地面高为 h,同时以相等初速 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的物 体 m,当它们落地的瞬间正确的是:( ) A速度相等 B动量相等 C动能相等 D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相等 拓展一:拓展一:在距地面高为 h,同时以相等初速 V0分别平抛,竖直上抛,竖直下抛一质量相等 的物体 m,当它们从抛出到落地时,比较它们的动量的增量P,有

7、:( ) A平抛过程较大 B竖直上抛过程较大 C竖直下抛过程较大 D三者一样大 拓展二拓展二:质量为0. 1kg的小球从离地面20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的初速度为15ms, 取 g10ms,当小球落地时求:(1)小球的动量;(2)小球从抛出至落地过程中动量 的变化量;(3)若其初速度方向改为水平,求小球落地时的动量及动量变化量。 2、求恒力和变力冲量的方法。2、求恒力和变力冲量的方法。 恒力 F 的冲量直接根据 I=Ft 求,而变力的冲量一般要由动量定理或 F-t 图线与横轴所 夹的面积来求。 例 3、例 3、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 F1、F2的作用,F1、F2与时间 t 的关系如 图 1

8、 所示,如果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 t=10s 后 F1、F2以及合力 F 的冲量各是多少? 图 1 3 例 4、例 4、一质量为 100g 的小球从 0.80m 高处自由下落到一厚软垫上若从小球接触软垫到小 球陷至最低点经历了0.2s,则这段时间内软垫对小球的 冲量大小为 _ (取 g=10m/s2,不 计空气阻力) 变式 :变式 : 从同样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 因是:( ) A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大,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小 B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 C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快,掉在草地上

9、的玻璃杯动量改变慢 D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时间短,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 接触时间长。 3、动量定理求解相关问题3、动量定理求解相关问题 例例 5、一个质量为 m=2kg 的物体在 F1=8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了 t1=5s, 然后推力减小为 F2=5N, 方向不变, 物体又运动了 t2=4s 后撤去外力,物体再经 过 t3=6s 停下来。试求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 拓展 :拓展 : 如图 2 所示,矩形盒 B 的质量为 M,放在水平面上,盒内有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A,A 与 B、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1、2,开始时二者均静止。现

10、瞬间使物体 A 获取一 向右且与矩形盒 B 左、右侧壁垂直的水平速度 V0,以后物体 A 在盒 B 的左右壁碰撞时,B 始终向右运动。当 A 与 B 最后一次碰撞后,B 停止运动,A 则继续向右滑行距离 S 后也停 止运动,求盒 B 运动的时间 t。 4、系统动量是否守恒的判定、系统动量是否守恒的判定 例例 6、如图 3 所示的装置中,木块 B 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 A 沿水平方向射 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 , 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

11、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变式 :变式 : 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枪发射出一颗 子弹时,关于枪、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枪和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三者组成的系统,因为枪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使系统的动量变化很小,可以忽 略不计,故系统动量近似守恒 D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因为系统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这两个外力作用,这两个 外力的合力为零 B A V0 图 2 图 3 4 拓展:拓展:如图 4 所示,A、B 两小车间夹一压缩了的轻质弹簧,且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手抓 住小车使其静止,下

12、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手先后放开 A、B 时,两车的总动量大于将 A、B 同时放开时的总动量 B先放开左边的A车,后放开右边的B车,总动量向右 C先放开右边的B车,后放开左边的A车,总动量向右 D两手同时放开 A、B 车,总动量为零 5、碰撞:、碰撞:碰撞又分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三种。 碰撞的特点 (1)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总动量总是守恒的。 (2)碰撞过程中,总动能不增。因为没有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3)碰撞过程中当两物体碰后速度相等时,即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大。 (4)碰撞过程中,两物体产生的位移可忽略。 判定碰撞可能性问题的分析思路

13、 (1)判定系统动量是否守恒。 (2) 判定物理情景是否可行, 如追碰后, 前球动量不能减小, 后球动量在原方向上不能增加 ; 追碰后,后球在原方向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球的速度。 (3)判定碰撞前后动能是不增加。 如: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1的物体 A 以速度 v1向质量为 m2的静止物体 B 运动,B 的 左端连有轻弹簧 (1)弹簧是完全弹性的。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状态系统动 能最小而弹性势能最大;分开过程弹性势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动能;因此、状态系统动能 相等。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以证实 A、B 的最终速度分别为: 。 (这个结论最好背下来,以后经常

14、要用到。 ) (2)弹簧不是完全弹性的。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一部分 转化为内能,状态弹性势能仍最大,但比损失的动能小 ; 分离过程弹性势能减少,部分转 化为动能,部分转化为内能;因为全过程系统动能有损失。 (3) 弹簧完全没有弹性。 压缩过程系统动能减少全部转化为内能, 状态没有弹性势能 ; 由于没有弹性,A、B 不再分开,而是共同运动,不再有分离过程。可以证实,A、B 最终的 共同速度为 。在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 例 7、例 7、如图所示,木块 A 的右侧为光滑曲面,且下端极薄,其质量为 2.0,静止于光滑水平面 上,一质量为 2.0的小球 B

15、以 2.0m/s 的速度从右向左运动冲上 A 的曲面,与 A 发生相互 作用. (1)B 球 沿 A 曲 面 上 升 的 最 大 高 度 (设 B 球 不 能 飞 出 去 )是 : ( ) A0.40mB0.20m C0.10m D0.05m (2)B 球沿 A 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处时的速度是:( ) A0B1.0m/sC0.71m/sD0.50m/s (3)B 球与 A 曲面相互作用结束后,B 球的速度是:( ) A0B1.0m/sC0.71m/sD0.50m/s 图 4 5 例 8、例 8、A、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A、B 的质量分别为 2kg 和 4kg,A 的动量是

16、 6kgm/s,B 的动量是 8kgm/s,当 A 球追上 B 球发生碰撞后,A、B 两球动量可 能值分别为:( ) A4kgm/s,10 kgm/s B-6kgm/s,20kgm/s C10 kgm/s, 4 kgm/s D5kgm/s,9kgm/s 变 式 :变 式 : 甲 乙 两 球 在 水 平 光 滑 轨 道 上 向 同 方 向 运 动 , 已 知 它 们 的 动 量 分 别 是 P1=5kg.m/s,P2=7kg.m/s,甲从后面追上乙并发生碰撞, 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 10 kg.m/s, 则二球 质量 m1与 m2间的关系可能是下面的哪几种? A、m1=m2 B、2m1=m2C、4m1=m2D、6m1=m2。 6、子弹打木块类问题、子弹打木块类问题 例 9、例 9、设质量为 m 的子弹以初速度 v0射向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