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4492555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6.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54 页 共 154 页通史整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政治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经济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思想文化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阶段政治经济文

2、化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制定夏小正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开始出现原始瓷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汉字形成完整体系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1)分封制:以同姓宗族为分封主体,周王为“天下共主”(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1)农业: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实行井田制(2)手工业:“工商食官”,生产斜纹提花织物(3)商业:商人由政府统一管理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3、)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秦灭六国,统一全国(1)农业: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铁犁牛耕推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2)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导(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出现(1)思想:儒家、法家和道家等思想,在“百家争鸣”中各露峥嵘(2)科技: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数法(3)文艺:诗经离骚等文学杰作,帛画人物龙凤图等艺术珍品隐性时空王位世袭制、早期国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素养热词神权色彩浓厚的早期政治;“家国同构”的西周

4、体制;初步形成的民族国家统一意识牛刀小试1(2019山东滨州一模)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A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B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C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D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解析:选D皇权至上是秦帝国建立以后才出现的,故A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基本的逻辑,故B、C两项错误;不修建外郭城墙本身就是其强大和自信的体现,故D项正确。2(2019山东济南期末)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制比作“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说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体现了

5、西周分封制()A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B消除了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解析:选A题干中西周分封制“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说明分封制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故A项正确;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了破坏,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使得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西周时期权力结构的组成方式,只是述及了分封制强化了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联系,故D项错误。3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A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

6、统治B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C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解析:选A由材料“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可见分封制强化了地缘统治,故A项正确;由材料“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可知血缘政治已被突破,故B项错误;“西周的封邦建国”不是一种中央集权体制,故C项错误;由材料“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可见分封制是前代血缘政治的发展,只不过加大了姬姓的成分,故D项错误。深化认知一、多维视角认识西周国家制度1核心内容(1)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

7、(2)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2国家结构(1)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2)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3显著特点(1)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2)贵族政治特征明显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

8、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二、商周政治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商汤的“德政”、西周建构的分封体制及与其配套的观念成为儒家思想的政治渊源。1商汤“德政”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商汤讨伐暴虐的夏桀、灭夏后建立商朝。商汤以仁德治国,他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任用贤臣。“网开三面”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商汤仁德治国的思想。这成为儒家“仁”和“仁政”思想的历史渊源。2周代天命观对儒家思想的影响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就是周代的天命观。这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3宗法和政治对儒家思想的影响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宗族不但是生活生产的基本单位

9、,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文化。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但其核心的宗法观念与家国一体的传统,逐渐嬗变成为王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封建制度。“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这种同质联系。4伦理政治为儒家思想奠定基础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自周王,而且他们能否获得天命的眷顾,也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于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亲属关系的网络,两者迭合为一,政统和宗统

10、是两个网络迭合。三、“宗法(族)观念”对中国传统政治基因的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层层向周天子负责以尊宗敬

11、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管理族众,凝聚族群。二是修订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二)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隐性时空青铜时代、千耦其耘、井田制、工商食官素养热词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生产力变革下的

12、“石器锄耕”;官府垄断下的“青铜文明” 牛刀小试1(2019山东济南一模)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解析:选B题干只是提及月令知识的规范,没有涉及自然科学的进步,故A项错误;由材料“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可知先秦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故B项正确;争霸战争出现在春秋时期,而题干中的先秦范围还包括夏商西周,故C项错误;D项材料未提及,故D项错误。2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

13、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据此可知西周()A形成契约精神B规范商业行为C履践重农抑商D出现货币经济解析:选B契约精神是指商品交易中自然达成的契约精神,这与材料中由“质人”管理市场,并制发买卖的契券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由“质人”管理市场,并有制发买卖的契券,这便有利于规范商业行为,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西周商业规范发展的情况,C、D两项内容与此不符,排除。3(2019山东泰安模拟)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A表明青铜铸造工

14、艺已经领先世界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解析:选C材料没有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铸造青铜器的方法,无法判断中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故A项错误;这一方法是工匠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泥范铸造法等工艺制成”可知,这一方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故C项正确;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故D项错误。深化认知一、我国古代早期农业的发展阶段我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发展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考察,我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1原始农业时期。这一时期耕作技术的特点是刀耕火

15、种,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并广泛使用木器、骨器。人类现今种植的主要作物,基本是在原始农业时期栽培成功的。在各种栽培作物中,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稻为主。2沟洫农业时期(从夏朝开始,经商、西周直至春秋)。当时,华北地区沼泽较多,要在低平的区域发展,农业必须首先开沟排水,由此而产生了沟洫农业。这一时期,木石工具仍在广泛使用,但青铜工具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后期还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在农时的掌握、耕地的管理、育种、施肥、除草、治虫等方面,都获得了初步的成就。二、“工商食官”制度阐释“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三、青铜时代经济发展水平1夏、商、周三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说处于奴隶社会的奠基和转型期。2其间,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精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