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92234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最新版-已修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50 名,男女生均衡。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 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 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 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 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学生能够主动 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 知识点, 大家养成了当场质疑的好习惯, 同学们互相帮助、 共同解决。 课后还能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但书写时字迹及作业要求仍需下大力 度。 教学目标: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

2、无际”等词的意思。 2能够正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3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 的不同看法。 难点 : 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 目光短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检查评价。 二、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把你不懂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读完了课文,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 A.理解“井沿” 。B.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师适时板书) 2、读了课文,你知道青蛙和小鸟眼中的天是怎样

3、的吗? 3、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自己能解决的 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和同桌或小组内同学交流。 三、汇报交流、细读体悟。 1、 (出示课件)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青蛙和小鸟之间发生 了什么? (1)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本次对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点拨:“一百多里”说明了小鸟飞得很远,读时突出“一百多里” 和“天上” 。 (2)全班带着感受齐读本次对话。 过渡: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又累又渴,青蛙不相信,认为小鸟在 说大话,于是它们又争论了起来,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青蛙与小鸟的第 二次对话。 2、 (课件出示)学习第二次对话,同桌两人,一人做青蛙,一人做小 鸟,试着

4、争论一下吧! (1)刚才有同学不理解“大话”这个词,现在读了课文,谁理解了? 你是通过课文的那句话来理解的? (2)请两位同学做小鸟和青蛙来读对话,其他同学做评委来评价。 师点拨: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哪!谁有信心把这段话读好?(指名读)谁再来像他一样,把天的大 读出来?(指名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3、 (课件出示)小组内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要求:(1) 小组内两两小对子分角色朗读。 (2)讨论: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 它们笑什么?谁说的对?(3)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4、把青蛙和小鸟笑的话再读一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5、全班齐读第二次和第三次对话。

5、 6、通过实验来验证,要求学生把练习本卷成圆筒来看天花板,并说 说你们的发现?(师点拨 : 从圆筒里看天, 看到的天只有圆筒那么大, 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跟我们从纸筒看到的天道理是一样的) 7、 (出示课件)理解“无边无际” 。讨论:小鸟飞了这么多的地方, 它看到天的边了吗? 8、那现在你们认为是小鸟说的对,还是青蛙说的对?大胆的推想一 下。 9、那青蛙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弄错呢?这只青蛙它听了大家的话,真 的跳了出来。 四、课外延伸、想像说话 青蛙跳出了井口, 这下子它惊呆了, 小朋友们, 展开你们的想像, 想像青蛙跳出了井口,他会看到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 五、角色朗读、深入体验 谁能用你的

6、声音,你的动作把你想像中的小鸟展示出来? 六、揭示寓意、悟出道理 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或者可以用这个成语说一 句话。 七、小结全课 八、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3、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 井口大 13、坐井观天教后反思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 13 课的一则寓言故 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课时安排上是 一篇寓言一节课,所以就要求教者必须在短短的 40 分钟完成生字的 认识书写、文本的解读、寓意的接示等教学内容。为了完成本堂课的 教学目标,我首先从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开始引出课题,激起学生 最大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有目的读课文来解

7、决本课的生字,并以问 题的形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进行朗 读训练和角色体验,进一步解读文本;然后设计青蛙跳出井口这一环 节,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最后我根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 地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几点反思。 一 自主识字,交流方法一 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识字教学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让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经验交 流各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等,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渴”和“喝”这两字时,我用课件形象地理解了字义:喝水 要用口,口渴需要水。 二、充分朗读,理解文本,培养阅读能力。二、充分朗读,理解文本,培养阅读能力。

8、 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工夫,在读中理解,读 中感悟。这体现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上。 1、抓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青蛙和小鸟初次见面时,我让学生抓住“哪儿”读出青蛙对小鸟 的疑问。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住“大话”这个关键 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对小鸟的不相信, 让学生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来。其次我抓住“无边无际”,通过一组直 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天的无边无际; 第三次对话中的关键词是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 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另一个笑 则是小鸟笑青蛙的不知天高地厚、 孤陋寡闻、 目光短浅。 通过对 “笑” 的

9、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 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2、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在每次对话中, 我采用各种形式的读, 如个别读、 齐读、 男女生读、 小组读, 分角色读, 师生共同读等,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阅读的兴趣, 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体验。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 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更应教给他们阅读方 法,使其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3、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 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

10、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 童话、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为主, 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 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 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 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学习中,我 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幅相关故事情节的图画,首先 出示图画让学生们猜猜小鸟和青蛙究竟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议论纷 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急于想阅读小鸟和青 蛙的故事。 三、循序渐进,达成寓意。三、循序渐进,达成寓意。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 来的,

11、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为了让学生能自己悟出寓意,我先让 学生通过实验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再用多媒体课 件展示小鸟飞过的地方。这样,青蛙的目光短浅和小鸟的见多识广形 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对寓意的把握也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同时我在教 学的最后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这只坐在井的青蛙跳出井口,想 象它会看到写些什么,说些什么?通过学生大胆的想象,让学生明白 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只有像小鸟一样飞得高才能看得远,也要像那 只跳出井口的青蛙一样知错就改。 当然,我知道自己的课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对文本的挖掘 和迁移不够,潜意识里喜欢将自己意愿强加给孩子,不太关注孩子的 个性差异和独特的体验。在拓展延伸时,设计的是青蛙跳出井口的画 面,我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牵引着学生往一个方向走。如果我在 教学时把主动权教给学生, 也许有些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认为 青蛙不一定跳出井口,因为井里面冬暖夏凉,再说现在捕杀青蛙的人 特别多,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不跳出来的好。 其次,在本堂课中我虽然注重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但忽视了学 生之间的赏识性评价,因为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 习,积极接受。同时我也没能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没能及时进行 自我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