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92029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76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2编号机械设计手册 第六版最新目录大全(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卷第一卷 目录目录 第第 1 篇一般设计资料篇一般设计资料 第第 1 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章常用基础资料和公式 1-3 1 常用资料和数据 1-3 2 法定计量单位和常用单位换算 1-13 2.1 法定计量单位 1-13 2.2 常用单位换算 1-31 3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39 3.1 优先数系(摘自 GB/T 3212005、GB/T 197632005)1-39 3.2 优先数的应用示例 1-42 4 数表与数学公式 1-45 4.1 数表 1-45 4.2 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摘自 GB 3102.111993)1-47 4.3 数学公式 1-53 5 常用力学公

2、式 1-100 5.1 运动学、动力学基本公式 1-100 5.2 材料力学基本公式 1-112 5.3 接触应力 1-169 5.4 动荷应力 1-173 5.5 厚壁圆筒、等厚圆盘及薄壳中的应力 1-177 5.6 平板中的应力 1-182 5.7 压杆、梁与壳的稳定性 1-190 第第 2 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章铸件设计的工艺性和铸件 结构要素 1-203 1 铸造技术发展趋势及新一代精确铸造技术 1-203 2 常用铸造金属的铸造性和结构特点 1-212 3 铸件的结构要素 1-217 4 铸造公差(摘自 GB/T 64141999)1-222 5 铸件设计的一般注意事项(摘自 J

3、B/ZQ 4169 2006)1-223 6 铸铁件(摘自 JB/T 5000.42007)、铸钢件(摘 自 JB/T 5000.62007)、 有色金属铸件 (摘自 JB/T 5000.52007) 等铸件通 用技术条件 1-231 第第 3 章锻造章锻造、冲压和拉深设计的工艺性及结冲压和拉深设计的工艺性及结 构要素构要素 1-233 1 锻造 1-233 1.1 金属材料的可锻性 1-233 1.2 锻造零件的结构要素(摘自 GB/T 12361 2003、JB/T 91771999)1-234 1.3 锻件设计注意事项 1-239 1.4 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碳素钢和合金结构钢)(摘 自

4、 JB/T 5000.82007)1-241 2 冲压 1-241 2.1 冷冲压零件推荐用钢 1-241 2.2 冷冲压件的结构要素 1-242 2.3 冲压件的尺寸和角度公差、 形状和位置未注公 差 (摘自 GB/T 13914、 13915、 139162013) 、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摘自 GB/T 150552007)1-246 2.4 冷挤压件结构要素 1-252 2.5 冷冲压、冷挤压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 1-254 3 拉深 1-257 3.1 拉深件的设计及注意事项 1-257 3.2 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JB/T 69592008) 1-259 3.3 有凸缘圆筒形件

5、的拉深 1-260 3.4 无凸缘椭圆形件的拉深 1-262 3.5 无凸缘盒形件的拉深 1-264 4 压边(JB/T 69592008)1-265 4.1 压边拉深的条件 1-265 4.2 压边载荷的计算 1-266 4.3 压边方式的选择 1-266 4.4 压机能力的选择 1-266 5 模具结构设计(JB/T 69592008)1-266 5.1 模具的结构形式 1-266 5.2 模具的圆角半径 1-267 5.3 模具间隙的确定 1-267 第第 4 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章焊接和铆接设计工艺性 1-268 1 焊接 1-268 1.1 金属常用焊接方法分类、特点及应用 1-2

6、68 1.2 金属的可焊性 1-272 1.3 焊接材料及其选择 1-278 1.4 焊缝 1-352 1.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摘自 GB/T 198042005)1-392 1.6 钎焊 1-395 1.7 塑料焊接 1-408 1.8 焊接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409 2 铆接 1-415 2.1 铆接设计注意事项 1-415 2.2 型钢焊接接头尺寸、螺栓和铆钉连接规线、 最小弯曲半径及截切 1-416 3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摘自 JB/T 5000.32007) 1-425 第第 5 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章零部件冷加工设计工艺性与结构要素素 1-427

7、1 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427 2 一般标准 1-430 3 冷加工设计注意事项 1-441 4 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 (重型机械)(摘自 JB/T 5000.92007)1-452 第第 6 章热处理章热处理 1-455 1 钢铁热处理 1-455 1.1 铁-碳合金平衡图及钢的结构组织 1-455 1.2 热处理方法分类、特点和应用 1-457 1.3 常用材料的热处理 1-477 1.4 如何正确地提出零件的热处理要求 1-496 1.5 热处理对零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1-519 2 有色金属热处理 1-529 2.1 有色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及选用 1-529 2.2 铝及铝合金热

8、处理 1-530 2.3 铜及铜合金热处理 1-533 2.4 钛及钛合金热处理 1-534 2.5 镁合金的热处理 1-535 第第 7 章表面技术章表面技术 1-538 1 表面技术的分类和功能 1-538 1.1 表面技术的含义和分类 1-538 1.2 表面技术的功能 1-539 2 不同表面技术的特点 1-542 2.1 表面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1-542 2.2 各种薄膜气相沉积技术的特点对比 1-550 3 机械产品表面防护层质量分等分级 (JB/T 8595 1997)1-551 3.1 技术要求 1-552 3.2 试验方法 1-553 3.3 检验规则 1-553 3.4 试

9、验结果的判断及复试要求 1-553 4 电镀 1-554 5 复合电镀 1-559 6(电)刷镀 1-561 7 纳米复合电刷镀 1-565 8 热喷涂 1-568 9 塑料粉末热喷涂 1-579 10 钢铁制件粉末镀锌 (摘自 JB/T 50671999) 1-583 11 化学镀、热浸镀、真空镀膜 1-584 12 化学转化膜法(金属的氧化、磷化和钝化处理) 和金属着色处理 1-585 13 喷丸、滚压和表面纳米化 1-587 14 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 1-590 15 涂装 1-597 16 复合表面技术 1-610 16.1 以增强耐磨性为主的复合涂层 1-610 16.2 以增强耐蚀

10、性为主的复合涂层 1-625 16.3 以增强固体润滑性为主的复合涂层 1-632 16.4 以提高疲劳强度等综合性能的表面复合涂层 1-642 17 陶瓷涂层 1-643 18 表面技术的设计选择 1-646 18.1 表面(复合表面)技术设计选择的一般原则 1-646 18.2 涂覆层界面结合的类型、原理和特点 1-649 18.3 镀层和不同材料相互接触时的接触腐蚀等级 1-651 18.4 镀层厚度系列及应用范围 1-652 18.5 不同金属及合金基体材料的镀覆层的选择 1-658 18.6 表面处理的表示方法 1-659 19 有色金属表面处理 1-662 19.1 铝及铝合金的氧

11、化与着色 1-662 19.2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 1-665 第第 8 章装配工艺性章装配工艺性 1-668 1 装配类型和方法 1-668 2 装配工艺设计注意事项 1-668 3 转动件的平衡 1-677 3.1 基本概念 1-677 3.2 静平衡和动平衡的选择 1-678 3.3 平衡品质的确定 (摘自 GB/T 9239.19239.2 2006)1-678 3.4 转子许用不平衡量向校正平面的分配(摘自 GB/T 9239.19239.22006)1-680 3.5 转子平衡品质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参 考)1-682 4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摘自 JB/T 5000.102007

12、) 1-683 4.1 一般要求 1-683 4.2 装配连接方式 1-683 4.3 典型部件的装配 1-684 4.3.1 滚动轴承 1-684 4.3.2 滑动轴承 1-685 4.3.3 齿轮与齿轮箱装配 1-687 4.3.4 带和链传动装配 1-687 4.3.5 联轴器装配 1-688 4.3.6 制动器、离合器装配 1-688 4.4 平衡试验及其他 1-688 4.5 总装及试车 1-689 5 配管通用技术条件(摘自 JB/T 5000.112007) 1-689 第第 9 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章工程用塑料和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 1-693 1 工程用塑料零件

13、设计要素 1-693 1.1 塑料分类、成形方法及应用 1-693 1.2 工程常用塑料的选用 1-694 1.3 工程用塑料零件的结构要素 1-695 1.4 塑料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塑料轴承的配合间隙 1-696 1.5 工程用塑料零件的设计注意事项 1-697 2 粉末冶金零件设计要素 1-700 2.1 粉末冶金的特点及主要用途 1-700 2.2 粉末冶金零件最小厚度、尺寸范围及其精度 1-700 2.3 粉末冶金零件设计注意事项 1-6700 第第 10 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章人机工程学有关功能参数 1-703 1 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703 1.1 人体尺寸百

14、分位数的选择(摘自 GB/T 129851991)1-703 1.2 以主要百分位和年龄范围的中国成人人体尺 寸数据(摘自 GB/T 100001988)1-705 1.3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摘自 GB/T 13547 1992)1-711 1.4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的原则及其数值(摘自 GB/T 147761993)1-714 1.4.1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 1-716 1.4.2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举例 1-718 2 人体必需和可能的活动空间 1-720 2.1 人体必需的空间 1-720 2.2 人手运动的范围 1-720 2.3 上肢操作时的最佳运动区域 1-720 2.4 腿和脚运动的范

15、围 1-720 3 操作者有关尺寸 1-721 3.1 坐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最佳尺寸 1-721 3.2 工作坐位的推荐尺寸 1-722 3.3 运输工具的坐位及驾驶室尺寸 1-723 3.4 站着工作时手工操作的有关尺寸 1-723 4 手工操作的主要数据 1-724 4.1 操作种类和人力关系 1-724 4.2 操纵机构的功能参数及其选择 1-726 5 工业企业噪声有关数据 1-728 6 照明 1-729 7 综合环境条件的不同舒适度区域和振动引起疲劳 的极限时间 1-729 8 安全隔栅及其他 1-730 8.1 安全隔栅 1-730 8.2 梯子(摘自 GB 4053.1,405

16、3.2 1993)及防护栏杆(摘自 GB 4053.31993)1-731 8.3 倾斜通道 1-733 第第 11 章符合造型章符合造型、载荷载荷、材料等因素要求的材料等因素要求的 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零部件结构设计准则 1-734 1 符合造型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 1-734 2 符合载荷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 1-735 3 符合公差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 1-740 4 符合材料及其相关因素要求的结构设计准则 1-742 第第 12 章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章装运要求及设备基础 1-749 1 装运要求 1-749 1.1 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摘自 JB/T 5000.13 1998)1-749 1.2 有关运输要求 1-750 2 设备基础设计的一般要求 1-752 2.1 混凝土基础的类型 1-752 2.2 地脚螺栓 1-753 2.3 设备和基础的连接方法及适应范围 1-754 3 垫铁种类、型式、规格及应用 1-756 第第 13 章机械设计的巧例与错例章机械设计的巧例与错例 1-758 1 巧(新)例 1-758 1.1 利用差动螺旋和锥面摩擦实现用一个手轮完 成粗动和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