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744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 名师诊断 专案突破 对点集训 决胜高考《专题3中国传统文明的繁荣 隋唐、宋元课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案突破,名师诊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考情预测】,1.对科举制度的考查预计集中在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影响方面,主要以图片、观点、古籍材料切入,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的考查应集中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制、元代的行省制度等方面,往往以史籍材料、人物观点及图片、表格等形式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经济中心的转移等方面,往往以史籍材料、人物观点及图片、表格等形式切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3.对隋唐、宋元时期文化思想的考查应集中在宋明理学、宋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等,以史籍材料、图片等为切入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4.对隋唐、宋

2、元时期经济的考查应集中在商业、手工业及经济政策、,【网络特征】,1.(2012北京文综)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诊断平台】,A.唐长安B.宋开封,C.元大都 D.明北京,【答案】C,2.(2012安徽文综)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答案】A,3.(2012安徽文综)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

3、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答案】B,4.(2012海南历史)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答案】A,5.(2012苏锡常镇四市模拟)下列对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理解错误的是(),A.该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繁荣,经商方式的多样,B.民俗

4、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重要题材,C.该图的细节刻画,受到“格物致知”理学方法的影响,D.西方的人文精神在此画中有鲜明的体现,【答案】D,【诊断参考】,知识缺陷,不能准确地把握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唐、宋、元中枢机构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尤其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特征。,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情况把握不准确。,缺乏对历史概念的准确把握能力,尤其是对宋明理学的掌握。,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特色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风俗画的把握。,技能缺陷,缺乏对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能力。,如第1题,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

5、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缺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如第2题,解题的突破口是抓住材料中的时间信息“通晓”“终日”等。,缺乏对材料的理解计算能力和认识空间能力。,如第3题,解题突破口是从图中找出选项所在空间的位置,然后进行计算,从而找出符合条件的选项。,缺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如第4题,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题干明白地提到了万物与“仁”的关系问题,不涉及“仁政”思想,重点也不是讨论阴阳问题,题干也,没有体现顺应自然的思想。,缺乏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第5题,观察图片可知,图

6、片既呈现出市井小民的情态,也展现了乡野浓厚的生命气息;而在宋代,西方的人文精神对中国没有影响。,【主干知识】,隋唐(581907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时期。,一、政治方面,1.隋唐时期,(1)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继承和发展魏晋时期的中央制度,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开创和完善了科举制。,2.五代宋元时期,(1)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发展和进一步巩固。,(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代设二府三司分割,(2)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影响了

7、社会的发展。,相权,推行文官制度;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设转运使收财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但也造成了“三冗”现象,北宋中期的王安石进行了改革,收效甚微。,(3)元代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推行行省制度,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变革。,二、经济方面,1.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中唐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农业方面,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革新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2)手工业方面,制瓷技术进步,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中国瓷器大量出口,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对外贸易的代表。,(3)唐代商业繁

8、荣,市坊分置,按时开市闭市,商业活动有较严格的地域和空间限制;农村集市有了发展,出现“飞钱”和柜坊。但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4)交通便利,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2.宋元时期,(1)租佃关系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繁荣,王安石变法力图限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效显著;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2)随着棉花种植的传播,元代黄道婆改进技术,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3)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早市,宋代汴梁、元代大都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会;纸币交子出现,推动了商业发展。,(4

9、)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三、文化方面,1.隋唐时期,(1)佛、儒、道三家思想均发展,儒家受到挑战,“三教合一”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领域。,(2)科技发展,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3)以吴道子为代表的绘画艺术,展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唐代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流芳百世。唐文化泽被深远。,2.宋元时期,(1)程朱理学促进了儒学的成熟,成为官方哲学。,(2)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完成并外传;元代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3)文学上,宋词和元散曲成为主要文学体裁,宋“话本”兴起;宋代书法

10、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俗画兴起,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隐性知识】,元代行省划界与中央集权的加强,古代战争水平不高,崇山峻岭、长河大川都是天然的防守工事。因此如岭南山地,如四川盆地,如山西高原,都是地理条件极佳的割据区,域。元代的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周振鹤犬牙相入还是山川形便? 历史上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解说:

11、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重点探究】,一、三省六部制,1.形成:魏晋时三省制形成,隋唐发展完善形成三省六部制,其分工是中书省掌管政令决策,门下省审议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处理日常一切军国事务。,2.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

12、省执行法令。这样互相制衡,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3.演变,(1)三省六部制是自魏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2)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对三省制都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宋代三省六部之外另设“中书门下”、枢密使、三司使;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六部取代

13、了三省六部之制,其实质是强化了皇权。,(2012长沙模拟)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 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似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C.唐朝三省六部制D.清朝内阁制,【答案】C,二、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1)演变,(2)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2.监察制度,(1)演变:中国历代王朝重视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建设。秦朝中央设御史,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度有一些变化:西汉汉武帝设13州为

14、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明朝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孙中山在评价科举制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 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材料中孙中山认为科举制(),A.利弊参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应废除,【答案】B,三、宋明理学,1.形

15、成:宋明理学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是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新儒学体系,具有思辨化、理论化的特点,标志着儒学发展的成熟。心学是宋代理学的继承和发展。,2.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续表,3.评价,(1)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2)它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012河北模拟)朱子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 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16、;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该材料中的观点可能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主要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封建伦理道德成为行为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减少,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广泛谴责,【答案】B,四、中国古代绘画,1.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按内容或题材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风俗画、年画等。按创作手法可以分为工笔画、写意画、文人画等。按画作的来源可以分为宫廷画和民间绘画等。,续表,2.总体特点,以有书法性质的墨线来表现主要物体,强调线条变化;比例和透视关系符合人的观感;以写意为主,不以写实为能;追求诗境与超然物外之美;表达完整,通常有印章、题字等画外的内容。,(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中螃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2012吉林模拟)右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A.讲究工笔重彩B.强调个性表现,C.重视气势雄壮D.追求摹写逼真,【答案】B,【视角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