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57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复习 文化生活 第四单元 第9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生活,考纲展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知识梳理,问题探究 1判断正误 (1)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是矛盾的。()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3)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5)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华文化由衰

2、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6)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更文明。()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2填空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体现了 。 (2)从“神一”到“神九”。我们自主研发,航天科技突飞猛进,这说明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育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国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崇尚科学、鼓励创新,一、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1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

3、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不能割断历史,而要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要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

4、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2借鉴与创造: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沟通。我们中华民族不仅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在自己的文化活动中也是最善于批判地汲取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将传统文化放在与外来文化平等的地位。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的态度其实是一种将外来文化凌驾于自身文化的不平等的状态。这种现象是由于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而形成的,是无知和不切实际造成的对人的压抑

5、和束缚。,善于分析。面对外来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和民族自信心,在吸收的过程中,运用我们的智慧有分辨力地吸收和融合。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作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清醒的认识。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拿来就用而不考虑长远的后果,要提防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所谓先进文化或时尚流行文化来实现对我们的“和平演变”。,(2012徽州模拟)胡适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

6、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这种观点 A没有把握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 B全面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C割裂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D没看到中西方文化间的联系,从胡适观点中九个“不如人”可以看出,胡适的观点属于“全盘西化”论,也就是说,没有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故B项正确。 答案:B,二、关于“先进文化”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 1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7、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坚持弘扬先进文化的关键、核心、灵魂和主心骨;“社会主义”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质的要求。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 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即“三个面向”)、群众性、创新性。,1.“三个面向”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1)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2)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 (3

8、)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2“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植根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它代表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就是因为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意义。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9、指导地位 B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 C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指导思想“多元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A、B、C三项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但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D项表述错误,在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答案:A,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10、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因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的客观事实和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

11、、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这一阶段性特征,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图示,(2013潍坊质检)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有利于 引领社会思潮,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强基固本,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抵御西

12、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弘扬主旋律,使中华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AB C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只能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不能提供物质保证,表述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和影响,使中华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B,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研究制定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指导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主要是基于 A教育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教育

13、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C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D重视教育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A项错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B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制度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项正确描述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应选。D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重视教育与突出这一主题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答案:C,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新闻回放】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

14、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材料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考题体验】 2012年10月16日齐鲁网消息:作为首批文化改革试点省,山东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创新,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齐鲁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文化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山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

15、,首次把文化强省和经济强省摆到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近年来,山东连续举办了四届文化产业博览会,搭建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平台。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山东举办,以迎十艺节为契机,山东正着力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将滋养齐鲁人民,文化将撬动新的产业,山东文化发展必将迎来新的飞跃。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命题透析】,答案: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做到:(1)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6、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创新演练】 12013年2月,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评选出的每个获奖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获奖人物的优良品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践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B CD 答案:B,2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结合所学谈谈我国现阶段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回答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以从指导思想、继承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创新、社会实践、精神文明建设等角度回答。,答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