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55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内容解读 1认识和评价“中体西用”。 2维新思想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深化。,一、“中体西用” 1背景: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强劲。 2含义 (1)“中体”:坚持以中国传统的和儒家的“ ”为治国之本。 (2)“西用”:在“ ”前提下,学习利用西方近代在 等领域先进的东西。,西方文化,政治制度,伦常名教,中体,科技文教,3演变 (1)萌发: 呼吁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国家的 “”以“制夷”。 (2)初步提出:19世纪60年代的兴起时。 (3)

2、明确提出:维新运动时期,直接使用“”的概 念。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张之洞的。 危害:成为反对的武器。,魏源,长技,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冯桂芬,郑观应,劝学篇,维新思想,4影响: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1)是的思想纲领。 (2)是清末新政的主旨。 名师点拨:“中体西用”论是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但在戊戌变法中,它却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倒成为反对维新思想的武器。,洋务运动,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1洋务派与顽固派:反对西方。 (1)不同点:要不要学习西方国家的以自强。 (2)相同点:都反对西方的 ,主张维护制 度和“ ”,维护清朝统治。,民主制度,科学技术,

3、民主制度,封建统治,纲常名教,2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 制度。 (1)阶级性质:新兴 的政治代表。 (2)思想主张 早期维新派:开始超越“ ”的界限,具备了一定的。 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实行“变政”,即实 行。,君主立宪,民族资产阶级,中体西用,民主政治思想,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3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制度。 (1)兴中会誓词提出:。 (2) 在革命军中呼吁用 手段恢复人民。 (3) 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中的。 (4)孙中山设想在中国同时进行“”和 “ ”。 名师点拨: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引起了新阶层的反应,应注意把握其阶级性、主张,进而认识其目的和结局。,民主共和,创立合众政府,革命,民

4、主权利,邹容,宋教仁,议会政治,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拓展1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文忠公全书 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认识不到封建制度落后。,拓展2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作主”。 世界文明史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 上面文字反映出中国近代早期的民主思想有何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些?,答案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原因:国内:封建君主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民主思想缺乏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没

5、有充分发展。国外:西方列强入侵,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民主思想。,拓展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有何明显的进步,结合史实说明其进步的表现。 答案(1)进步: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向西方学习的重点由“器物”上升到“制度”层面。 (2)表现: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呼吁中国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比维新派又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为武器,主张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角度1】“中体西用”的背景 提示“中

6、体西用”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外有西方的经济侵略,内有太平天国运动,面临内外交困的清政府,遇到了“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为应付这一局面,清政府中一部分开明官僚在与对手打交道的过程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认识和评价“中体西用”思想,【角度2】对“中体西用”的评价 提示(1)“中体西用”思想在清朝晚期流行了半个世纪,在其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政治运动都失败了,原因在于其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不敢突破夷夏之防,甚至利用其作为抵御改革潮流和学习西方的工具。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也限制了西学的发展,在巩固“中体”的同时也妨碍了“中体”的变革,最终导致失败。,(2)尽管“中体西用”有其

7、自身的局限性,但其在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开阔人们视野、追求新知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它是对冲突中的中西方文化的一种调适,是落后文明接受先进文明的一种选择。 (3)“中体西用”不仅是一些思想家的主张,也是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1阅读下面材料: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请回答: 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答案方法:先购买后仿造。 目的: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角度1】

8、和“中体西用”的思想相比,早期维新思想有了哪些深化? 提示早期维新派思想较之“中体西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深化,维新思想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深化,【角度2】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提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如下图表示:,2阅读下面材料: 严复指出:“令成之称西人者,日必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技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荀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严复论世变之亟,请回答: (1)严复认为西学主要指什么? (2)为此以严复为代表的资

9、产阶级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答案(1)指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2)开展维新运动。,特别提醒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是清朝统治阶级对待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中国传统政治奉行的原则,其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中体西用”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中学为体”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的“伦常名教”为治国之本;“西学为用”就是学习西方近代在科技文教等领域先进的东西。其中“中学”是根本和前提,西学是辅助和补充。,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怎样宣传和利用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 答案提示(1)宣

10、传:在兴中会誓词中,革命派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想法,表明他们对民主共和制的向往;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的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纷纷创办刊物,翻译西方社会政治方面的名著,以西方民主的思想为武器,掀起鼓吹反清革命的热潮。其中以邹容和宋教仁最为著名。 (2)利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借鉴。如孙中山提出在中国同时进行“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二、学习延伸 比较分析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的态度。 答案提示(1)洋务派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同: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对于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持反对态度;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2)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相同:都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反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不同:维新派所宣传和主张的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比维新派进步,他们所推崇和要学习的是民主共和制。,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