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54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学习方略】高中语文 2.4《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因人之力而敝之 D.失其所与,不知 【解析】选C。A项,“共”通“供”;B项,“说”通“悦”;D项,“知”通“智”。,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队) B.君亦无所害(害处) C.越国以鄙远(把当做边邑) D.子犯请击之(请求) 【解析】选A。军:动词,驻军。,3.下列句中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壮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亦去之(句末助词,不译

2、) D.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解析】选C。之:代词,指代郑国。,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越国以鄙远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共其乏困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烛之武退秦师 【解析】选B。例句: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B项,也是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A项,形容词作动词,损害;C项,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兵。,5.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且贰于楚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解析】选C。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

3、69题。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君图之(只有) B.若不阙秦(侵损、削减) C.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D.失其所与(结交,亲附) 【解析】选A。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解析】选B。B项,连词,表目的。A项,代词,指秦军;动词,去,到。C项,语气助词,不译;疑问代词,哪里。D项,动词,给予;动词,做。,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秦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B.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

4、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但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作了详细交代。,C.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D.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解析】选B。文章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的交代。,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_

5、 答案:(1)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也没什么害处。,1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事:侍奉 B.臣之功不如也 功:功劳 C.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 质:做人质 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 异:不同的 【解析】选D。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词义正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一定要回到原文,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异:别的。,【解析】选D。D项,动词,到;介词,对。A项,动词,到,去。B项,连词,表转折,却。

6、C项,介词,把。,12.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以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 臣请行之 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 B. C. D.,【解析】选C。此题考查辨析并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明确题干对所考查信息的定性,它是我们选择的依据;二是要能判断各选项所代表的内涵;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筛选。另外,从应试技巧的角度看,这种类型的题最好用排除法。甘罗的功劳,一是劝说张唐出使成功,二是说赵自割五城,使秦广河间、增地盘,封甘罗为上卿是因为后者,含有的应排除。,13.下列

7、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

8、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解析】选C。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关键在于要能读懂文章没有明确说出但明确表达出来的信息。从张唐不同意出使的理由和甘罗采用迂回的方法、旁敲侧击的劝说可以看出,张唐同意出使,完全是为了自己,起先是因为怕死而不同意出使,后来又因为怕死同意出使,并非“为了秦燕联盟”。,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译文:_ (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译文:_ 答案:(1)文信侯听了,内心很不高兴,没有办法勉强张唐去。 (2)应侯在秦昭王时被国君重用,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较专擅大权?,四、

9、语言表达 15.(2010南阳高一上学期期末)诸葛亮躬耕地是襄阳还是南阳的争论,由来已久。清朝时,籍贯湖北襄阳、时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衡有感于这种争论,手书一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此联一出,好评如潮。至今此联仍悬挂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门两侧。 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说此联的妙处。 答:_ _,【解析】做好这道题,内容上要从题干入手,明确顾嘉衡的特殊身份以及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对争论的看法。形式上要从对联的相关知识入手。 答案:内容上:(1)高度肯定了诸葛亮的忠心和名望。 (2)表达了希望襄阳南阳两地着眼于人物大节、平息纷争的意愿,符合顾嘉衡的特殊身份。 形式上:(1)

10、对仗工整(或“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2)平仄谐调(或“符合对联平仄方面的要求”),16.将下面的长单句改写成一组短句。 安徽是一个水陆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自然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中部省份。 答:_ _,答案(示例):安徽是这样一个中部省份,它水陆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自然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安徽是一个水陆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的中部省份,它自然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安徽是一个自然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中部省份,它水陆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