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50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4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6 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课件 新人教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专题六,第1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与法治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的发展。2012年高考命题注重利用丰富的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三大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命题可能会将中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考查,从现代化的角度理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联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构建等热点问题,考查三大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1)掌握现代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历程及特点。 (2)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比较,认识到民主化的

2、多样性。,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是什么?,【提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选举代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统一管理国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特点: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是参政党;四项基本原侧是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能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提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 人民政协的代表来自于各地区、各民族、

3、各阶级阶层、各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等,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以执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具有临时宪法性质。,(2011浙江)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

4、析】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由此判断A错误,A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排除C项,得出 D项。答案D。,通过文字或图片材料,考查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方针的认识,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

5、活动及其成就的了解和理解,考查在世界政治形势下分析中国外交活动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2)纵横联系,将近代中国的外交和现代中国的外交进行对比,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特点;将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及特点置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提示】(1)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积极发展与印度、缅甸等近邻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1954

6、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而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促进了会议圆满召开和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在外交上为什么要“一边倒”?如何看待“一边倒”?,【提示】原因: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看法:“一边倒”是当时形势所迫,西方主要国家敌视新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一边倒”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

7、权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一边倒”实际上是切断了与西方大国的关系,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2011上海)“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的核心观点是“求同存异”。答案C。,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和三大改造,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其中既有向苏联的学习,也有自己的创举,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借鉴作用。2012年高考可能考查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背景、特点、成就的理

8、解;考查对三大改造背景、特点、意义的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和三大改造,(1)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背景、特点、成就和三大改造的背景、特点、意义。(2)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比较,正确认识苏联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提示】“一五”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项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

9、道,建立对于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成就:建成一批重大的工业,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初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与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关系?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关系:“一五”计划时期,中国以苏联为榜样,通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纯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形成了以高度国有化为基础、以行政手段为主配置资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设方面,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成了一大批重工业项目。 变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上开始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模式,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并调整国民经济,加快农业

10、的发展。政治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防止个人专断。,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选票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有利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一五”计划的作用和影响。“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其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革是同时进行的。“一五”计划既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促进了“三大改

11、革”的顺利进行,故说法正确;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故说法错误。答案C。,【例1】 (2011海南)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解析】 A。1955年召开的是万隆会议,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答案A。,新中国成立初三项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易混易错分析:混淆提出的时间,内容。 辨析:从目的上看,三项外交方针

12、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项外交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易混易错点,从影响上看,三项外交方针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从提出的时间看,三项外交方针是1949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4年提出的。,【例2】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13、,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参加万隆会议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B C D,【解析】 A。“一边倒”是指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答案A。,【方法技巧点拨】识破选择题备选项中的陷阱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常将相关知识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来看,题肢和题干是吻合的,实际上是以非辩证性干扰辩证性。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对应知识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干扰。,【例3】(2010广东)下

14、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解析】 D。从国际邮件资费表可以看出,该时段为两大阵营对峙(冷战)时期,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香港1997年回归,A说法不正确;B项明显可以排除;捷克2005年才加入欧盟,C不正确。 答案D。,【方法技巧点拨】识破选择题备选项中的陷阱因果倒置 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准确

15、和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把握各种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看是因果型试题还是果因型试题;二是看题干和题肢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因果型试题,要注意题干和题肢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果是果因型试题,尤其要注意检查题肢所述原因与题干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背景材料】 2011年7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热

16、点导练,【教材链接】必修一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第21课 民主制度的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例4】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周恩来认为中国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 B C D,【解析】 D。“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是说联邦制不适合中国,错;材料中没有对应语句;材料的最后一句话集中体现了周恩来的主张。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