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7224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课时1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考点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国情: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_,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共同创立了新中国。(3)新型的民族关系: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考点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原则: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_、民族团结和各民族_的原则。(2)关系: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_。民族平等和民

2、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_。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_。,课时18 考点梳理,经济和文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平等,政治基础,前提条件,民族平等,物质保证,课时18 考点梳理,考点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1)为了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实施了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 (2)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_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_,促进了_。 考点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_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3、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自治地方: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_、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统一领导,自治州,课时18 考点梳理,(3)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_。 (4)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以_、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 (5)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主要包括:立法自治权、_、_、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6)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

4、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_”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_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_基础。,人民政府,领土完整,变通执行权,经济自主权,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依存,社会和政治,课时18 考点梳理,考点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_。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_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_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考点6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_的自由,又保护_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

5、重和保护_的重要体现。,统一和安全,当家作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信仰宗教,不信仰宗教,人权,课时18 考点梳理,(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活动,抵御_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支持宗教界在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_、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_;支持他们

6、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_、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_多作贡献。,违法犯罪,境外势力,平等友好,社会主义制度,整体利益,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探究点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课时18 要点探究,课时18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 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别。 (1)不能以民族差别的存在否定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平等与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经济、文化、社会以及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差别。特别是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差别的存在,只是影响了民主平等的实现程度,不能否定我国各民族事实上的平

7、等。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民族问题的阶级根源,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第一次在政治上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2)不能以民族平等掩盖民族差别:用民族平等来否认民族差别的存在,不利于正确解决民族差别。民族差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民族习惯、民族传统没有必要消除,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逐步消除。伴随民族经济、文化水平差别的逐步消除,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课时18 要点探究,例1 2010海南卷 根据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着力实施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民族基础

8、教育帮扶工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工程等十多项重点工程。这一做法体现出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始终坚持()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原则 A B C D,课时18 要点探究,例1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等知识。说法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材料体现不出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故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国家实施的各项与少数民族发展有关的工程,有利于我国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故正确,选A项。,课时18 要点探究,点评 我国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政策有密切联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9、是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体现,我国的民族原则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体现出来。但是,它们之间毕竟有着明显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课时18 要点探究,变式题,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

10、A B C D,课时18 要点探究,C解析 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材料的主旨,国家通过经济优惠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这是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所以此题考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原因。阐明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性,故当选。阐明了我国的民族现状,脱离了材料。强调了民族平等和团结的重要性,脱离了材料。,探究点二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课时18 要点探究,(1)坚持和完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为新型的民族关系提供根本的政治保障。 (2)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

11、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新时期一定要在巩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通过共同繁荣,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提供物质保证。 (3)制定和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5)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课时18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课时18 要点探究,例22010安徽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2、,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这一大好局面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了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我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A B C D,课时18 要点探究,例2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措施的全面理解。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为了解决国家统一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民族关系问题,故排除。分别从不同角度正确分析了形成当前良好民族关系的原因,故选B项。,课时18 要点探究,变式题,2010广东卷 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75”

13、严重犯罪事件,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得人心。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对其进行了处置和平息。这说明()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挫败民族分裂活动的根本保证 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妨害我国民族团结的因素将不复存在 A B C D,课时18 要点探究,A解析 本题以新疆“75”严重犯罪事件为背景,考查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再认能力。民族问题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基本消失,但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依然存在,排除。党和政府对破坏民族团结问题的处理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14、,同时彰显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民心所向、利益所在,正确,故选A项。,探究点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课时18 要点探究,(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宰。第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三,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内容与多样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

15、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充分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体现出我国民主内容真实性与形式多样性的统一等。 第二,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一般过程或程序,能充分体现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课时18 要点探究,【思维拓展】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从国家制度方面讲,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从主体方面讲,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需要公民的积极有序参与,需要政府、人大等国家机关严格依法行使权力等。,课时18 要点探究,例32010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根本,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度。 材料二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