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91689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特点是()A.探测范围广B.时效快,精度高C.连续性强D.准确定位2.就航天遥感而言,其探测的范围越大,则()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解析:第1题,图中“我一次就可以把半个地球照进去”反映了航天遥感探测范围广的特点。第2题,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其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但分辨率一般会越低。答案:1.A2.C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2、红外线X光可见光紫外线A.B.C.D.4.根据上述原理,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监测植物病害情况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B.C.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大约在0.60.8 m,属于可见光和红外线范围。第4题,图中反映的原理是根据地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和识别地物的生长状况,而具体划分植被类型时只靠反射波谱的判读是不能直接完成的。答案:3.D4.C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受此影响,我国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发生里氏5.9级地震,并引发多处滑坡和雪崩。救援指挥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

3、6 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为救灾物资的顺利送达提供了空间指导。据此完成第56题。5.救灾人员如何根据卫星图片判断居民点的位置?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居民点呈现()A.深蓝色B.灰白色或浅蓝色C.绿色D.红色6.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河流与公路相比通常()宽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相对比较平直弯曲多变A.B.C.D.解析:第5题,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居民点、城市、道路等人工建筑,呈现灰白色或浅蓝色。第6题,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而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相对比较顺直,而河流则弯曲多变。答案:5.B6.D2015年7月11日,第9号台风

4、“灿鸿”在浙江舟山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属于强台风。据此完成第78题。7.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是()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8.分析多幅卫星云图可以获知()台风中心位置台风的强度和速度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台风的移动方向台风的登陆地区A.B.C.D.解析:第7题,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得主要采用的是遥感技术。第8题,从气象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出某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可以监测台风的位置、强度、移动方向、速度、登陆地区和所造成的降水范围等,这为实时天气预报提供了依据。答案:7.B8.D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9日0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5、成功发射遥感卫星高分四号卫星。这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将为综合防灾减灾、地质灾害调查、林业灾害监测和气象预警预报等提供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下图是卫星运行状态照片。读图,完成第910题。9.下列不属于遥感卫星的应用领域的是()A.国土资源普查B.防灾减灾C.城市规划和管理D.农作物估产10.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洪涝灾害与人工监测相比,其优点是()获取资料快,可及时地进行动态分析受地面的限制小,可避免人员的伤亡获取信息量大探测的范围广A.B.C.D.解析:第9题,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因此,C项正确。第1

6、0题,和人工监测相比,遥感技术由于在高空进行,所以既增大了探测范围,又加快了探测速度,并且获取信息量大,可以动态分析数据,并减少了地面状况对监测的限制。答案:9.C10.D(2015新疆乌鲁木齐高一检测)下图为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四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完成第1112题。11.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A.红外线B.X光C.可见光D.紫外线12.利用上图能直接完成的遥感工作是()A.判断水域状况B.制定绿化方案C.估算地物面积D.判断土地类型解析:第11题,读图,横轴是波长,纵轴是反射率。根据红砂岩反射率高的点对应的波长数值,在图中可以对应属于可见光部分,C项正确。第12题,遥感

7、相当于视力的延长,是遥远的感知,只能根据反射的波长,区分地物的类型,不能分析范围、性质等变化。题图中没有水域的波长,不能判断水域状况,A项错。制定方案,估算面积需要用GIS技术,B、C项错。可以根据波长判断土地类型,D项正确。答案:11.C12.D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根据S1、S2、S3、S4四个监测点的高空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以及PM10浓度月平均值,完成第1314题。PM10浓度月平均值(毫克/米3)高空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植被覆盖率数据(%)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祼地水体其他S10.06238.614.1312.

8、3311.2523.692.24S20.05747.711.819.335.4325.734.03S30.06151.810.659.867.7519.943.55S40.07431.724.8316.9512.3714.151.931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S1B.S2C.S3D.S414.有关该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植被覆盖率高B.生态环境好C.建筑用地面积大D.祼地面积小解析:第13题,从表中可以看出,S2监测点的PM10浓度月平均值最小,空气质量最好。第14题,根据高空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植被覆盖率数据可以判断出,S2监测点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好,建筑

9、用地和裸地面积小,所以空气质量最好。答案:13.B14.C15.(2015江苏泰州期末)下图为嫦娥二号拍摄的“战神”小行星连续图像。该图像的获取,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ISC.GPSD.数字地球解析:卫星影像图属于遥感图片,获取该影像的技术是遥感技术。答案:A16.李甲同学在判读某地区卫星影像后,用透明纸蒙在上面准确地绘出了主要道路、城市、村庄、河流的位置和范围,如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原卫星影像图上李甲同学区分河流和道路的直接解译标志有,。根据直接解译标志,B处为道路还是河流?(2)在原卫星影像图上,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那么城市为状,道路、河流为状。(3)A处

10、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在原卫星影像图上间接解译标志是。(4)在2015年3月和2015年8月的卫星影像图中,D处的色调是否一致?原因可能是什么?解析:在卫星影像图中,直接解译标志有色调、形状、大小等。道路、河流、城市色调不同,形状也不一样:道路宽度不变,比较顺直;河流弯曲,而且宽度有变化;因此,B处为道路。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间接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图中A处和C处同是线状,但A处直接与城市相连,C处直接与河流相连,故推断A处为一道路,C处为一河流。影像解译标志因地、因时、因波段而不同。答案:(1)色调道路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河流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比较顺直,河流弯曲

11、多变道路。(2)面线(3)A处直接与城市相连,C处直接与河流相连(4)不一致。D处为一河流,季节不同,水深不同,河流含沙量不同,色调也就不一样。17.(研究性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5年12月14日,第27号台风“茉莉”(超强台风)在菲律宾南部阿尔拜省的黎牙实比登陆,其中心风力达14级(45米/秒),横扫菲律宾中部地区,所经之处降强暴雨,在海面掀起4米大浪,诱发洪灾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菲律宾中部三省紧急撤离大约75万名居民。材料二:菲律宾中部某地区暴雨前后的两幅卫星图片。(1)要监测台风“茉莉”的位置,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

12、统D.数字地球(2)对比洪灾前后卫星影像图,图示区域发生了哪些变化?洪灾带来的严重影响有哪些?(3)遥感技术在洪水救灾中具有的优势和作用有哪些?解析:第(1)题,台风位置的获取,需要借助于气象卫星云图,气象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第(2)题,可以看到洪灾发生后,该区大部分道路、房屋、工厂、农田被淹没。同时洪灾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3)题,结合遥感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回答在洪水救灾中具有的优势和作用。答案:(1)A(2)大部分道路、房屋、工厂、农田被淹没。人畜死亡、财产损失、房屋被毁、道路冲垮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3)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同时对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进行实时监测,为有效开展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