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2 山地的形成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91674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4.2 山地的形成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4.2 山地的形成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4.2 山地的形成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4.2 山地的形成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4.2 山地的形成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4.2 山地的形成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读图,完成第12题。1.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A.B.C.D.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断层、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A.B.C.D.解析:第1题,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弯曲)为褶皱,图中为褶皱,为向斜山(或背斜谷)。第2题,岩层的变位(错动)为断层,图中为相对下降的岩块,为相对上升的岩块。由向斜形成的山为图。答案:1.D2.B读图,完成第34题。3.图示地质构造为()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褶皱构造4.若图示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A. Q地地下可能贮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 Q地地下可能有变质岩分布C.在P地向下钻探可找到岩层所含资源D. P

2、地地下水丰富解析:第3题,图中Q地岩层向下弯曲且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故Q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P地岩层向上拱起,且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故P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图中岩层无明显的断裂。因而图示地质构造为褶皱构造。第4题,P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由图可知,P地顶部岩石被侵蚀,岩层缺失,故在P地钻探不可能找到岩层所含的资源。Q地为向斜,不利于油、气的贮藏。但在其地下有岩浆岩的侵入,使靠近岩浆岩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故其地下可能有变质岩分布。答案:3.D4.B导学号12020072下图为某地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从甲到丁岩层由老到新),读

3、图,完成第56题。5.丁地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B.背斜C.向斜D.断层6.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都为岩浆岩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甲地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可知,甲地为背斜;丁地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故丁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第6题,甲为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修一南北向隧道应选址甲处;丁地为向斜,有利于储存地下水;图中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答案:5.C6.A(2016陕西西安高一检测)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第78题。7.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背斜成谷或

4、向斜成山)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山B.甲处适合选做水库坝址C.开凿隧道适合选址于乙处D.地壳最不稳定的是丁处解析:第7题,图中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地形倒置的是乙和丙。选C。第8题,根据图中岩层弯曲方向可判断,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山;甲处为断层,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乙处为背斜,适合开凿隧道;地壳最不稳定的是甲处。选C。答案:7.C8.C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所示的山岭是由()A.背斜形成的山岭B.向斜形成的山岭C.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岭D.断层形成的山岭10.以下地形区中

5、,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A.庐山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D.唐古拉山解析:第9题,从图中断层组合中岩体的升降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所示山岭为断层形成的断块山。第10题,庐山为断块山。答案:9.D10.A读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第1112题。1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12.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A.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C.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形成时间顺序为解析:第11题,结合图中岩层的

6、构造、断层、河流等信息可知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甲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成河谷有关。第12题,图中处位于背斜,为储油、储气构造;图中处为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图中处岩层位于处岩层下面,说明岩层形成时间早,处岩石侵入岩层,说明岩层形成时间晚。答案:11.D12.D13.当地时间2014年10月30日,哥斯达黎加圣约瑟的图里亚尔瓦火山持续喷发,这次喷发是150年来最剧烈的一次。关于图里亚尔瓦

7、火山山体坡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B.上部坡度较缓,下部坡度较大C.上部和下部的坡度一样D.无法判定其坡度的大小解析:火山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在锥形的山体上,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答案:A14.读日本本州岛局部示意图,判断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A.虚线处是鞍部B.虚线处是河谷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解析:虚线处虽然直线距离近,但未按此线修建的最大可能原因是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如果是鞍部,则该线地势较低,可修建铁路线;如果是河谷,其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如果等高线稀疏,则

8、坡度小,也适合修建铁路线。答案:D15.(2016浙江杭州高一检测)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2)乙处地貌类型为,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要说明丙处泉水的形成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岩层的弯曲方向可知,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或地貌依次是向斜、冲积扇、断层。第(2)题,图中乙处的地貌类型为山麓冲积扇,该地貌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第(3)题,丙处为一断层构造,地下水易出露。答案:(1)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冲积扇(或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3)地下水沿断

9、层线出露形成泉水。16.导学号12020073山东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泰山的地质、交通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分析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山东省极力推崇的“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独特旅游线路,其中“一山”指的是泰山,其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群;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现每年以0.5毫米的速度继续增高。材料二:部分泰山景观图。(1)结合材料一分析泰山所属的山地的类型,说出其形成原因。(2)结合材料二中十八盘图片,归纳山区交通线路选址的原则。(3)材料二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形,分析形成该交通线布局的原因及意义。解析:从材料一的描述可知,泰山在最初形成的泰山群属于褶皱山,后形成的山体属于断块山。材料二中的十八盘处于山间的山谷地带,其形成符合线路选址的基本原则。材料二中的盘山公路呈“之”字形,为迂回前进的线路,减小了行进的坡度,便于行进。答案:(1)太古代的泰山是由于地壳的褶皱隆起形成的褶皱山,后来的泰山是由于地壳的断裂位移而形成的断块山。(2)在山区,通常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之”字迂回前进的线路,坡度较小,利于施工,便于车辆的行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