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91477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8.4第四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导学,第 节 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省级区域,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跨省区域,长江沿江地带,跨省区域,长江沿江地带,跨省区域,想一想:你所在地区属于哪些不同尺度的区域?,跨省区域,核心突破,台湾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位于东部季风区,新疆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比两省区的区域差异是掌握省级区域常用的复习方法。,特别提醒:(1)新疆因地域广,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外力作用对新疆地形的影响。天山雪线以上地区,冰川侵蚀作用显著;山麓地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冲积扇;干旱地区的盆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形成沙丘、戈壁等地貌。小麦种植。准噶尔盆地以春小麦为主,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北部种植冬小麦

2、。山地牧场。高山草甸和草原宜夏季放牧,接近冰川末端;中低山带的山地草原或荒漠草原宜于冬季放牧。 (2)台湾自然环境与物产、美称的关系,1(2011晋城模拟)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昨日下午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发表了 六项共同建议,大陆的五个部门在论坛期间发布了多项惠台措施。结合台湾 周围海域2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单位:),回答(1)(3)题。 (1)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下列关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组合正确 的是 () A大陆市场广阔台湾劳动力丰富 B大陆资金雄厚台湾地广人稀 C大陆劳动力丰富台湾技术先进 D大陆技术先进台湾市场广阔,(2)下列关于台湾岛东西两侧海水温度差异的原因叙述

3、正确的是 () A东侧受到日本暖流的影响 B东侧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C西侧受到暖流的影响 D东侧受到地形的影响 (3)台湾岛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经济 解析:(1)大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台湾技术先进、资金雄厚。 (2)台湾岛东侧海水受日本暖流的影响,温度比西侧海水略高。 (3)台湾岛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主要是因为台湾岛中部地区为纵贯南北的台湾山脉,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答案:(1)C(2)A(3)B,1我国五大经济圈的发展条件,2.长江沿岸地带主要工业城市,特别提醒:长江沿江地带主要的城市及南北向铁路干线,2读九大都市圈分

4、布图,完成(1)(2)题。 (1)九大都市圈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 地形开阔、土壤肥沃、水网密集气候适宜、取水方便交通便利、工商 业比较发达人口自然增长快、科技水平高 A B C D (2)关于九大都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九大都市圈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九大都市圈交通便利,相互联系紧密 九大都市圈社会经济水平高,辐射带动作用强九大都市圈分布在东部经济 发达地区 A B C D 解析:(1)绝大多数在东部地区,气候适宜,取水方便,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 但水网并不都密集。 (2)城市圈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辐射带动作用强,但并不都在东部,且相互 之间的联系还有待于加强。 答案:(1)B(

5、2)B,热点考向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案例】 (2011濮阳模拟)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_阶梯,D属于_海,C所在省的地势特点 是_。 (2)B所在省位于我国三大经济带的_部经济地带,位于该省的商品粮基地是 _。 (3)A、B、C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_地,推测的理由是_。,(4)图示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其优势资源有_、_。 (5)B所在省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之一,其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有利条件有_ 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区域地形、气候、农业、工业等地理环境特征及区域可持续有关内容,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知识的灵活迁移能力、判断推理

6、能力。 解题思路:(1)图示地区大部分位于中国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C所在省是福建省,从河流的流向也可以判断地势西高东低。 (2)B所在省是江西省,属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境内的鄱阳湖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3)图中的A地位于武夷山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丰富;而B地由于武夷山的雨影效应,降水相对较少;C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没有地形抬升作用,除水比A地少。 (4)长江三角洲矿产、能源资源缺乏,而图示的江西有色金属资源、福建的水能资源及山区的森林资源都比较丰富。 (5)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导向型企业,江西及其附近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再加上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7、有色金属冶炼是该省的重要产业。,答案:(1)第三级东西高东低(西北高,东南低) (2)中鄱阳湖平原 (3)A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武夷山),多地形雨 (4)水能资源有色金属资源森林资源 (5)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资源丰富等 规律总结:解答我国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近年高考关注的重要内容,熟悉区域地理环境,用高中所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原理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和区域的生产活动是高考的基本能力要求,本题以我国的中部省份江西和东南沿海的福建为切入点,考查了地形、气候、资源、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尤其“中部崛起”的政策实施后,需关注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及对东、西部经济发

8、展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展海西经济区标志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可逆转。海西经济区的主要省份福建在与台湾的交往中更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接。 材料二大陆与台湾本是同根生,根据闽台族谱的记载,宋元时期就已经有闽粤人移居台湾。明末郑芝龙开发台湾,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移居人数更是大增。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语典自序中说:“夫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其源既远,其流又长。”闽南话可以说是台湾的主要方言。 材料三下表为福建某台资企业生产所需原料、零组件供货来源比例表。,(1)假设他国供货比例不变,实现“三通”后将会

9、出现_。 A原料的台湾供货比例继续下降,当地供货比例出现下降 B原料的台湾供货比例出现上升,当地供货比例继续上升 C半成品、零组件的台湾供货比例出现上升,当地供货比例出现下降 D半成品、零组件的台湾供货比例继续下降,当地供货比例继续下降 (2)福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同处沿海地区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缘”的理解。 解析:本题立足于两岸的历史沿革,考查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区域差异方面,福建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原因可从交通、经济腹地等方面考虑;区域联系方面,台湾与大陆特别是与福建历史渊源很深,无法分割。 答案:(1)C (2)福建地形复杂,重

10、山阻隔,长期以来交通建设严重滞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与长江、珠江相比,闽江流程短,使福建的经济腹地非常狭小,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两岸长期政治对立造成福建经济建设相对滞后。 (3)地缘相近是指地理位置上的一水相连;血缘相亲是指台湾80%的同胞祖籍在福建;文缘相承是指台湾通用方言是闽南语,民间习俗、信仰、戏曲、艺术等都是从福建传承过去的;法缘相循是指闽台在政治和法律制度上渊源很深,从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到台湾单独建省之前,台湾一直归福建省管辖,1885年台湾建省称“福建台湾省”;商缘相接是指厦门经济特区及福建4个台商投资区的建立为两岸商贸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意思相近即可),热

11、点放送系列十五、两岸关系,【热点材料】 材料一中新网2011年1月1日电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依据最新民调显 示,台湾民众对2010年来台湾发展各方面的评价中,两岸关系的满意度最高,维 持在67%。 材料二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 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材料三台湾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部分出口产品对比表(单位:百万美元),【关键词语】 1两岸关系2.海峡西岸经济区3.出口产品 【命题视角】 1. 考查台海两岸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2. 考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产业转移等,【创新设计】 1.有的学者认为:从气候特征上看,城市

12、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根据可能 是 ( ) A.受沿岸寒流的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B.受日本暖流的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C.夏季暖湿气流来自太平洋,冬季湿润气流来自台湾海峡,全年降水较均匀 D.中央山脉的阻隔使冷空气不能影响到该城市,全年气温偏高 解析:台湾岛受海洋影响大,加之沿岸暖流的影响,各月降水较多,气候特征和 温带海洋性气候相似。 答案:C 2所在地为该岛理想的晒盐场所,这是由于该地 () A地处沿海平原,海水入侵强烈,土壤中蕴含着大量盐分 B地处山地背风坡,日照充足,降水少,且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沙滩广布 C地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蒸发旺盛 D台湾海峡海水盐度高,产盐量

13、大 解析:盐场多选择在背风坡的沿岸沙滩。 答案:B,3阅读以上材料二、三,回答问题。 (1)简述乙图中区域水系的主要特征。 (2)福建省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为了防止大风危害,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_。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有 _。 (3)请依据表格信息绘制一幅柱状图,以呈现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纺织品、鞋帽 伞羽毛品与玩具运动品在台湾出口产品中比重的显著变化(要求:以X轴表示产品, Y轴表示变量,并完整标记各类产品名称、数量及图例等);并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 到21世纪初,出口贸易出现的变化和原因。 (4)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析:从图中

14、可以看出本地区河流众多,福建多低山丘陵,降水多,水土流失是其 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沿海水多、风大,可发展小水电和风电。(3)画图重点在于分析 数据的变化。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利区位条件从位置、政策、劳动力等 因素考虑。,答案:(1)中小河流众多。(2)水土流失营造沿海防护林积极开发水能、风能 (3)变化:比重降低。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区外转移。 (4)与港澳台邻近,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与先进技术;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三角,有利于的经贸合作;交通便利,拥有福州、厦门等众多良港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4. 下图为台湾海峡海底隧道(规划)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建设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并分析原因。 (2)与江苏省相比,福建省南部地区在大量吸引台商投资方面有哪些实出的区位优 势? 解析:地质条件是建设海底隧道首要考虑的因素,地质条件优劣直接影响交通安 全。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交通便捷;同根共祖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远好于地理位 置较远的江苏。 答案:(1)地质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