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1132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6.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传动机构的装配 新装配钳工工艺学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 配 钳 工 工 艺 学,09CD2,第三章传动机构的装配,1.了解各种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 2.熟悉并掌握各种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及装配方法。3.熟悉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4.熟悉液压泵、液压缸、压力阀的装配。5.掌握V带的安装及张紧力的控制方法。6.掌握圆柱齿轮机构的装配、检验方法。7.掌握蜗杆传动机构啮合质量的检验。8.掌握传动丝杠与导轨装配件的装配及检查方法。9.掌握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及双螺母消除间隙机构的调整。10.掌握联轴器、离合器的装配要求和方法。,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带传动,一、带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

2、装配,1)带轮的安装要正确,其径向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圆跳动量公差为0.20.4mm。2)两带轮的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倾斜角和轴向偏移量不应过大。3)带轮工作表面粗糙度要适当。4)传动带的张紧力要适当,并且调整方便。,图3-2带轮与轴的连接,二、带轮的装配,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3用螺旋压力机压入带轮,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4带轮跳动量的检查,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5带轮相互位置正确性的检查,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1.张紧力的检查,图3-6带在轮槽中的位置,三、V带的安装,四、张紧力的控制,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3、图3-7张紧力的检查,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表3-1测定张紧力所需的测量载荷G(单位:N),例-:某传动带为B型带,小带轮直径为150mm,带速为8m/s,两带轮切点间距离l=300mm。问检查其张紧力时的测量载荷应为多少?允许挠度应为多少?,图3-8张紧力的调整,09CD2,第一节带传动机构的装配,解:查表3-1,B型带的测量载荷G=18.528N/根,挠度,2.张紧力的调整,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9链传动构成,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0滚子链,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1齿形链,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

4、-12两链轮轴线平行度,1)两链轮轴线必须平行,否则会加剧链条和链轮的磨损,降低传动平稳性并使噪声增加。,一、链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2)两链轮之间轴向偏移量不能太大。3)链轮在轴上固定之后,跳动量必须符合表3-2所列数值的要求。,表3-2链轮的允许跳动量(单位:mm),4)链条的下垂度应适当。,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3链轮跳动量的检查,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4链条下垂度的检查,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二、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5链轮的固定方法,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6滚子链

5、的接头形式,09CD2,第二节链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7拉紧链条的工具,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满足使用要求。2)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3)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4)在变速机构中应保证齿轮准确的定位,其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5)对转速较高的大齿轮,一般装到轴上后再做动平衡检查,以免振动过大。,一、齿轮传动装配技术要求,二、圆柱齿轮机构的装配,1.齿轮与轴的装配,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8齿轮在轴上的安装误差,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19齿轮径向圆跳动的检查,09CD2,第三

6、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20齿轮端面圆跳动的检查,()装前对箱体检查,2.将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1)孔距的检验。2)孔系(轴系)平行度误差的检验。3)孔轴线与基面距离尺寸精度和平行度误差的检验。,图3-21箱体孔距误差的检验,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22孔轴线与基面的距离,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23孔中心线与端面垂直度误差的检验,4)孔中心线与端面垂直度误差的检验检验方法如图3-23,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所示。5)孔中心线同轴度误差的检验检验方法如图3-24所示。,图3-24同轴度误差的检验,

7、()齿轮啮合质量检验齿轮轴部件装入箱体后,要检查齿轮的啮合质量,包括齿侧间隙和接触精度两项。,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25用压铅丝法,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1)齿侧间隙的检验。2)接触精度的检验。,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表3-3渐开线圆柱齿轮由安装误差造成接触不良的原因及调整方法,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1.箱体检验,图3-26同一平面内两孔中心线,三、锥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27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垂直孔,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2.两锥齿轮轴向位置的确定,图3-28小锥齿

8、轮轴向定位,3.锥齿轮啮合质量的检验,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齿侧间隙检验一般采用压铅丝法,其检验方法与圆柱齿轮基本相同。()接触斑点检验一般用涂色法检验。,09CD2,第三节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表3-4直齿锥齿轮接触斑点状况的分析及调整方法,09CD2,第四节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29蜗杆传动机构,09CD2,第四节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1)蜗杆轴线应与蜗轮轴线垂直。2)蜗杆的轴线应在蜗轮轮齿的对称中心平面内。3)蜗杆、蜗轮间的中心距要准确。4)有适当的齿侧间隙。5)有正确的接触斑点。,图3-30蜗杆轴孔与蜗轮轴孔中心距的检验,一、蜗杆传动的技术要求,二、蜗杆传动机构箱体

9、的装前检验,1.蜗杆孔与蜗轮孔两轴线间中心距的检验2.蜗杆孔轴线与蜗轮孔轴线垂直度的检验,09CD2,第四节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31蜗杆箱体孔轴线垂直度的检验,09CD2,第四节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1)组合式蜗轮应先将蜗轮齿圈压装在轮毂上,并用螺钉加以固定。2)将蜗轮装在轴上,其安装及检验方法与圆柱齿轮相同。3)把蜗轮轴装入箱体,然后再装入蜗杆。,图3-32用涂色法检验蜗轮齿面接触斑点,三、蜗杆机构的装配过程,四、蜗杆传动机构啮合质量的检验,1.蜗轮的轴向位置及接触斑点的检验2.齿侧间隙的检验,09CD2,第四节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33蜗杆传动机构侧隙的检验,09CD2,第五节螺旋

10、传动机构的装配,1)丝杠螺母副应有较高的配合精度,有准确的配合间隙。2)丝杠与螺母轴线的同轴度及丝杠轴线与基准面的平行度应符合规定要求。3)丝杠与螺母相互转动应灵活。4)丝杠的回转精度应在规定范围内。,图3-34丝杠螺母径向间隙的测量,一、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技术要求,二、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要点和调整方法,1.丝杠螺母配合间隙的测量和调整,09CD2,第五节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径向间隙的测量径向间隙直接反映丝杠螺母的配合精度,其测量方法如图3-34所示。()轴向间隙的消除和调整丝杠螺母的轴向间隙直接影响其传动的准确性,进给丝杠应有轴向间隙消除机构,简称消隙机构。1)单螺母消隙机构。,图3-3

11、5单螺母消隙机构,09CD2,第五节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36双螺母消隙机构,2)双螺母消隙机构。)先正确安装丝杠两轴承支座,用专用检验心棒和百分表校正,使两轴承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螺母移动时的基准导轨平行,如图3-37所示。,2.校正丝杠螺母同轴度及丝杠轴线与基准面的平行度,09CD2,第五节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2)再以平行于基准导轨面的丝杠两轴承孔的中心连线为基准,校准螺母孔轴线的同轴度,如图3-38所示。,图3-37安装丝杠两轴承座,09CD2,第五节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38校准螺母与丝杠轴承孔同轴度,09CD2,第五节螺旋传动机构的装配,图3-39用丝杠直接校正两轴承孔与

12、螺母孔的同轴度,3.调整丝杠的回转精度,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1.凸缘联轴器的装配,图3-40凸缘联轴器及装配,()装配要求,一、联轴器的装配,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1)装配中应严格保证两轴的同轴度,否则两轴不能正常传动,严重时会使联轴器的轴变形和损坏。2)保证各连接件(螺母、螺栓、键、圆锥销等)联接可靠,受力均匀,不允许有自动松脱现象。()装配方法,图3-41十字槽联轴器,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1)将凸缘盘3、4用平键分别装在轴1和轴2上,并固定齿轮箱。2)将百分表固定在凸缘盘4上,并使百分表测头顶在凸缘盘3的外圆上,根据百分表的读数保证

13、凸缘盘3和4的同轴度。3)移动电动机,使凸缘盘3的凸台少许插进凸缘盘4的凹孔内。4)转动轴2,测量两凸缘盘端面间的间隙z。()装配要求,2.十字槽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的装配,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1)装配时,允许两轴有少量的径向偏移和倾斜,一般情况下轴向摆动量可在12.5mm之间,径向摆动量可在0.01d+0.25mm左右(d为轴直径)。2)中间盘在装配后,应能在两联轴盘之间自由滑动。()装配方法1)分别在轴1和轴7上装配键3和键6,安装联轴盘2和5,并用直尺找正,使之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都均匀接触。2)找正后,安装中间盘4,并移动轴,使联轴盘和中间盘留有少量间隙z,以满

14、足中间盘在联轴盘2和5的槽内能自由滑动。,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1.牙嵌离合器的装配,图3-42牙嵌离合器,二、离合器的装配,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装配技术要求1)接合和分开时,动作要灵敏,能传递设计的转矩,工作平稳可靠。2)接合子齿形啮合间隙要尽量小些,以防旋转时产生冲击。()装配方法1)将接合子1和3分别装在轴上,接合子3与从动轴5和键之间能轻快滑动,接合子1要固定在主动轴2上。2)将导向环4安装在接合子1的孔内,用螺钉紧固。3)将从动轴5装入导向环4的孔内,再装拨叉。,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1)两圆锥面接触必须符合要求,用涂色法检

15、查时,其斑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圆锥表面上,如图3-44a所示。,图3-43圆锥摩擦离合器,2.圆锥摩擦离合器的装配,09CD2,第六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装配,图3-44锥体上色斑分布情况,2)接合时要有足够的压力把两锥体压紧,断开时应完全脱开。,09CD2,第七节液压传动装置的装配,1)用手转动主动轴(齿轮泵)或转子轴(叶片泵),要求灵活无阻滞现象。2)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能达到规定的输油量。3)压力从零逐渐升到额定值,各接合面不准有漏油和异常的杂声。4)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其压力波动值不准超过规定值。1)液压泵一般不得用V带传动,最好由电动机直接驱动。,一、液压泵的安装,1.液压泵的性能试验,2

16、.液压泵安装要点,09CD2,第七节液压传动装置的装配,2)液压泵与电动机轴线应有较高的同轴度,误差一般不大于0.1mm;倾斜角不得大于1。3)液压泵的入口、出口和旋转方向,一般在铭牌中标明,应按规定连接管路和电路,不得接反。,图3-45双出杆活塞式液压缸结构,二、液压缸的装配,09CD2,第七节液压传动装置的装配,1)严格控制液压缸与活塞之间的配合间隙,这是防止泄漏和保证运动可靠的关键。2)保证活塞与活塞杆的同轴度及活塞杆的直线度。3)活塞与液压缸配合表面应保持洁净。4)装配后,活塞在液压缸全长内移动时应灵活无阻滞。1)在规定压力下,观察活塞杆与液压缸端盖、端盖与液压缸的结合处是否有渗漏。,1.液压缸的装配要点,2.液压缸的性能试验,09CD2,第七节液压传动装置的装配,2)油封装置是否过紧而使活塞或液压缸移动时有阻滞,或过松而造成漏油。3)测定活塞或液压缸移动速度是否均匀。,图3-46校正活塞杆的方法,3.液压缸的安装,09CD2,第七节液压传动装置的装配,图3-47液压缸和机床,09CD2,第七节液压传动装置的装配,1)以机床的平导轨为基准,将平行垫铁放在平导轨上,用百分表测量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