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91124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通政柳露华).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柳露华【摘要】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英语教材以及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教材不再沉闷,课堂也要求轻松活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就是在课堂中应用游戏来教学。这也成为现如今小学英语课堂的主要学习模式之一。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人们谈到英语教学的时候,想到的不再只是无聊的语法,枯燥的单词记忆。然而随之,又一个问题产生了,这就是如何让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文章对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游戏产生的课堂氛围及其教学效果进行讨论,探讨其多方面的利与弊,并对英语

2、教学中游戏的有效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游戏、情感效应、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利弊中国儿童的英语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然而,英语和汉语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要让中国学生轻松学好英语,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课堂教学方法对英语学习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课堂中引进游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明显作用。但游戏教学有其作用和负作用。文章对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游戏产生的课堂氛围及其教学效果进行讨论,探讨其多方面的利与弊,并对英语教学中游戏的有效应用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一、英语课堂游戏的作用一堂课成功与否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也是执教者们

3、多年来不断摸索的重要课题。因为学习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儿童学习上的一个困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英儿童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异同。其异同主要表现为:学习年龄起点不同、学习情景不同以及对英语的应用范围和方向不同(1)。在这样的差异下,以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比一般的教学能产生更明显的效果。以下分别从情感因素、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进行阐述。1强化师生感情英语教学中应用游戏对课堂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能通过互动培养师生的情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0世纪60年代,以马斯洛(Maslow)(2),罗杰斯(Rogers)(3)等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

4、学习者内部生理,心理的一种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系统。因此,在讨论外语学习中的认知功能时,决不能忽视情感功能。由于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课堂气氛的好坏,学生参与课堂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良好的情感因素在师生间能够相互辉映,使教学相得益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因为考虑到面子问题而不愿意课堂上用目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害怕在公众面前暴露无知或成为嘲笑的对象。这一点年龄越大的学生这点表现得越明显。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高高在上如同权威一般,那么情况尤其如此。然而,另一方面,心理学家们也注意到人天生就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及时而不懈的鼓励和推动以及他

5、们平易近人的态度将帮助学生突破障碍并激发他们的潜能(4)。因此,在课堂中应用游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师在游戏中的亲和力得以加强,学生得以突破心理上的障碍,课堂情感得以升华。2推动课堂氛围课堂气氛是学生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生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有研究表明,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智利活动。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有教师和学生两者。教师方面:(1)教师的领导方式。它直接影响课堂。权威式领导,教师决定一切,学生没有自由。民主式领导,教师力图使自

6、己成为一个帮手和促进者,鼓励个人的参与精神。(2)教师的移情。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以对方的想法去体察其心情。教师的移情,是教师将自己的情绪或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情绪性反应。(3)教师的期望。教师通过接受、反馈、输入以及输出对学生提出期望。对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期望。(4)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方面:课堂气氛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并且学生与学生也存在相互作用,如若学生之间彼此团结,心心相印,凝聚力强,就易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5)。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

7、活动总是伴随着它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和实现(6)。游戏激发学生的热情,避免了语言学习极易产生的沉闷氛围。因此,通过游戏,可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3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现如今的英语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推陈出新,大大提高了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游戏使英语课堂取得了与以往教学不同的效果。它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1)让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避免了课堂的压力。(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3)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和友谊,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4)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5)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

8、(7)。二、英语课堂游戏的副作用:游戏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是游戏对课堂造成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其副作用有以下几点:1课堂陷入混乱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同时却使课堂容易处于混乱的状态。并且不容易迅速安静下来。 2学生注意力转移有些游戏对活跃课堂气氛很有作用。但是对学生吸收知识是否真正起到作用、起到多大的作用值得探讨。在一次新标准英语培训中,该教材的主编陈琳谈起她在某省听过的一堂课。那节课上,英语老师为了教授五官的英语单词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他让学生在他们的左右两边拇指上画出小脸蛋。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用左手在右手拇指上画画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孩子们总想把小脸蛋画好

9、,有的小朋友画了一个觉得不满意又要把它擦掉,重新画过一节40分钟的课,这个环节占用了至少十分钟。而这十分钟,只是拿来画画。因此,尽管游戏本身看起来有趣,却不具有实用性,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学生也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游戏本身上(比如对于这个画画的游戏,他们或许更注重自己画的够不够漂亮,自己画的脸蛋能否超过同学等等)。3游戏有否全体参与性许多游戏不具有全体参与性。比如设计一个“抢椅子”的游戏,来教授run和catch这两个单词。让几个学生一边做run和catch的动作,一边玩“抢椅子”的游戏。学生们都很想参与到游戏中,积极地举手。可是游戏本身只允许少数的学生参与。所以就会出现当少数学生在

10、玩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无法参与游戏。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很需要改进。因此,如何避免游戏的副作用,真正地发挥它的作用值得讨论。三、发挥课堂游戏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在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将符号所表示的新知识,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而不是在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活动。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关键在于要在当前所学的新知识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或某些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的联系。否则,这种学习就必然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8)。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把“Teachers t

11、each students English”的传统模式创新为“They are learning English not from teacher but with teachers”的全新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力求做到创新教学模式“互动化”,设计活动“情景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组织教学“英语化”。力争课堂尽量多的时间开展运用英语的活动,学生个人活动面达到人人参与或各小组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9)。目前,国内很多学校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有些学生甚至可以说是外语盲。学习语言的方法一

12、定要丰富有趣,这样的课才能让学生感到是在享受,是在放松,学习语言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应用英语游戏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的方式如:(1)利用互动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景交际互动。(3)从学生实际出发,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突出趣味性(10)。对于以上所提到的种种,可以用通过一下这些具体方式实施:1防止游戏喧宾夺主游戏使学生的情绪难以控制而造成的课堂混乱是其喧宾夺主的表现之一,这点可以通过竞赛和口令的方式来调节。在一节课开始前,教师先向学生宣布竞赛。竞赛的内容不仅是英语单词,英语句型,还有每一个小组的组织纪律性。如

13、果某一个小组的纪律特别差,就要相应地扣掉该组的分数。由于孩子们的好胜意识很强,因此竞赛对他们的纪律有很大的约束作用。其次,当课堂开始出现混乱时,可以有一个固定而又朗朗上口的口令使老师不用费太大劲就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比如:attention。老师说atten-,学生说-tion。比如:老师说:one,two,three,学生说:go,go,go。学生把学习注意力转移到游戏,是喧宾夺主最主要的表现。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游戏设计本身。孩子好玩的天性,使得他们对游戏特别敏感。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往往更沉迷与游戏本身,而不是英语单词或句型的操练。因此,在每一个游戏付诸实践前,都要想一想究竟设计出来的

14、这个游戏会否喧宾夺主。对于这一点的改进,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以上提到的画脸蛋的游戏,可以让学生课前就画好脸蛋,或者由教师事准备一些脸谱,这样既能应用到游戏本身,又使游戏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从而避免主次不分。2可以应用的游戏为了做到不让游戏喧宾夺主,要设计一些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游戏,以避免产生个别学生积极参与,而个别学生只能无事可做的情况。例如:(1)小组竞赛的方式。这是一个很常用也很实用的方法。通过竞赛,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他们即使自己不能够上台表现,也会为自己的队友加油鼓劲。(2)让不能在肢体上参与的学生,在口头上参与。比如上述提到的教授run和catch时应用的抢椅子游戏,参与到肢体

15、活动的学生只有少数几个,因此老师可以发动全体学生在下面一起有节奏地喊指令:run,run,run,catch,catch,catch上台玩游戏的同学会配合指令的速度加快自己的步伐,而台下的学生在整齐的叫喊声中也会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台上台下一起配合,使得课堂气氛不仅活跃生动,而且积极有效。学生不仅锻炼了口语,还学会了应用。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3)运用评价机制。这是在英语课堂游戏中常用的一个办法,并且十分有效。不能参与表演的学生成为了裁判。他们要评判刚才的游戏中谁的表现最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通过评价机制,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大大提高。(4)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应用到的游戏有许多。例如:传

16、悄悄话,听音表演,击鼓传花,多向猜测,快速闪动,魔力眼,魔力耳,心灵感应,猜谜语等等(11)。教师在应用这些游戏时对课堂进行有效的驾驭,便能使这些游戏的效果得以发挥。总之,游戏在英语课堂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否能有效地应用也是对一堂课评价的标准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因为好的游戏能使学生不仅爱学英语,还要使他们学好英语。通过有效地利用游戏,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构建起一种课堂上的民主、平等和宽容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得参与学习,并激发出他们敢说敢做的热情,真正达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还有许多能够让游戏发挥实效的方法,需要实践者不断探索和总结。认清课堂游戏的利弊,利用它所产生的情感效应、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