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0618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思想 4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5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林则徐,魏源,2. 代表人物:,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思想?,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含义: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评价: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第一部由中国人

2、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二、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思想,(1)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曾国藩,李鸿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君主专制制度,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维新思想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翻译天演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严复,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批判,维新派中的激进派。,谭嗣同,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梁启超,著有孔子改制考等,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利用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还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是

3、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康有为,主张,代表,四、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思想/民主共和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革命纲领。,四、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三民主义: (1)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

4、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前期(19151919),五、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1、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2、代表人物是 3、前期指导思想是 4、主要阵地是 5、运动中心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民主和科学思想,新青年,北京大学,主要内容 提倡 民主和科学 反对 专制和愚昧 提倡 新道德 反对 旧

5、道德 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民主 科学,主要内容:,“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包括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共和体制等; “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态度、法则,主要包括进化论、相对论等。,旧道德 新道德,旧道德: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主要内容:,旧文学 新文学,胡 适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论,主要内容:,(四

6、)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性质:,积极影响:,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对促进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3、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4、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片面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形式主义偏向,1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7、维新思想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思想 4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5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挽救民族危亡,向西方学习,中国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特点: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器物,制度,民主和科学,思想文化,六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P217知识清单 背景:国内,国际 表现:五四前,五四后 影响:1921年诞生中共,1“(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

8、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解读和知识再认再现能力。结合近代思想解放历程可知,“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符合“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故选B项。,2“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9、解能力。从材料看,作者主张国家的权力应来自“千百万人民”,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应该关心民族的危机,这样国家才会强大,体现了主权在民观念。A不正确,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没有涉及民权观念。B、C、D三派都蕴含着民权观念,但维新派早于革命派和激进派,故选C项。,3“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个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康有为主张实行君

10、主立宪政体,这在当时相对封建政治而言明显具有反叛精神,故选B项,其余三项与康有为的思想不符。,4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显的阶段性的。甲午战争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阶段的开始。那便是由四化进入五化。没有五化,则四化往往是徒劳。”这里多出的“一化”是指() A工业化 B科技现代化 C政治民主化 D国防现代化,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西方进入仿行政治制度阶段,工业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开始,故选C项。,51903年,梁启超说:“今日之中国,其蠹国殃民者,非媚满

11、人,媚独裁耳。故今日当以集全国之锋刃向于恶政府为第一义,而排满不过其战术之一枝线。”他的核心主张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实行民主共和 C反对专制统治 D反对民族压迫,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认为,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媚独裁耳”,即反对专制,因此他号召向专制政府开战,排满只是反对专制的战术手段而已,故选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6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

12、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致国家富强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的提示可知这是孙中山解决民生方面的办法:平均地权。故选C。,7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 题干信息大意是:近年来中国逐渐西化,理智和精神上都唯西方国

13、家马首是瞻,甘愿处于被征服地位。西方文化的魔力已经深深印入国人的大脑中,不管什么都称作“西洋货”,也不问是好是坏都能“畅销”据以上分析,对中国文化和事物全盘否定的是新文化运动。,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魏源海国图志卷二 材料二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恃其

14、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曾国藩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重大变化及相关背景。,(1)重大变化:洋务运动开始经济工业化、外交近代化进程(或具体到购买西方炮舰、建立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洋务运动内容);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 相关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比较材料一、三,对中国落后的认识,如果说魏源比康有为肤浅,请说明为什么?比较材料二、三,对强国方式的主张,如果说康有为比曾国藩进步,请指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说明:魏源只认识清朝军事上的落后,而康有为认识到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其他方面亦落后于西方。 表现:康有为提出立宪法、开国会;行君主立宪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