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90614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X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六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1,主题十六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精选,2,知识清单,精选,3,考情探究,精选,4,知识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清单,精选,5,名师点拨(1)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主要出现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多出 自工人或技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多集中在棉纺织业和运输 业等轻工业部门。 (2)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而不是发明了蒸汽机。 轻巧识记利用顺口溜识记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工革手工变机器,英 始扩展欧美去。“蒸汽时代”新动力,创造巨大生产力。贫富对立两阶级,资义最终胜封义。资义统治得确立,西方东方大差距。,精选,6,知识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精选,7,名师点拨科学社会

2、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 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选,8,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英国工业革命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清政府内部也发生了分化,分为洋务派和顽固派。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渐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3)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考能提升,精选,9,2.马克思主

3、义诞生的意义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国际工人运动水平较低,处在自发阶段水平,也就是单纯的以经济斗争为目的,而斗争手段不外乎捣毁机器和罢工示威等。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把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人的经济、政治地位。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改变统治策略,提高工人的待遇,完善资本主义统治制度。,精选,10,3.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 巴黎公社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国际工 人运动的一个总结,它借鉴和继承了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根据当时工人阶级

4、和劳动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做了可贵的尝试;巴黎公社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一次伟大实践。因此巴黎公社在国际工人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精选,11,学科素养唯物史观 概念界定: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内涵阐释: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5、精选,12,(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6)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精选,13,历史课程对“唯物史观”的培养目标: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

6、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精选,14,典例全球通史中写道:“(英国)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C.自由宽松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D.海外市场的扩大,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6401688年,不符合材料时间要求“18世纪后期”,B、C、D三项都符合时间信息。,精选,15,对应训练 1.19世纪,欧洲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

7、:装饰过于奢华繁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服饰流行起来;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时装;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C ) A.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B.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推广 C.工人阶级日益贫困 D.封建贵族地位逐渐衰落,精选,16,解析伴随着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度的推广,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封建贵族逐渐衰落,体现等级的贵族服装被舍弃,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服饰流行起来;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表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材料没有反映工人生活状况,故本题选C。,精选,17,2.“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一段文字主要蕴含了( A ) A.社会进化论 B.阶级斗争理论,C.资产阶级革命论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精选,18,解析材料肯定了资产阶级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但同时指出了资本主义统治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材料从生产力发展角度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A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