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90592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1教材第49页活动(1)冰川的范围可能减小;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冰川的消融量增加。(2)海洋面积可能会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热膨胀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扩大。其他预测:如温带地区因蒸发旺盛,可能会变得更干;高纬度地区可能变得温暖,适宜农业的发展。2教材第50页活动首先根据材料,理解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两个原因,然后针对两个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多使用清洁能源;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等等。(2)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允许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倡导低碳生活,尽可能

2、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等。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下面的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1该地气候的变化是()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解析: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稀疏。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稀疏,中间稠密,可知B为正确选项。答案:B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解析:M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答案:C据报道,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来持续减少。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人口不足6万人。当地居民14日为这座“垂死”城市

3、举行“葬礼”。据此回答34题。3导致威尼斯人口持续减少的原因不包括()A冰川融化 B全球气候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解析:威尼斯是一个“水城”,那么就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热膨胀淹没沿海低地,与地面下沉无关。答案:D4人类因素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A禁止使用氟氯烃 B减缓工业化进程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减少酸性气体排放解析:为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C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越来越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

4、冰川就像一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永远难再见蓝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的最主要原因是()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石油等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B气温变暖,生活更舒适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资源D渔业资源增加解析:冰川融化,而爱斯基摩人高兴的“手舞足蹈”,说明冰川融化对其产生有利影响,结合选项分析,A项最为合理。答案:A6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炎热难耐B家园将被淹没C风暴潮加剧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解析: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而导致海平面上升,而图瓦卢多为珊瑚岛,海拔较低,故可能被淹没。答案:B7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

5、我国将来可能出现()A1月份0 等温线将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B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C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将向南移D西北地区因蒸发加剧导致降水增加解析:我国1月份0 等温线向北移动,随着海水的热膨胀,台湾岛会缩小,冬小麦的种植区向北推移,西北地区因蒸发而更加干旱。答案:B8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什么趋势?(2)最暖的年份是在_年。(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什么?(4)简述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答案:(1)上升趋势。(2)1998(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破坏植被。(

6、4)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平原、岛屿和城市;造成全球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加大自然资源开发的难度;加剧了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某些物种灭绝;影响农业生产格局;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回答910题。9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0 等温线将上移150500 m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D海平面将上升1095 cm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将影响世界各地的降水量的变化,有的地区增多,有的地区减少,故C错误。答案:C10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

7、,难以人为改变的是()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C生产工艺水平低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解析:A、B、C三项都属人类活动特点,D项是一种自然特征。答案:D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解析: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

8、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是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故B项对。答案:B1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解析:澳大利亚、北非和西亚三个地区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就目前来看,三地的降水量相当,但全球温度升高3后,前两者出现粮食减产,而中亚属于温带沙漠气候区,在全球温度升高3后,其降水量增加幅度没有西亚地区大,故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13据观测,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年内最高值出现在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解析:冬季由于居民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加之

9、植被叶子枯黄和脱落,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答案:D14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问题。(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CO2,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_。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_。亚寒带某些地区:_。(3)“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其原因是什么?(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答案:(1)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森林的破坏(2)气候更加干旱,不利于农业生产退化成草场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3)冰川融化以及海水热膨胀。(4)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