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0163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5.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忆0506心理学与生活课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pyright 2002 Allyn preparation of any derivative work, including the extra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of any of the images; any rental, lease, or lending of the program,Copyright 2002 Allyn Weingardt et al,1995) 人们反复收到错误的信息,他们回想起来的东西有更大的可能是错误的(Mitchell&Zaragoza,1996)。 你的记忆经常是抽象拼帖画,从你过去经验的不同成分中重新构建

2、。,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遗忘及其原因,遗忘的过程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对遗忘做了系统的首创性研究。 无意义音节 (ZEH, XIQ, FIW, PAF,GUB) 揭示了遗忘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遗忘曲线,又称保持曲线。,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Ebbinghauss Forgetting Curve,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记忆的恢复,在我们的经验中,是识记某一材料后马上回忆效果好还时过一段时间后的回忆效果好?,记忆的恢复现象。也是保持内容发生变化

3、的表现。让12岁的孩子记忆一首诗,发现延缓回忆的数量超过直接回忆的数量,此即记忆恢复现象。第2天。,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记忆的恢复,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记忆的恢复,儿童比成人普遍 学习困难材料时比学习容易材料时,更常见 学习不充分时比学习纯熟时更易出现 并且记忆恢复的内容大部分处于材料的中间部位。 记忆的恢复现象。抑制的解除OR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记忆的测量,回忆法 回忆法(recall method)是测量记忆最常用的一种方法。,Copyright 2002

4、 Allyn & Bacon,记忆的测量,再认法或称辨认法(recognition) 是非题与选择题 省时简便,尤其在回忆法无法使用时,再认法仍可用来测量记忆。,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记忆的测量,重学法(relearning) 节省法(saving method) 采用再学习时,要受试者重新学习以前学过的材料,而达到初次学到时同样熟练的程度。,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遗忘理论,1.衰退论 完形心理学,记忆痕迹(memory trace或engram)的理念。 经由学习时的神经活动,在大脑中产生变化,留下各种痕迹,即为记忆痕迹

5、。如学习后经常练习,记忆痕迹,就继续保持;如学习后长期不练习,记忆痕迹,就随时间的推移而衰退。,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遗忘理论,3.动机论 动机是形成遗忘的原因之一。 认知学派: 即使某种信息确实贮存在长时记忆之内,但如个体对刺激或检索指引缺乏动机,不感兴趣,因而不予注意,自然就会出现较多的遗忘。 精神分析: 动机性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遗忘理论,动机性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遗忘理论,4.

6、认知论 将遗忘解释为记忆检索困难的结果。 而检索指引的适当与否,是形成检索困难的主要原因。如果指引不足或不当,或与学习时的情境脱离太远,形成检索困难,就会造成遗忘。 这类遗忘称为指引关连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遗忘理论,4.认知论 将遗忘解释为记忆检索困难的结果。 而检索指引的适当与否,是形成检索困难的主要原因。如果指引不足或不当,或与学习时的情境脱离太远,形成检索困难,就会造成遗忘。 这类遗忘称为指引关连遗忘 (cue-dependent forgetting)。,Copyright 2002 A

7、llyn & Bacon,遗忘理论,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认为: 感觉记忆的遗忘:记忆痕迹的消退 短时记忆的遗忘:痕迹消退和干扰 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作用 有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不会消失的,遗忘只是一种提取障碍。,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影响记忆的因素,学习方法 学习材料 学习者本身(如能力、动机、情绪、经验等) 遗忘曲线:遗忘和时间的关系 因此时间是影响记忆的因素之一 此外,影响记忆的因素还包括:,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闪光灯效应(flashbulb effect),指对引人震撼的事件,容易使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曾

8、有心理学家,在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被刺身亡后的33年,以179位中年以上的人为对象,调查他是否还记得林肯遇刺的时间、地点以及凶手姓名等历史事件。 结果发现,回答完全正确者,居然有 127人(占 71)( Colegrove,1982)。 闪光灯效应所产生的深刻记忆,称为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内容多半是与个人有关的重要事件。,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莱斯托夫效应(Restorff effect),指学习材料中最为特殊的事件,容易记忆。(Hvon Restorff, 1933 ) 在一场人数众多的宴会上,只能对身形、相貌、年龄、地位等特征中最

9、为突出者,即时记下他们的姓名。 有些人为了增加别人对他的印象,不是在服装上力求表现新颖,就是在言行上刻意表现突出;方式不同,目的则一。,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识记材料的重要性,最先或最容易遗忘是对识记者来说 没有重要意义的 不感兴趣的 不符合需要的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占主要地位的材料,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识记材料的性质,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 形象的材料比较容易记住,不易遗忘 有意义的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识记材料的数量,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材料越多 平均用时或诵读

10、的次数越多 无意义材料特别明显 识记有意义材料的时候 平均用时的增加并不象无意义材料那样显著,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学习程度,过度学习: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称为过度学习。 是否学习程度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呢? 过度学习的学习程度到150%的时候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效果增加不显著。 将首次达到完全正确背诵所读的遍数或所用的时间定为学习程度100% 读10遍(或学习1小时)后能够完全正确地背诵,再读5遍(或再学习半小时),即为学习程度150%,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系列位置,如果识记一个由1

11、00个单词构成的词表,按先后顺序系列识记后,采取自由回忆的形式检查识记的成绩,会有什么结果? 结果发现,系列性材料的开始部分最容易记住,其次是末尾部分,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则容易遗忘。,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增进记忆的方法及复习策略,感觉记忆重在集中注意 1减少分心刺激 2使目的单纯化 短时记忆有四项原则 1善用声码为先的原则 2扩大组块与记忆广度 3发挥运作记忆的特征 (在短时记忆时限内集中注意和思考) 4. 及时复习后输入长时记忆,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长时记忆的策略,1多重编码策略 2轨迹法(method of loc

12、i) 指用于带有空间顺序关系材料的学习与记忆方法。先到那里,后到那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是轨迹法记忆的原则。 3关键字法(key-word method) 藉形成心像以强化所要记忆资料的文字,称为关键字。,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长时记忆的策略,4主观组织法(SO) (subjective organization method) 5类别群集:归类。 6情境助忆法 (contextual facilitation),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长时记忆的策略,7联想: 接近联想: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 相似联想:性质上相似 李杜、春天繁荣、傲血红梅 对比联想: 冷热、苦甜、大小 因果联想: 大雪丰收、天冷SARS。,Copyright 2002 Allyn & Bacon,合理复习克服遗忘,及时复习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分散) 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多种感官参与 利用活动促进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