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490149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14章 电磁波 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A组(15分钟)1.转换电视频道,选择电视节目,称为()A.调谐B.调制C.调频D.调幅解析:转换频道是为了使电视的接收电路的频率与某电台的频率相同,产生电谐振,故为调谐,选项A正确。答案:A2.关于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必须对信号进行调制B.必须使信号产生电谐振C.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D.必须使用开放回路解析: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中,一定要对低频输入信号进行调制,用开放电路发射;为了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必须把传输信号加到高频电流上,选项A、C、D正确。而产生电谐振的过程是在接收电路,选项B错误。答案:ACD3.简单的、比较有效的电磁波的发射装

2、置,至少应具备以下电路中的()调谐电路调制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开放振荡电路A.B.C.D.解析:比较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装置应该有调制电路、高频振荡电路和开放振荡电路。调制电路是把需要发射的信号装载在高频电磁波上才能发射出去,高频振荡电路能产生高频电磁波,开放振荡电路能把电磁波发送的更远。而调谐电路是在接收端需要的电路。故选项B正确。答案:B4.如果收音机调谐电路是采用改变电容的方式来改变回路固有频率。当接收的电磁波的最长波长是最短波长的3倍时,则电容的最大电容与最小电容之比为()A.31B.91C.13D.19解析:调谐电路固有频率f=,当接收电磁波的频率为f时,调谐电路发生电谐振,接收电磁波的波

3、长=c2,可见与成正比,因为maxmin=31,所以CmaxCmin=91,选项B正确。答案:B5.下列关于无线电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线电波是波长从几十千米到几毫米的电磁波B.无线电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均为3.0108 m/sC.无线电波不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无线电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短解析:技术上把波长大于1毫米(频率低于300 GHz)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故选项A正确;无线电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才是3.0108 m/s;具备波的共性,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从真空进入介质中时频率不变,速度变小,波长变短,故选项B、C均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AD6.下列关于无线电广播的

4、叙述,正确的是()A.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必须采用调频方式B.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必须进行调制C.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必须进行调谐D.接收到无线电广播信号必须进行解调才能由扬声器播放解析:发射无线电广播信号必须经过调制,可以采用调频,也可以采用调幅,所以选项A错误,B正确;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必须经过调谐,也就是选台,选项C正确;由于无线电波中有高频信号,所以要经过解调将低频信号检出来,才能由扬声器播放,选项D正确。答案:BCD7.关于调制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制器的作用是把低频声音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B.调制器的作用可以是把低频信号的信息加载到高频信号的振幅上去C.调制器的作用可以是

5、把低频信号的信息加载到高频信号的频率上去D.调制器的作用是将低频声音信号变成高频信号,再放大后直接发射出去解析:调制器的作用是把低频声音信号加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去,如果高频信号的振幅随低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则是调幅;如果高频信号的频率随低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则是调频。由于低频信号不利于直接从天线发射,所以需要将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选项A、B、C正确,D错误。答案:ABC8.如图所示,收音机的接收电路,其电感为L=10-3 mH,为了接收波长为500 m的电磁波,其电容器C应调到。解析:该电磁波的频率为f= Hz=6105 Hz那么该电路的固有频率也应调到f,由电磁振荡的频率公式得C=,

6、代入数据得C=7.0410-2 F。答案:7.0410-2 F9.导学号38190127一台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范围从f1=2.2 MHz到f2=22 MHz;设这台收音机能接收的相应波长范围从1到2,调谐电容器的相应电容变化范围从C1到C2,那么波长之比和电容之比分别为多少?解析:由c=f可得=,故;由f=可得C=,故。答案:1011001B组(15分钟)1.一台收音机可接收中波、短波两个波段的无线电波,打开收音机后盖,在磁棒上能看到两组线圈,其中一组是用细线密绕匝数多的线圈,另一组是用粗线疏绕匝数少的线圈,由此可以判断()A.匝数多的电感大,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小,故用于接收中波B.匝数多的

7、电感小,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大,故用于接收短波C.匝数少的电感小,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小,故用于接收短波D.匝数少的电感大,使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较大,故用于接收中波解析:根据匝数多密绕的线圈电感大、匝数少疏绕的线圈电感小,可排除B、D选项;根据T=2,电感越大,回路固有频率越小,可排除C选项;根据c=f,频率越小,波长越大,可知选项A正确。答案:A2.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减小电磁波的发射频率,可采用的做法是()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E.在电容器两极板间加入电介质解析:由f

8、=可知,要减小f,就必须增大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或电感L;由C=可知,要增大C,就必须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或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或在电容器两极板间加入电介质,故选项B、D、E正确。答案:BDE3.实际发射无线电波如图所示,高频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如图甲所示,人对着话筒说话产生低频振荡如图乙所示,根据这两个图象,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图象应是图中的()解析: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话筒里面有碳膜电阻,它的阻值随压力变化而变化。当我们对着话筒说话时,空气对它的压力随着声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它的电阻也就随声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振荡电流的振幅也就随着声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调制。它不但影

9、响了正半周,也影响了负半周,故选项B正确。答案:B4.如图所示,原线圈连接在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将电感为L的副线圈接一个适当的电容器成为LC振荡电路,这种振荡电路和机械振动中的振动相类似,其振荡周期等于。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当电容等于时,振荡电流的幅度值可达最大值。解析:变压器的副线圈中感应电流的频率与原线圈中的电流频率相同,类似于机械振动中的受迫振动,其振荡周期为,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可以改变LC振荡回路的固有频率,当固有频率与接收信号的频率相等时,发生电谐振,即f=,求得C=。答案:受迫5.有波长分别为290 m、397 m、566 m的无线电波同时传向收音机的接收天线,当把收音机的调谐电路

10、的频率调到756 kHz时,(1)哪种波长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2)如果想接收到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该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进一些还是旋出一些?解析:(1)根据公式f=,得f1= Hz=1 034 kHzf2= Hz=756 kHzf3= Hz=530 kHz所以波长为397 m的无线电波在收音机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2)要接收波长为290 m的无线电波,应增大调谐电路的固有频率,因此,应把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旋出一些。答案:见解析6.导学号38190128收音机接收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比较宽,通常把频率分成几个波段,利用改变调谐电路中线圈自感的方法

11、来选择波段,再利用调节可变电容器的方法,在同一波段内选择所需要的频率。如图所示是某收音机的调谐电路,当转换开关S置于位置1时,电路中线圈的自感为L1,接收中波段的无线电波;当S置于位置2时,电路中线圈的自感为L2,接收短波段的无线电波,如果可变电容器C的调节范围为12 pF180 pF,L1为700 H,那么在中波段接收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大?如果这台收音机能接收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最高为20 MHz,那么L2是多大?解析:据公式f=得f1=Hz1 737 kHzf2=Hz448 kHz即在中波段接收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是448 kHz1 737 kHz。由fmax=得L2= H5.2810-6 H=5.28 H。答案:448 kHz1 737 kHz5.28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