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490104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语境分析推断,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内部语境 外部语境,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推断: “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应”可释为“随着,和着”。,推断:“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 “应”为“应答”。,例:辨析“应”在句中的实词义,例:

2、选出下列划线句正确的一项,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

3、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牛刀小试,“璋 ”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 “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gng)之意。 所以,“弄璋”指的是生了儿子,“弄瓦”指的是生了女儿。,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注:曩(nng):以前,“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

4、” “而儿痴,竟不知怪” “其一惧”,庶几:差不多 你认为这种解释正确吗?,结合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庶几:希望,(09年湖北卷),牛刀小试,二、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

5、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如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求全责备求, 民殷国富富, 登峰造极登, 文过饰非饰, 扶

6、危济困扶, 比肩接踵接, 怜香惜玉怜, 心驰神往驰,,惜爱惜、爱,往 向往,以 成 语 为 例,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殷富裕,造登上,到达,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 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济扶助,比紧接着,紧挨着,含义相同相近:,党同伐异伐,攻击; 夙兴夜寐夜,晚; 寤寐求之寐,睡觉; 避重就轻就, 欲盖弥彰彰,,不躲避,接近、趋向,不掩盖,彰显,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寤,醒来,含义相反相对:,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结构分

7、析法小结:,解释“减”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1、(07年山东卷)王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译文:王戎曾与阮籍饮酒,当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座,阮籍因为酒少,不给刘昶斟酒,刘昶没有遗憾的样子。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怎么样的人?”回答说:“胜过公荣的人,不能不和他一起饮酒;如果不如公荣,就不敢不一同饮酒;惟独公荣可以不和他一起饮酒。”,解释“啜”、“畜”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2、(06年浙江卷)今有同类者,啜粟而饮汤

8、,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译文:现在有同类的,吃粟喝汤,相同;养妻育子,相同;衣冠仪貌,没有不同的。,解释“篡”、“贼”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08天津卷),译文:墨子说:“仁者处理事务的方法,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用这样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果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攻伐,家

9、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是天下之害。”,C项,从语境看,该句是曾国藩批评“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中“辞多俪语”的不良文风。根据与前句“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的结构分析,可知本句与前句中的“缀”当同属动词, 此处可译为“间杂” “夹杂”“穿插”等,答案是C 如初中课文口技中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的用法。,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2006湖南卷

10、,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除了“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外,文言文的句子是按“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的顺序排列的。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例如: 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

11、推断为“抬高”。,2000年全国题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答案:C,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樵”作“取”的宾语,应为名词,指柴草。,高考链接,2005年浙江卷,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带有宾语“其言”,应该是个动词。结合语境,把“他的话”一条一条的分好,写在壁上。可以理解为“整理” 。,牛刀小试,(04年浙江卷)(许)君讳逖,字景山,世家歙州。少仕伪唐,为监察御史。 解释“家”的意思并说说理由,(2016年全国甲卷)副使崔应麟

12、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牛刀小试,四、联想推断法(联想课本;联想成语),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高考链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1年11题)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 “附”:“归附” 。六国论,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卫风氓 乘:登上、驾车、乘船、凭借、计算、量词乘

13、(shng),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过秦论 “败北”,现代汉语词语。,答案:C,1998年高考第18题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 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 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 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2.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答案:B (保全脑袋与性命),2005年浙江卷,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胶:搁浅。,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

14、胶。,胶:粘、着地,2005广东卷,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 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说,9对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 问候,1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2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3 、相如至,谓秦王曰:“”,例如2006四川: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复固辞疾笃 辞:推辞。B. 环堵之中 堵:院子。C. 月致羊酒 致:送给。D. 延问得失 延:延请。 解析 B“堵”的意思应该是“墙”。课文促织中有“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的句子,这里的“堵”,就是“墙”的意思

15、。 A辞不赴命李密陈情表 D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2006重庆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堪:忍受 B、拜住袖其疏入谏袖:藏在袖里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拜访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少:稍微 答案为C。拜:授予官职。 妾不堪驱使 袖四十斤铁锤 拜为上卿 太后之色少解,高考链接,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迫洛阳 迫:逼迫 B.有牧人御众之才 牧:统治 C.引耿弇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 D.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11. A迫:靠近“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C牵引、带领、

16、拽: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 廉 ) D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2006天津卷,联想成语法,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精竭虑。殚、竭:尽 赵奢之伦制其兵 不伦不类。 伦:类 夫晋,何厌之有 贪得无厌。 厌:同“餍”,满足 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人不倦。 诲:教导、指导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长治久安 治:安定,太平,下面列举一些课内实词与成语的中某些词的含义一一构成同义的现象。,1、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因遗策,请解析下面红色的字,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屡试不爽 爽:差错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人浮于事 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