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90102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韩艳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摘要:本研究用我们修订的自信心量表和学生在前一学年的成绩等第为材料,对149名在校小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在性别、学科和年级方面均呈现差异。小学二年级学生自信心对学习的影响,男女生差异不大,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女生自信心高于男生,学习成绩在总体上优于男生;在学科成绩方面,二年级学生差异不大,四年级和六年级,男生的数学成绩优于女生,女生的语文、英语成绩好于男生;在年级方面,随着学龄的增加,自信心呈下降趋势,学习成绩的得优率也呈下降趋势。关键词:小学生、自信心、学习成绩。1、 问题提出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心理学研究者在

2、对学习成绩进行归因时,提出了很多的影响因素,诸如长期努力、个人的能力、心情、任务的难度、他人的帮助以及运气等等,却很少涉及到自信心方面。自信心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调控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作为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自我评价关系到个人参加活动和任务的积极性,自我评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之分,积极的自我评价表示个人能够理智客观的看待自己。这种对自我的积极态度在主观体验就表现为自尊心、自信心,消极的自我评价在主观体验上就表现为自卑心。自信心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主观体验,它具有引起和维持行动的作用,是激励和鼓舞人以自己的能

3、力和努力去取得成功的力量,所以自信的人比不自信的人具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去取得成功。本研究旨在通过小学生自信心和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探明以下问题:(1)、自信心和学习成绩是否互为影响因素;(2)、男女生在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关系方面是否存在差异;(3)、随着年级的增长,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2、 研究方法(1)、被试的选取本研究随机抽取徐州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各1个班,共149名学生进行研究。其中二年级43人(男生22人、女生21人);四年级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六年级45人(男生23人、女生22人)。二、四、六年级,分别代表小学阶段的低、中、高

4、年级。(2)、实验材料本研究所使用的材料是参照他人并修订的自信心测验量表以及被试在上一学年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3)、研究过程、在预备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式的测试主试向被试述说指导语,让被试对问卷比较熟悉以后,在每道题后“像我”与“不像我”下面相应的括号中打勾。、数据统计、自信心量表的数据统计按照每题一分的标准,凡是题目前没有反向记分标志的,选“像我”的加1分,凡是题目前有反向记分标志的,选“不像我”的加1分。然后在分别算出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自信心平均分,以及不同年级的男女生各自的自信心平均分。、学习成绩的数据统计根据被试在前一学年的学习成绩,算出不同学科的得优率和男女生各自的得优

5、率(用百分比表示)。3、 研究结果、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表1: 年级 项目 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自信心平均分35.2534.1530.9前一学年学习成绩的平均得优率语文100%82.56%54.8%数学100%85.95%54.45%英语89.5%72.85%57.5%从表1可以看出,同一份调查问卷在不同年级反映出的自信心平均分,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下降趋势;学习成绩也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在小学阶段,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都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下降。(2)、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在性别方面的差异表2:男女生自信心对比表(注:每一年级的前一个柱形图均表示男生)从

6、表2可以看出,二年级男女生的自信心差异不大,随着年级的增高,女生自信心高于男生。(3)、自信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在学科方面的差异表3: 年级学科、性别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语文男生100%87.5%40%女生100%77.8%69.6%数学男生100%83%51.9%女生100%88.9%57%英语男生84%79%50%女生95%66.7%65%不同年级男女生成绩对比表(按得优率计算)从表3可以看出,二年级,男女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差异不大,女生的英语成绩优于男生;四年级,女生的语文、英语成绩比男生差,数学成绩比男生好;六年级,女生在三门课上的学习成绩均优于男生。4、 讨论(1)、原因分析、自信心和学

7、习成绩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伴随着一次次的考试,家长、社会、学校对考试结果的重视,给学生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很多人的眼中,“乖孩子”、“好孩子”就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随着考试的增多,做“常胜将军”决非易事,考的不好的学生经常抱怨自己脑子笨或者是基础差,并以此为借口不再努力。其实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将学习成绩提上去。因此,也就不可能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那样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也就随之下降。同时,学习成绩反过来影响自信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概念,是他对自己所能给予的尽可能完全彻底的描述

8、)较好,自信心也较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我概念较差,自信心也较低。、自信心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在性别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女生自信心高于男生,这与国内7080年代的研究结果有不同之处。以前的研究认为,从女性一生发展来看,在整体上,女性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明显低于男性。因为女性不期待要比男性做的好,并常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本研究认为,小学阶段是整个人生阶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重要的阶段。从我们研究结果来看,在小学阶段,女生的自信心明显高于男生。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男性和女性自信心在以后的发展趋势。当然,我们不能否定以前的研究成

9、果,但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自信心在性别方面发生了变化。同时,本研究可能由于样本较小,所得结果不能反映普遍情况。、在小学阶段,女生的自信心为何高于男生,这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加以研究,这有待于以后的研究加以证实。(2)对策引导人的自信心可以创造,自信心的高低制约着一个人能力水平的发挥,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更好的挖掘潜能,创造奇迹。小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关心这个群体。因此,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刻不容缓。、改变自身因素,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客观看待成败经历回想过去,你会发现自己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不是先天能力

10、低人一等,而是在跌倒的同时连爬起来的勇气都丢掉了。何不就此跟过去说再见,找回往日的自信,刻苦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学习成绩的得优率越来越低,很重要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许多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归因出现偏差,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变“我会失败”的心理暗示为“我会成功”的心理暗示,“我会失败”的心理暗示只会导致你走向失败:而“我会成功”的心理暗示却会指引你走向成功。许多自信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将失败归因与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一种借口症的表现,这种借口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远比精神安慰大的多。因此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

11、,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都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要相信“只要我去做,一定会做的很好”。、创设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有些学生家里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工作太忙或长期在外工作,或父母关系不好等原因,造成没有时间、精力来关心子女的学习生活。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一旦缺乏一定的制约因素,容易放任自流,引起精力分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种情况却相反,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的学习过分苛求,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一旦学生的成绩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轻者怒骂一通,重者动武。长期下去,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引起学生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缺乏自信,进一步就会对学习失去

12、兴趣,形成厌学心理。因此,作为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必须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软硬件设施,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有所创新,不要片面追求升学率,盲目加大学生的负担。5、 结论在小学阶段,女生的自信心明显高于男生,但是学习成绩并不是一直都优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呈下降趋势,学习成绩的得优率也有所下降。小学生自信心的高低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自信心与学习成绩互相影响,自信心高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信心也就相对较高。6、 参考文献女性自信心研究概述 张海燕 社会心理研究1999年第3期学习不良的介定和操作化定义 辛自强 俞国良 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2期学校教育科研案例全书 张启福 高长梅 主编 长城出版社关于中学学业不良儿童自我概念的研究 王春燕 李蓉蓉 社会心理研究2001年第3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心理科学2001年1-6合订本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第4期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教学措施 心理学探新1993年第2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