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90026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X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精选,3,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碳的稳定性 1.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 ( B ) A.纸张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C.碳在高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碳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2.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体现钻石的性质是 ( C ) A.硬度大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D.熔点低,精选,4,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2碳与氧气的反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金刚石、石墨和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都是CO2 B.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不同,生成物

2、可能不同 C.碳在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时都放出热量 D.碳燃烧后所得产物一定是化合物 4.下列关于“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产生蓝色火焰,B.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123244,精选,5,知识要点基础练,5.将一块烧红的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塞住瓶口,反应停止后,木炭有剩余。取出木炭,向集气瓶中注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主要是 ( A ) A.CO B.CO2 C.CO2、COD.O2、CO2,知识点3碳的还原性 6.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3、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左侧试管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 2 )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 3 )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移出,再停止加热。,精选,6,综合能力提升练,7.科学家利用精密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 如图所示 ),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铜 C.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精选,7,综合能力提升练,8.科学家提出“硅是未来的石油”,已知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X的化

4、学式为CO2 B.该反应体现了C的还原性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了变化 D.C发生了还原反应,9.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碳与氧气反应时氧气用量与产物成分的关系进行研究:取12 g碳与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得以下数据:,精选,8,综合能力提升练,根据上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m( O2 )16 g时,此时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 B.m( O2 )32 g时,此时碳完全燃烧,生成CO2 C.16 gm( O2 )32 g时,此时碳燃烧的产物为CO和CO2的混合物 D.将3 g碳放入盛有6 g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的气体为CO2 【解析】将3 g碳放入盛有6 g氧

5、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因36=1224,所以生成的气体应为CO和CO2的混合气体。,精选,9,综合能力提升练,10.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时,提纯氧化铜的方法是 ( B ) A.隔绝空气加强热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加水溶解后再过滤 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1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性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B ),精选,10,综合能力提升练综合能力提升练综合能力提升练综合能力提升练,12.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黑色粉末A与木炭粉的,混合物,精选,11,综合能力提升练,13.我国劳动人民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 如图甲 ),也可

6、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 如图乙 )。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1 )写出木炭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失去氧原子的物质是CuO,发生了还原反应。,( 2 )判断木炭与CuO已经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黑色固体中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 )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操作简单( 或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 写出一条即可 )。 ( 4 )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可能会引起的后果是液体倒流,引起试管炸裂。,精选,12,中考高频冲刺练,14.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

7、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吗? 【提出猜想】猜想一:生成的气体中只有CO2; 猜想二:生成的气体中只有CO; 猜想三:生成的气体中既有CO2,又有CO。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明显变化,遇到微量的CO会立即变成蓝色。 【设计方案】通过上述资料和已学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1 )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O2; ( 2 )若试纸变蓝,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则只有CO; ( 3 )若试纸变蓝,石灰水变浑浊,则既有CO2,又有CO。,精选,13,中考高频冲刺练,【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论】( 4 )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反思与交流】( 5 )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碳与氧气反应干扰碳与氧化铜反应产物的检验。 ( 6 )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缺少一氧化碳尾气处理( 吸收 )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