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489605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四)(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个人优秀事迹合集 【篇一 “王主任,您又来了!”一句简单的问候,道出了王主任不是这里的稀客。在xx县xx镇大金星村通水片区几个村寨,只要是在家种地的群众,都认识这位脱贫攻坚工作队的王主任。他就是原xx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xx同志。 20XX年9月,在xx县脱贫攻坚的号角声中,庞大的脱贫攻坚工作队伍浩浩荡荡开赴各战区,下沉到农村脱贫攻坚的主战场。xx主任被安排在xx县xx镇大金星村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成为该村龙家寨村民组的网格员,从此,他开始用他的青春与激情谱写着他精彩的、令人终生难忘的脱贫攻坚岁月。 就因为脱贫攻坚工作这一纽带,让他与大金星村的千家万户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对“龙家寨

2、村民组”这个地名,分外情切。xx说:“真是太巧了,2005年至2013年在xx县原铜锣乡农业服务中心工作期间,与xx县原铜锣乡铜锣村龙家寨村民组的群众相处非常融洽,工作上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常以该组为核心地带,相继多次承办过部、省、州、县级试验示范,为他们从政策扶持、生产物资、种植技术等方面争取到了诸多帮助。现在又和大金星村龙家寨网格内52户192位村民共同见证脱贫攻坚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真是缘分啊!现在手机上仍然保存着100多个不同方向的两个龙家寨村民组村民的电话号码!” 看着外貌与真实年龄不相符的xx,幽默、风趣,略显年轻,其实他出生于1972年,自1996年农校毕业后,在乡镇农业部门工

3、作了17年之久。他热衷于自己的农技推广事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 2013年,因组织需要,调到xx县农村工作局工作,先后任种植业科科长、xx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20XX年现任xx县种子管理站站长。 在担任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期间,得到几位老同志及高师的密切配合和指导,相继主持或参与实施了农业部、省农委会下达的油菜高产创建项目、粮食增产工程项目、粮食绿色增产增效项目、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马铃薯新品种试验。尤其是优质稻宜香优2115新品种试验示范的成功,为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一定基础。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为稳定我县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

4、民收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项目实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驻村期间,为大金星村的脱贫攻坚、村容村貌治理、产业发展规划、农技推广等出谋划策,是驻村工作队领导及村干部的得力助手。他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经常在全村召开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会共计20余次2200余人。工作范围不局限于自己的网格,哪个组需要开农技培训会,毫不推卸,肯走,所以和他一起下到组里,才会听到“王主任,您又来了!”。队友们常说“和王主任一路,不遭狗咬,因为全村的狗狗都熟悉他了!”。他肯学,无论是粮油作物的栽培技术,还是中药材或者果树、茶叶、蔬菜种植技术,自己一边学一边教,与大家共同进步。因此,在当地深受群众欢迎,深得

5、驻村工作队队友们的尊崇。 根据xx县分片联系指导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20XX37号)通知精神,为扎实开展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助力产业脱贫、农民致富增收作用,有效服务脱贫攻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在产业扶贫专班的安排下,xx同志在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中,具体负责珠藏镇羊关村辣椒、蔬菜、核桃种植和xx镇青池村蔬菜、优质大米、精品果等产业的技术指导。尽管交通工具非常有限,他总是想方设法到自己的服务区域或者应同事邀请去开展指导工作。 按照xx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成立500亩以上坝区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瓮农通字【20XX35号文文要求,xx同志负责

6、xx镇青池大坝753.25亩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其中蔬菜200亩,优质稻(鱼)油菜553.25亩,要求培育经营主体3个,订单覆盖率达100%。 xx镇青池坝区被列为20XX年全县8个样板坝区之一,xx在接到这个重任后,他认真研读、熟悉xx镇5000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与领导及时沟通,这为实现坝区产值达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不误农时,他积极组织专家、农户开展了优质稻米生产和蜂糖李的种植技术培训工作。 进入春播夏插以来,不分白昼,他总共接到群众咨询电话44次,重点是咨询水稻、蔬菜、太子参、桃树、蜂糖李等种植技术,他不厌其烦,耐心讲解,直到群众弄懂为止。 因此他说:“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 【

7、篇二 xx,男,驻xx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自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xx同志在单位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扶贫帮困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新思路,扎实工作,结合xx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扶贫工作队长,他深知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消除贫困,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任重道远,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奋斗攻坚过程。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扶贫工作新思

8、路 为了确保把握xx村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xx同志深入村寨,深入农户家中,先后走遍了十四个村寨,有的村子多达16次之多,最少的也有9次。为了解村民的家庭收支情况和家中的疾苦,他悉心听取村民和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与村干部一道商讨研究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奔走于县直各部门,争取各项扶贫建设资金,协助解决村里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实地摸底,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对xx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计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为,制约xx的发展主要是:“两难一差”。即,产业发展难、农民增收难、基础设施建设差。 驻村后,为了尽快熟悉xx村目前情况和

9、贫困户建档立卡相关工作,在村“两委”干部的大力支持、村小组干部的密切配合下,克服了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村民多次,从中了解、分析农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和省委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在镇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形成驻村工作队年度计划、帮扶工作台账及贫困帮扶计划、xx精准扶贫规划书,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材料。 二与民同忧,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xx同志始终把帮扶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事事带头。到xx村后,看到山区农民艰苦的生活环境,决心要尽己所能,为群众

10、多办几件实事。xx同志坚持把xx村的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把xx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办。他严于律己,生活淳朴节俭,不搞特殊化;他不辞辛苦,与村干部一起广泛征求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普遍关心的饮水工程、行路难等问题向上级反映,并作为扶贫工作重点解决的问题。并自己亲自带队协调解决了村里存在的、群众关心的、多年来未解决的饮水问题;在年初,春耕生产将至,群众急需水泥修复被洪水冲毁的沟渠,到村上反映多次,村干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作为队长的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事后,自己亲自到田间实地查看,看到水毁的沟渠长达480米之多,为了近300亩的农田不延误农时,于3月16日当即表态解决18户农户10吨水

11、泥,用于修复水毁沟渠,解决了18户农户的燃眉之急;为解决xx村委会没厕所、没洗澡室这一问题,他积极向上级反映,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于6月13日争取到2万元资金,新修了厕所、洗澡室,于7月中旬建好并投入使用,结束了厨房和厕所混用的历史;现在只要来到xx,一看有单独的厨房、洗澡室、厕所,就让人有了一种有家的感觉;为解决村委会办公设备问题,他于7月17日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争取到资金2万元,购买了五台电脑,使工作有了质的变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做好20XX年预脱贫建档立卡户的工作,他先后到弄改小组的方仲合家做工作16次、坡显小组的黄忠杰家9次、芭皓小组的冯金业家14次、上冶的黄庆光家12次

12、。由于坡显、力平、坡林、戈根等村小组路途较远,疾步行走需要近3个小时,每次下村都必须绕道那坡县百都乡方能到坡显、力平、坡林等村,每次下村光是租车就需300元。到目前为止,作为队长的他,不计较个人得失,自己掏钱租车或加油共花去4700多元。为了不耽误工作,不拖全镇的后退,他凡事亲力亲为,虽年近六旬,但工作始终是以身作则,就像他自己常说的那样:“事业是生命的盐,一个人在事业上无所作为,生命将淡而无味”,他还说,“善战者求之于势,而不责于人”。 在7月初转走访和回头看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参照“八不准”标准以及“两不愁、三保障”为原则,结合每户建档立卡贫户的实际情况,重新对贫困户进行核实、登记

13、,研究帮扶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扶贫工作。 三分类施策,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为确保20XX年预脱贫29户102人如期脱贫,xx同志将精准扶贫工作全面细化,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硬件强化和软件提升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把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能力工作做细、做实、做足,做到扶贫措施精准到人,确保顺利完成脱贫任务。 xx同志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的队长,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苦干,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中积极作为。致富路上书写的是群众致富的希望,广袤大地上沉淀的是群众致富的基石,在xx同志的身上,民本是其思想基础,实干是其公仆情怀,创新是其不懈追求。面对xx精准扶贫

14、工作稳中有进,他从不止步,更不自满,正如他所说的“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他还说: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必须“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篇三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民政部门作为担负起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重要职责任务,潘文政同志自始在工作中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工作战线上,努力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特别是近年来,对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敢于担当,出谋献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勤奋工作,紧紧围绕“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为重点,认真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重点聚焦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兜底保

15、障。全县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社会救助工作岗位是直接承担社会保障兜底行业扶贫的股室,工作量不言而喻,在人少事多,时间紧任务重的关键时刻,他主动认领,承担责任。在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特别是农村低保兜底和精准施保工作, “做什么?、如何做?、怎样做?”成为了他时时都在思考的问题,对他来说可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和起点,每一天面临的都是新的工作和挑战。 在社会救助战线上的同志都知道,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县脱贫攻坚脱贫摘帽和对困难群体是否能兜住底线的关键所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作,20XX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有6万余人,

16、占全县民政对象人数的80%,农村低保与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占比达41.4%,但是,面对这样的困难和压力他没有放弃对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工作,反之,他把这些压力转化为了动力,克服困难,努力工作。20XX年3月,全县开展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排查整治工作,当年全县农村低保人数为87208人,面对农村低保如何与建档立卡对象衔接问题,还不是很熟悉工作的他并没有被压力所击垮,在没有任何借鉴经验的情况下,他凭着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认真分析、思考和总结,虚心与老同志学习,最短的时间里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知识,迅速把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认真草拟方案并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实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全县两项制度衔接工作稳步推进;20XX年3月,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为全力抓好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