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87601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8 诗词三首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3(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诗词三首,1知人论世,(1)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史称李后主。南 唐灭亡后,被俘至汴京,被封为违命侯。太平 兴国二年(978)七夕日被北宋皇帝毒死。追封吴 王,葬于洛阳北邙山。,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以 词的成就为最高,今存三十多首,大体上以南唐亡国为分界线,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多写宫廷宴乐生活、写闲愁,风情绮丽, 婉转缠绵。后期诗词尽是伤往事、怀故国,风格沉郁凄怆。,代表作品有虞美人浣溪沙浪淘沙等。,(2)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宋高宗时, 试

2、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被罢免。孝宗时, 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 后被去职归老故,乡。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虽然历 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陆游的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社会的生活面貌,诗中充满了,悲壮、崇高之美。语言明朗晓畅,精练自然。,代表作品有示儿游山西村卜算子咏梅钗头凤等。,(3)姜夔(约 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 乐家。姜夔少年即有文名,但屡试不第,一生从 未做官,最后在贫病交加之中死在西子湖畔。,姜夔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书法、音乐、诗词等都有很 高的造诣

3、,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风格清高典雅,讲求音 律,是南宋格律词派的代表。,代表作品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1字音识记,q,si,j,chung,y,j,2一词多义,动词,可以,名词,边塞,动词,堵塞,动词,估计,3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向北,名词作动词,刮东风,1虞美人,这首词中,作者吟咏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诉说自己的悲剧 命运和人生的愁恨,追怀往事,怀念故国,表达了_。 全词脉络如下:,亡国之痛,2书愤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 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_。抒发了诗 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全诗脉 络如下:,火热的战斗生活,3扬州慢 这首词写

4、了词人路过扬州所目睹的_ _,抚今追昔,抒发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 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鞭挞了金人南侵的罪恶以及南宋 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失土的错误政策,抒发了对国事的 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全词脉络如下:,战争浩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要点一:把握内容,归纳主旨,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提示:“春花秋月”在常人的眼里,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 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 色。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原来锦衣玉食, 有如花宫女朝歌夜弦陪伴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 “阶下囚”的无限悲伤。他对人生已经绝望

5、,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 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这样美好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 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 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 而逐步破灭。,3“书愤”的“愤”包含哪些感情? 提示:报国无门,功业无成。,4读姜夔的扬州慢,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具体谈谈扬,州城空在何处。,提示:扬州城空的表现是: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 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 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

6、 的凄清的号角声。,5扬州慢下阕中哪一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提示:“惊”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晚唐诗人杜牧是 “重到须惊”“难赋深情”。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 心惊心痛了。,要点二:梳理思路,鉴赏表现手法,1虞美人前六句在章法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评析。,提示: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组对比,隔句相承,反复对比宇 宙之永恒不变与人生之短暂无常,富于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在这六句中,“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专 说宇宙之永恒不变;而“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 改”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如此回环往复,一唱三 叹,唱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唱

7、出物是人非的 无限怅恨之感。,2虞美人一词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写愁情的?,提示:通过虚实结合、设问等手法来写愁情。上阕“春花 秋月”“又东风”是实景,“何时了”则表达时光易逝之悲。 “往事知多少”则是虚写,登楼远望引发“不堪回首”的美好 时光,表达了深沉的亡国屈辱。下阕“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发 问,便自会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尽愁苦千里之泄。,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示: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化用典故的表现手法。诗人以诸 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自己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 中原之志。,4扬州慢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提示: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昔日的扬州为虚写,眼 前的扬州则是实写。一虚一实,虚实相生,这是本词的写作特 点。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虚,一边是实, 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 意绪。,技法运用,运用虚实结合或比喻的方法,写一首小诗。 提示: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