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85747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指导ppt-(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三部分 写 作,第一章 铭记纲要,依纲写作 第二章 探析考题,明确规律 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第三部分 写作,语文软件包,练习题部分点击启动软件包,第三部分 写 作 考场作文升级指导 第一章 铭记纲要,依纲写作,(一)考纲要求 (2013年广东省中考考纲),第三部分 写 作 考场作文升级指导 第一章 铭记纲要,依纲写作,二、评改标准 (2013年中考省级评改标准),第二章 探析考题,明确规律,广东省近九年(20052013)中考作文试题综合探析,第二章 探析考题,明确规律,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导入语 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不外乎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四种。广

2、东省近九年的中考作文题中,半命题有6次,全命题2次,有限制的自拟题1次(2006年),话题作文已逐步淡出,材料作文也难觅踪影。所以,考生备考应学侧重半命题和全命题两种形式,但也要了解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一切写作形式的基础,因为其他作文形式最终都会转化为命题作文,后文将重点指导。 2.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给了考生一定的选材和立意的自由。怎样才能写好半命题作文呢? (1)细读题目,领会命题意图。每道试题,都有命题者的意图,因此,读题时必须细读题目、导语和要求,认真领会命题者的意图。,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2)突破常规,补出小巧题目。

3、补题首先开口要小,要善于根据自己优势和特长,从某一个侧面、情景、人物等入手,让内容实实在在,忌讳大而笼统。其次要巧:一是新巧,二是奇巧。“新”与“老”“旧”相对;“奇”与“俗”“庸”相对。 (3)调动积累,选出新颖材料。“喜新厌旧”是作文评卷人的共性。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篓”。作文亦如此。所以,选材要做到提炼亲历材料、捕捉热门材料、巧用经典材料。 (4)深入开掘,写出最佳作文。如有一位同学在写作 之间时,以婆媳之间为题,小作者不仅描写了“妈妈”与“婆婆”之间从产生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更在文章结尾由婆媳间应相互理解和尊重,深化到人与人之间也应相互理解和尊重,这就做到了深入开掘。,

4、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3.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相比多了一份拟题的自由。要写好话题作文,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 (1)字斟句酌,细审话题,明确考查重点和拟题方向。 (2)紧扣话题拟妙题。话题作文的拟题形式主要有两种:话题入题和话题不入题。拟题的基本原则是大题小做,虚题实写,开口要小,切入要准。一般是在话题前、中、后加上修饰限制语,使所拟题目含有话题或在话题范围之内。一般忌讳用话题为题,因话题大而宽泛,不易把握。 (3)巧取角度选新材。 (4)独辟蹊径出新意。,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4.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中心立意、拟题和选材,有一定难度。 怎样写

5、好材料作文呢? (1)细读题目,审清要求。 文题要求是题目中的指令性文字,是构思写作之前必须认真审读的基本内容。 (2)细读材料,找出动情点写作角度 任何一则或几则材料,可供写作的角度往往是多方面的,由于个人的生活与阅历的不同,每个人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动情点,可以多罗列几种加以比较。 (3)研读材料,确定写作点立意选材 题目中的材料,有的含义明确清晰,一读便知。但更多的材料则需要细细揣摩、体味、提炼,才能明确其含义,因为它们或者以比喻的形式表达意义,或者用象征的手法表达意义。还有的把多则材料放在一起,需要考生综合归

6、纳,分析其含义。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出自己最为熟悉、平常积累材料最多、立意最新颖、深刻的一点,作为写作点。,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4)根据材料立意巧拟题。 不管时半命题、话题还是材料作文,经过补题、拟题后都成了全命题作文。其实,纵观近几年广东省中考作文命题形式,话题和材料作文因过于宽泛或过难,增加阅卷难度而逐渐被淡化,命题和半命题逐渐成为主流或首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作文中常见的“三自”自己拟题、自主立意、自选文体的现象也自然被淡化,限写文体和不限文体逐渐成为主流。 广东省近九年中考作文题中,限定文体(写作记叙文)和不限文体(文体自选)的年份之比为4:5,可见,考生应重点掌握记叙文

7、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为如果限定文体,一般也是限写记叙文;如果不限定文体,也可选写记叙文。记叙文是初中阶段训练的重点。因此,下文将重点指导记叙文备考,设计六次系列作文,进行“滚雪球”式训练。,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中考作文系列训练(一) 审题点题 切合题意 一、审准题 审清题意是作文第一要义,也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一步。文章的立意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确定体裁。 非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快速

8、作文(考场作文)的审题不能这样按部就班地进行,一般要求在一两分钟之内快速完成。 (一)同步审视法 同步审视法要求对题旨、题材、中心、重点、体裁等做同步审视,也就是说,一览无余,同步完成,不再按部就班,逐条揣摩。,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同步审视法要求简化审题程序,采用扫描的办法,对题目瞥一眼,立即就能决定写什么,表达什么主题。比如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审清题型:全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这是一道全命题,要弄清楚: 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事。 这道题写作的范围是:一件事。 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身边的事。 这道题题旨的中心是:有趣的事。 这道题的文章

9、体裁是:记叙文。 通过以上程序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再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情。,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但审题还没有完结,还必须继续思考第个更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有趣的事?所谓“有趣的事”,就是指能给人新鲜感的事,也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但是光有趣还不行,还必须有意义,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分析到这里,审题的过程才算完成,最后的结论是:用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们喜闻乐见的而又有意义的事。这样的审题方法,虽然对题目把握得比较准,但是程序太繁琐,费时太多,不符合“快速”的要求。 同步审视法只要瞥一眼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有趣的这个题目,瞬间就能

10、做出判断:以记叙文的形式,写一件新鲜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有意义的事。 为什么同步审视法能迅速对题旨做出判断呢?关键的问题是使用扫描法,简化了思维程序,省去了繁杂的分析过程。因为“身边的”、“有趣的”、“一件”、“事”等因素,在题目中都有明显的标志,可以一览无余,不必再按部就班去思考和分析。既然是写“一件事”,体裁当然是记叙文,这个问题也无须考虑,写任何文章都要注意社会效益,因此所写的事情不但要求有趣,还必须有意义。这样,把六个思维程序简化为一个,只要抓住一个“趣”字稍加分析,就完成了审题任务。,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二)掌握重心法 有些作文题,只要准确地把握其表意重心,就能迅速明确立意,确

11、定好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题思维活动中少走很多弯路,这种方法叫作掌握重心法。 文题的表意重心就是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如果作文题目是独词,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本质特点上,只要抓住它的本质特点进行思考就可以了,或写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比如桥路春风攀登最美等题目都是如此,不要全面思考,只要抓住一点就行。这在快速审题时有个术语,叫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全面思考费时太多,不符合快速审题的要求。,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三)反向思维法 反向思维审题法,又叫穿透障碍法。有些作文题,从字面

12、上分析,从正面思考,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突破口,不知如何下手。但是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比如写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如果从字面上理解,从正面思考,是无法下手的。夜晚静静的,万籁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在这种“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审题,眼前立即就会变得明亮起来,就会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实,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但是仍有人在工作,种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长,树叶在沙沙作响,河水在哗哗地奔流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13、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二、点好题 点题是考场作文避免偏题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一)把握好点题时机 1、开头点题。如 白杨礼赞一开头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这许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能快速表明作者写作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2、文中点题。如 白杨礼赞,当写过高原景色让人感到单调时,突然发现“白

14、杨树”,又让人感到惊奇、兴奋,这时来一次点题:“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当写了“白杨树”的特点后,又一次点题:“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提醒幸福,当写了我们总是习惯在提醒中过日子,但所提醒的总是灾难,却忽视了提醒幸福,于是点题:“请从此注意幸福。”当列举了生活中好多平时被我们忽视的东西就是一种幸福后,又一次点题:“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从这些文中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文中点题,可以使行文紧凑,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能让读者很容易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向。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

15、,能让你的行文紧扣文题,避免偏题,更能让阅卷教师轻而易举地把握你的文章脉络,明确文章的主题。,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3、结尾点题。如 提醒幸福的结尾:“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白杨礼赞的结尾:“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收束全文。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作文主题,还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感觉很有品味。 做到这

16、三“点”,作文就很切题了。,三、典题导练 1、训练主题: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 2、训练题目:(1)绽放的心花 (2)珍藏在心中的,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中考作文系列训练(二) 立意选材 深刻鲜活 一、立好意 “意”即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意”明选材等才有方向性。 (一)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和谐社会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消极厌世的思想,或和主楼价值观相左的思想意识。 (二)情感要鲜明 情感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 颂,语言要饱含感情。感情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第三章 系列训练 提升等级,(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