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联专题-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85425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对联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对联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对联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对联专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点江山春光满目 激扬文字彩笔生花,高考语文复习之 对联 北京路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喜接春潮苏大地,山青水秀欣挥翰墨谱神州,国泰民安 庆今朝,海晏河清,风恬浪静欣此日,民康物阜,人寿年丰 春来处处绿成海花放枝枝红到楼 风前始觉苍劲松雪后方知翠柏贞 盛世多才,时雨点红花万树春光似海,东风吹绿柳千条 夕照恋青山,共兴华夏千秋业老龄逢盛世,同绘江山万里图 风和日丽花常放吏正官清民自安,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2、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 水流东坡尸(东坡)诗。,对联小故事,郭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对联又名对子,是一种严格的对偶语句,来源于律诗;有的诗句也是对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结构必须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才能很好地表现一个事物

3、,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抒发一种感情。,对联简介,1、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3、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5、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6、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0、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练习一,判断下面诗句哪些不可作对联:,、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如毛泽东故居一

4、副对联:泽雨润花红赤县东风梳柳绿韶关、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如晋江市草庵一副对联:万石峰中月色泉声千古趣 八方池里天光云影四时春、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寿诞等。如齐白石贺毛泽东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如: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对联的形式,、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要相关,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或山水景物,或军事战争,或商贾贸易,或求学应考,或怀古咏史等。如陶瓷店的一副对联:产品百态千姿,包罗古今万象; 瓷城花团锦簇,久享中外盛名。,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字数不论多少,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这是最基本的要

5、求。如鞋店的一副对联: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结构相同。结构主要指语法结构。结构相同,如主谓、动宾、偏正等,上联下联应相对。如治学的一副对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词类相对。这比较复杂。词类应包括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相对;包括词所指的事物,如时间方位类、自然景物类、知识学习类、车马交通类等相对;还包括虚实相对。如汽车公司的一副对联:飞穿平原芳草绿,高低不平汽车路; 奔驰山野落花红,左右圆熟驾驶员。,、节奏相应。主要指停顿。上联是由几个音节组成下联必须相同。如人才交流中心的一副对 联: 报晓鸡声,拂晓钟声,声声悦耳,招 南北东西杰才,绘我神州特色; 赏心国事,

6、舒心家事,事事关情 ,集古今中外精粹,写吾盛世新篇。,在古代汉语中,把平声归入平声,把上声、去声和入声归入仄声,而现代汉语却比较难以把握,习惯上,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对联的平仄,如: 云带钟声穿树

7、去 月移塔影过江来 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另,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 。对联也可如此。 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西”与“东”是仄对仄。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形式多样,现介绍其中的正对、反对两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 福如东海两个黄鹂鸣翠柳春蚕到死丝方尽 寿比南山一行白鹭上青天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

8、相反。 例: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对联的对法,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_ 科学能致富_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1)根据语意仿写。要求比喻恰当,句式相近。(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_,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浙江卷),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才识贯中西,正气满乾坤,勤劳可兴家,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练习二,1、 松竹梅岁寒三友;。(春联),2、 桃李满天下;。(校庆联),3、 春夏秋冬,四季服

9、装皆溢彩; 。(服装厂联),桃李杏春风一家,教化遍中华,东南西北,八方顾客尽开颜,24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分) (2004年广东卷)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参考答案: 北京西安上海 都为中国名城 长城故宫三峡 尽为中华风光 芍药黄菊剑兰 均为苏杭名花 草原戈壁沙漠 全是北国风光 丹霞西樵鼎湖 均为广东名山,练习三,23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2004年福建卷)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练习四,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

10、对联。,一、情境式,凯歌高奏龙腾雅典; 捷报频传狮醒东方。,析: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 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 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

11、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二、概括式,析: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参考答案: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 澳门喜迎体坛精英。,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三、

12、话题式,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题型示例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四、调整式,析:这种题型既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测试了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考生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