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85141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上学期赤湖中心学校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教案1认识你很高兴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活动能够学会如何与同学交往 2、通过活动掌握一定的与朋友友好相处的小技巧 3、在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废报纸若干,竹竿4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特殊的问候:同学们最好老师最好!我就是今天的辅导教师魏珠玉(作简单的自我介绍)随着我们的一天天成长,我们渐渐的会脱离父母的怀抱,更多的需要朋友的帮助。但是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已”可见美好的友谊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即使在现在,我们也常常感到在与朋友相处中有很多难题,为什么有的同学就受大家的欢迎,而有的同学就

2、在交朋友中处处碰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活动来学习如何与朋友相处。 二、活动开始 (一)活动一自我介绍 互相了解篇 老师就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教师先来自我介绍,介绍完之后由教师右手边学生依次开始。同时让同学们鼓掌,借此教会特殊的掌声爱的鼓励(如果是一个班级参加此活动可以省略) 由此完成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二)活动二小组竞赛帮助合作篇 1、学生围成一圈互相拍打后背进行放松,然后报数分出两组 2、走圈。同时半蹲下来走圈,看哪一个小组走的最整齐,走的圈最小(需要每一名同学都要坐在后面同学的腿上才可以达到最小的圈) 3、扔纸团。两组同学向对方的场地扔纸团,一分钟后那个场地纸团最少为获胜组。 4、抬

3、竹竿。两组同学相对而站,同时用中指抬起竹竿,看那个组坚持的时间最长。 5、心有千千结。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在交往过程中一定要互相合作,相互信任和谦让,多为对方着想才能获得真挚的友谊。 (三)活动三 认识你真高兴理解升华篇 1、以最快的速度在队伍中找到合作的伙伴,也可以是老师,一分钟的准备时间,两个人绕场一周,并且在最后做一个动作来结束。看组哪组同学做的最好。 2、温暖拥抱。教师说数字,同等数字的学生抱在一起,没有被拥抱和超过数量的被淘汰。淘汰者和获胜说出自己的感言。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能够认识一个朋友,或者被别人当成朋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要学会珍惜,要以真心相对。 小结:同学们通过

4、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首先让别人了解自己,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相互合作,互相谦让,多为对方着想,还要珍惜友谊,珍惜别人对你的信任。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获得友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2心理健康教育课紧急救助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紧急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自我救助。2、学会更多的应急知识和技巧用于救助自己和别人。教学方式: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分析讨论沟通、思维训练等教学设计:一、通过“中国骄傲”(课件)导入课题: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位2005年被公安部授予的“中国骄傲” 称号小英雄。(欣赏课件1)袁媛的父母到底得救了吗?袁媛又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使他的父母得救

5、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板书:紧急救助)二、分析案例一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袁援是怎样解救父母的。老师先不告诉你们,通过下面两个案例的分析,我相信同学们自己会找到答案。我们来看一段木偶剧。(播放课件2)案例一:一天傍晚,五年级三班的小帅哥正在回家的路上,一名歹徒不知从那里窜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小刀,“身上带钱了没有?有钱赶快那出来,饶你小命!不然的话,嘿嘿”在歹徒的威逼恐吓面前,小帅哥的脑子嗡嗡作响,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你是这位小帅哥该怎样办呢?下面小组进行讨论。好停。有那位同学替小帅哥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好你说。生:要镇静看准时机就逃跑。师:逃的了吗?如果逃不了,你会受到更

6、大的伤害。不过这位同学说的要镇静是对的,(板书:镇静)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首先要保持镇静的心态。谁再说?生:咬他的手,夺他的刀。大声呼喊救命,吓跑他。师:这些方法与前面同学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盲目的反抗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同学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呢?生:佯装害怕屈服,先答应歹徒一些条件,把他要的东西抛远点,等他跑远去拣钱时,及时逃跑。(板书:佯装)佯装害怕会使歹徒以为你真的害怕他,而放松警惕,答应一些条件可以巧妙的与歹徒周旋(板书:周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在歹徒去拣钱的时候及时逃跑,并报警。老师提供了六种巧妙实用的方法,供你们遇到类似紧急情况参考,但是也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机动灵活

7、应变(课件展示3)、周旋法。佯装服从,稳住对方,分散其注意力,寻机脱身报警。、耍赖法。突然倒地打滚喊叫嚎哭,引来围观者,趁机报警。、呼叫法。在有人经过的时候,大吼“救命啊”引来旁观者,伺机脱身。、认亲法。当不远处有大人时可佯装认识,直呼“二叔” “三婶”。、放线法。佯装害怕,暂时答应对方条件,约定时间、地点交钱物,待对方离开后报警。、抛物法。把书包或身上值钱的物品向远处抛去,当歹徒忙于捡钱物时,快速脱身报警。刚才我们已经初步了解遇到歹徒的急救办法,下面再来看一个案例,我请三位同学用小品方法表演再现当时的情景。三、分析案例二案例2:河边,小华和明明正在附近看书,听到水面上传来的呼救声,小华和明明

8、飞快地跑到出事地点,一起商量救助办法。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板书:多方求救、运用常识)但有一点老师要告诉你们,当发现有人落水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方法救助他人。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展示课件4)1、首先应向有人的地方高声呼叫,同时尽快找到方便可取的飘浮物抛给落水者,如救生圈、木块等。2、救助者也可迅速脱下自己的长裤在水中浸湿,扎紧裤管充气后再扎紧裤腰,抛给落水者。并告诉落水者不要试图爬上去,因为裤子里的浮力是有限的,只能用手抓住,借以将头浮出水面呼吸,耐心等到救援人员到来。3、救助者也可找到竹竿、长绳或将腰带围巾连接后抛给落水者拉他上岸。四、学生自己解决导语中的悬念通过

9、两个案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紧急救助的知识,而且方法巧妙实用。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本课开始的危险中,看看同学们是否也能运用常识来巧妙的解决袁媛的问题。小组先讨论一下,并把结果记录在80页备忘录中。好停,看屏幕,看看你们的方法是否也象袁媛一样巧妙实用。(展示课件5)袁媛不经意的推、关、捅、拨挽救了自己父母的生命,而她的这一举动也被公安部授予为“中国骄傲”消防英雄称号。好多组同学们的紧急救助方法与袁媛的方法一样,也就是说在紧急情况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能象袁媛一样,进行紧急救助。看来,许多同学都能成为“中国骄傲”的小英雄。五、知识站同学们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情况需要我们紧急救助?生:

10、炎热的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发生中暑。师: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病人抬到阴凉的地方,帮助患者尽快散热,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医院。生:发现有人触电。师:绝不可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应立即断开电源,然后拨打急救电话“120”。生:在楼梯摔下来怎么办?师:先自救(如果骨折不要随意搬动身体),然后拨打急救电话“120”。师:同学们,生活中的急救实例太多了,不能一一列举,下面我们来做几道判断题,看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该如何应对。(播放课件6) 六、师: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我们已经掌握很多急救方法,大体应掌握这样的原则(课件六),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小声读一遍。停,我们掌握这些急救方法还不够,还要让更多的人都掌

11、握紧急救助的方法,所以,我们还要积极向家长、同学、亲戚、朋友宣传。老师这里有很多宣传方法(课件7)你们喜欢哪种就用哪种,今天就开始行动吧。七、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很多急救方法。生:我学会遇到紧急情况要镇静,多方求救不马虎。生:运用常识自救。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案自信心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教学目的:通过此课内容教学,使学生明确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有自信心、顽强毅力、发奋图强,从而乐学。 教学重点: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学难点:理解怪圈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活动课设计 1教师导言: 学习过程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属于心理素质范畴。有了学习的自信心

12、,就有了学习的毅力,就能产生学习兴趣,就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应付增强,学习成绩就能获佳。 2教师画出怪圈图示: 我数学不行,我总是这样;今晚不管怎样,我要完成这些题;我想多考虑考虑,也许能答出来;我真的还不行;为什么呢?因为。 3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由研讨)。 (1)上圈图示说明怎样的心理状态?(缺乏学习自信心) (2)针对自己实际,画出与上图类似的怪圈。(学生会广阔思维,画出具我的有特点的类似图示) (3)认真想一想,所谓怪圈怪在哪里?如何解决?(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习自信心) (4)教师小结: 我们在学习上都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怪圈图示情形。这个怪圈是一种恶性

13、循环,怪圈并不怪,它有深刻的涵义。怪在我们原来没有很好的认识它的实质缺乏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这是所表现的是自信心不强。只要你们打破其中一环,并注入积极的内容和因素,是增强学习自信心的重要方法。我们的传授课将解决这个问题。二、传授课设计导言:我们已经在活动课的实践上认识了自信心对学习的影响的重要性。在理论上又如何理解、认识、解决呢?我们现在就学习研讨之。 1什么是自信心?(先让学生界定) 所谓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已,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情况,适时加以界定说明。 2自信心的作用。 迸发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和障碍、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学习目的

14、、任务 3教师例举缺乏学习自信心实例。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再举例。 教师总结:我们通过活动课及传授课的认识和学习,明确了自信心对学习影响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应结合自己学习实际,增强自信心,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在学习上或某方面得到发展,获得成才,取得成功。 课后思考:心理状态表现形式的其它要素(内容)是什么?如何调节、预防和调整?4心理健康教案从心灵走向心灵教学目的: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交往的作用,交往发展的阶段。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认识交往的新特点及友谊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交往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及学生阶段友谊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通过“学生集体活动”、“去医院看病”、“上街购物”、“促膝谈心”、“共同学习”、“听报告”灯片教学,认识交往是人类生活主要组成部分。(幻灯教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学习交往的作用,总结出交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交往也是人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 (1)获取友谊(举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故事)。 (2)提高素质(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 (3)稳定情绪(进出问题:你为一件事烦恼怎么办)(讲读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