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原创)-(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4503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原创)-(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原创)-(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原创)-(最新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二、三章第一、二、三章 1 1 生物的特征:特定的组构 新陈代谢 稳态和应激 生殖和遗传 生长和发育 进化和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 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和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

2、构和功能: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是葡萄糖, 葡糖糖和其他单糖也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 的的原料。 9、 脂肪的功能: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 缓冲外界压力提供必需的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增加 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 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12、12、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 : 水是极性分子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液态

3、水中的水 分子具有内聚力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冰比水轻水是极好的溶剂 水能够电离。 13、 DNA13、 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 两个由磷酸基团和糖形成的主链缠绕在一起, 含氮碱基主动伸出, 夹在双螺旋之间。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DNA 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1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一切生命 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 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 的关系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

4、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 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两个基本点 : 一是基因与 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是如何传递的 ; 二是基因表达产物 蛋白质如何构建和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 蛋白质组 学 : 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 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同时对

5、糖类 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 : 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 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和核仁。核被膜是包在核 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是核中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和 RNA, 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和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17、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 内质网是由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与细胞溶 质的膜

6、系统。 内质网分为光面内质网和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上面没有糖体,是合成脂质的主要 场所 ; 糙面内质网膜上富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糙面内质网的功能是 合成并转运蛋白质。 18、叶绿体 : 表明有两层膜,内部是一个悬浮在电子密度较低基质中复杂膜系统,这一膜系 统由一系列排列整齐的的扁平囊组成,这些扁平囊称为内囊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主要功能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19、 线粒体:它是由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囊状细胞器, 囊内充有液态的基质, 内外两膜间有空腔, 外膜平整无折叠, 内膜向内折入而形成突出于基质中的嵴, 嵴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内膜的表面 积,有利于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7、。功能 : 将贮存在糖类或脂质中的化学能,转变成细胞代谢 中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分子腺苷三磷酸。 20、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 :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没有,植物细胞是由液泡、线 粒体、叶绿体、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的 ; 动物细胞是由线粒体、细胞膜和细胞核组 成的。 21、细胞学说 :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 物所构成的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能够基本相似新细胞是由已存在上网细胞分裂而来 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既有他自己的生命, 又对其他的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作用。 22、细胞膜的膜蛋白:内在蛋白:以其

8、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疏水部分非共价结合;外在蛋 白 : 不与磷脂分子的疏水部分直接结合,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内在蛋白的外端上或磷脂分子的 亲水头上。 功能:作为载体而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细胞的 识别作用也决定与膜表面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23、细胞之间的连接类型;动物的细胞连接主要有桥粒、紧密连接、间隙连接三种类型,植 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连接。 第四章:细胞代谢 1.酶的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另有 RNA。 2.酶的作用: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但在反应前后并不发生变化。 3.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温度,PH 值和盐的浓度,辅因子,酶抑制

9、剂,酶激活剂。 4.生物膜的选择透性:细胞膜或质膜只允许某些离子或小分子透过,而且是常常只令一些物 质进入细胞,又只令一些物质从细胞出来。而且能够调节这些物质在细胞内的浓度。决定因 素:脂双层本身的限制和转运蛋白的专一性。 5.渗透现象:是指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6.水势: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化学势:每摩尔物质的自由能。 7.被动运输:物质通过简单扩散或易化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8.主动运输:靠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逆着浓度梯度或化学势梯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9.简单扩散:既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不需要膜蛋白协助的,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 小方向进

10、行的物质转运方式。 10 易化扩散:不需细胞提供能量,但需特异膜蛋白“协助”的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 小方向进行的物质转运方式。 11.胞吐作用:细胞先将大分子包在小泡内,然后令小泡与质膜融合,随后再将这些大分子 分泌到细胞之外的过程。 12.胞吞作用:细胞质膜形成向内的小泡,把大分子和其他大的颗粒吸收进细胞的过程。 13.光合作用: 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碳反应 : 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是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葡萄糖的过程。光合产物淀粉 是在基质中形成和贮存起来的。 14.光反应: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只有叶绿素 a,叶绿素 b 吸收的光要传递给叶绿素 a

11、 后 才能在光合作用中被利用;另外辅助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色素分子吸光后产生极不稳定的 激发态。 15.荧光现象: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成绿色,在反射光下成红色的现象。 16.磷光现象: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继续放出微弱的红光的现象。 17.光系统:由叶绿素分子及其蛋白复合物、天线色素系统和电子受体等组成的单位称为光 系统。 18.光反应小结: 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即造成从叶绿素分子起始的电子流动; 在电子流动过程中,通过氢离子的化学渗透,形成了 ATP,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一些由叶绿素捕获的光能还被利用于水的裂解, 又称为水的光解, 氢气从水中被释放出来 ; 电子沿传递链最终达

12、到电子受体 NADP+,形成了还原性的 NADPH,电子又再次被转化 为化学能,并储存于 NADPH 中。 19.碳反应:(葡萄糖的形成)是指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 ATP 的化学能,使 二氧化碳还原成糖的过程,又称卡尔文循环。 20.细胞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糖酵解):1 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 2 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 4 个(H)*, 放出少量的能量,合成 2 个 ATP,其余以热能散失,场所在细胞的基质中。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2 个分子的丙酮酸和 6 个分子的水中的氢全部脱 下 20 个(H) ,生成 6 分子的二氧化碳 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

13、):在前两个阶段脱下的 24 个(H)与 6 个氧气分子结 合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 34 个 ATP,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 2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 : 1、 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 2、 产生有机物糖类和氧气。 3、 叶绿素等捕获光能。 4、 通过光合磷酸化把光能转变为 ATP。5、水的氢主要转移到 NADP+形成 NADPH+H(+)。6、 糖合成过程主要利用 ATP 和 NADPH+H(+)。7、仅有含叶绿素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8、 只有光照下才能产生。9、发生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中。 呼吸:1、以氧气和有机物为原料。2、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有机物的化学能暂时

14、贮存于 ATP 中或以热能消失。4、通过氧化磷酸化把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 ATP。5、有机 物的氢主要转移到 NAD,形成 NADH+H(+)。6、细胞活动是利用 ATP 和 NADH+H(+)。7、 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8、在光照下或黑暗中都可进行。9、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中, 三羧酸循环和生物氧化发生在线粒体中。 第四章(作业:第四章(作业:1,2,3,4,6,8T) 1、人体的细胞不会用核酸作为能源。试分析其理由。、人体的细胞不会用核酸作为能源。试分析其理由。 答:核酸在细胞体内作用很重要,是遗传物质,同时有 DNA 和 RNA ,细胞核和细胞 质内都有。如果可以利用核酸作为能源那么

15、就必须有核酸氧化酶,这样的情况下,遗传过程 中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很容易被水解。 2、乳糖催化的是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反应。某人进行了两项实验。第一项是用不 同浓度的酶作用于 、乳糖催化的是乳糖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反应。某人进行了两项实验。第一项是用不 同浓度的酶作用于10%的乳糖溶液,测定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产生半乳糖的速率) ,结果 如下: 的乳糖溶液,测定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产生半乳糖的速率) ,结果 如下: 酶浓度酶浓度0%1%2%4%5% 相对反应速率相对反应速率02550100200 第二项是用相同浓度的酶作用于不同浓度的乳糖溶液,其结果如下:第二项是用相同浓度的酶作用于不同

16、浓度的乳糖溶液,其结果如下: 乳糖浓度乳糖浓度0%5%10%20%30% 相对反应速率相对反应速率025506565 试分别解释反应速率和酶浓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提示:以反应速率对浓度作图。 )试分别解释反应速率和酶浓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提示:以反应速率对浓度作图。 ) 答 : 反应体系中底物的浓度一定时,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随着酶 浓度增加,反应速度增加。 反应体系中酶的浓度一定时,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直至底物过剩,此时底物的浓度不再影响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大。 3、曾一度认为二硝基酚(、曾一度认为二硝基酚(DNP)有助于人体减肥,接下来发现此药不安全,因此禁用。)有助于人体减肥,接下来发现此药不安全,因此禁用。DNP 的作用是使线粒体内膜对的作用是使线粒体内膜对 H 的通透性增加, 因而磷酸化与电子传递不能耦联。 试说明 的通透性增加, 因而磷酸化与电子传递不能耦联。 试说明 DNP 何以能使人体重减轻。何以能使人体重减轻。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