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的发展 毕业论文-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84465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讲机的发展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讲机的发展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讲机的发展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讲机的发展 毕业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通信工程系电 子 综 合 实 训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书课程设计名称 电子综合实训学 生 姓 名 任林海年 级2010专 业计算机通信班 级10计通指 导 教 师周春梅、景文芳考 核 成 绩目 录摘要第一章 绪 论21.1 无线对讲机的概述21.2本文研究的意义2第二章 对讲机的结构及功能介绍32.1对讲机的工作原理32.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42.3 对讲机的功能4第三章 硬件系统的设计63.1系统电路图63.2调频收音机的实现7第四章 对讲机的发展前景74.1我国对讲机的现状74.2市场前景及今后的发展趋势94.2.1我国的对讲机的发展前景94.2.2楼宇可视对讲智能系

2、统104.2.3即按即谈(push to talk)11致谢12参考文献12附录13对讲机的发展前景【摘 要】 无线对讲机具有使用简单、不受网络限制、通话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它是在鉴频、混频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无线电通信原理研发的一种通信方式。目前,人们对对讲机的研究已从模拟化转化为数字化。本文从无线对讲机的基本原理出发,并对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对讲机电路图。本论文最后对对讲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第一章 绪 论1.1 无线对讲机的概述在手机非常普及的今天,为什么人们还会选择对讲机呢?存在必合理!与手机相比,对讲机不受网络的限制,在网络不能覆盖的地方,对讲机可以

3、让你轻松的沟通;另外对讲机提供了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一按就说,操作十分简单,令沟通更自由,尤其在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工作的情况下,这些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与手机相比,对讲机通话成本低。这样的特点,让对讲机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主要应用在公安、民航、运输、水利、铁路、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购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机。尤其在网络无法覆盖的地方,无线对讲机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通讯工具。 在对讲机技术发展的30多年历史中,模拟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关键器件已很可靠,早在20年前,国外

4、就有人将数字技术引入对讲机行业,数字对讲机不仅能实现模拟对讲机基本业务:单呼、组呼等功能,还具有调度台核查呼叫、区域选择、接入优先、优先呼叫、迟后进入、预占优先呼叫、侦听、动态重组、监听等补充业务。也就是说,数字集群对讲机可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种类、更好的业务质量、更好的保密特性、更好的连接性和更高的频谱效率。对讲机的主要包括家庭无线服务(FRS)对讲机,HAMradios对讲机,个人移动无线(PMR)对讲机以及陆基移动无线(LMR)对讲机。目前,各厂家已经很努力地想办法提高产品通讯质量,降低干扰,开发多功能产品,如:防水、防震功能,集成收音机和GPS功能等等。摩托罗拉公司的GP2000采用了符合

5、人体工程学原理的设计,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有可编程键和容易使用的浏览键;具备降噪增音的功能;99个信道;平均电池寿命为8小时,从国内外研究局势看出,对讲机已从单一的通话功能,变成了能和手机媲美的产品,而人们追求个性化的影子已在对讲机上演。1.2本文研究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二个方面。第一,掌握无线对讲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无线对讲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功能用途等;第二,锻炼自己实际能力,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元器件,要求从生产成本和实用价值等面去考虑。第三,讨论无线对讲机的发展前景。第二章 对讲机的结构及功能介绍2.1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对讲机的工作原理如下:2.1.1发射部分: 锁相环和

6、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激励放大、功放,产生额定的射频功率,经过天线低通滤波器,抑制谐波成分,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2.1.2接收部分:接收部分为二次变频超外差方式,从天线输入的信号经过收发转换电路和带通滤波器后进行射频放大,在经过带通滤波器,进入一混频,将来自射频的放大信号与来自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电路的第一本振信号在第一混频器处混频并生成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通过晶体滤波器进一步消除邻道的杂波信号。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进入中频处理芯片,与第二本振信号再次混频生成第二中频信号,第二中频信号通过一个陶瓷滤波器滤除无用杂散信号后,被放大和鉴频,产生音频信号。音频

7、信号通过放大、带通滤波器、去加重等电路,进入音量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放大,驱动扬声器,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2.1.3调制信号及调制电路:人的话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音频的电信号,音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预加重电路及带通滤波器进入压控振荡器直接进行调制。2.1.4信令处理:CPU产生CTCSS/DTCSS信号经过放大调整,进入压控振荡器进行调制。接收鉴频后得到的低频信号,一部分经过放大和亚音频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整形,进入CPU,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将其结果控制音频功放和扬声器的输出。即如果与预置值相同,则打开扬声器。2.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工作方式:调频单工 工作电流:发射lA; 接收: 静噪20mA

8、; 非静噪120mA 工作电压:外接电源 DC912V; 发射功率: 3-5W 调制方式:调频 最大频偏:土 5kHz 接收灵敏度:02uV 静噪灵敏度:02uV 音频功率:300mW 天线形式:拉杆天线或橡胶天线 天线阻抗:50欧工作频率:36-100MHz 话筒阻抗:高阻抗选择性:70dB音频输出功率:250mW发射输出功率:高约5W 低约0.5W调频噪声:45dB音频失真:1%扩频范围:24MHZ2.3对讲机的功能无线电对讲机,其涵盖范围较宽。在这里我们将工作在超短波频段(VHF30300MHZ、UHF3003000MHZ)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都统称为无线电对讲机。实际上按国家的有关标准应称

9、为超短波调频无线电话机,人们通常将功率小、体积小的手持式的无线电话机叫做“对讲机”,以前曾有人称它为“步谈机”、“步话机”,而将功率大、体积较大的可装在车(船)等交通工具或固定使用的无线电话机又叫做“电台”,如车载台(车载机)、船用台、固定台、基地台、中转台等。无线电对讲机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无线移动通信设备,早在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得到应用。1936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研制出第一台移动无线电通信产品 “巡警牌”调幅车用无线电接收机,随后在1940年又为美国陆军通信兵研制出第一台重量为2.2公斤的手持式双向无线电调幅对讲机,通信距离为1.6 公里。到了1962年,摩托罗拉公司又推出了第一台仅重33盎

10、司的手持式无线对讲机HT200,其外形被称为“砖头”,大小和早期的大哥大手机差不多。经过近3/4世的发展对讲机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已从专业化领域走向普通消费,从军用扩展到民用。它既是移动通信中的一种专业无线通信工具,又是一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具有消费类产品特点的消费工具。顾名思义移动通信就是通信一方和另一方在移动中实现通信。它包括移动用户对移动用户、移动用户对固定用户、当然又包括固定用户对固定用户之间进行通信联系,无线电对讲机就是移动通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种无线的可在移动中使用的一点对多点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使许多人同时彼此交流,使许多人能同时听到同一个人说话,但是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

11、人讲话。这种通信方式和其它通信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即时沟通、一呼百应、经济实用、运营成本低、不耗费通话费用、节约使用方便,同时还具有组呼通播、系统呼叫、机密呼叫等功能。在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中,在进行调度指挥中其作用是其它通信工具所不能替代的。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无线电对讲机决不是过时的产品。它还将长期使用下去。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关注自身的安全、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无线电对讲机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公众对讲机的大量使用,更促进了无线电对讲机和有线电话机一样成为人们喜爱和依的通信工具。用对讲机通话要付费吗?用常规对讲机进行通话

12、不用付费。无论您多么频繁地使用,每年您只需为每一部对讲机付几十元的频率占用费即可,如使用公众对讲机则不需要付任何费用。大众消费者能够买对讲机吗?常规对讲机的通话距离一般为35公里,但在有高大建筑物或高山阻挡的情况下,通话距离会相对短些。当有网络支持时,对讲机的通话范围可达几十公里。在手机非常普及的今天,人们为什么还会选择使用对讲机?这是因为对讲机与手机相比有许多独特的地方:讲机不受网络限制,在网络未覆盖到的地方,对讲机可以让使用者轻松沟通;讲机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通话方式,一按就说,操作简单,令沟通更自由,尤其是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工作的情况下,这些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话成本低。对讲机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对讲机主要应用在公安、民航、运输、水利、铁路、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用于团体成员间的联络和指挥调度,以提高沟通效率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随着对讲机进入民用市场,人们外出旅游、购物也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对讲。第三章 硬件系统的设计3.1系统电路图图3-1系统电路图3.2调频收音机的实现3.2.1收音机(或接收)部分原理调频信号由TX接收,经C9耦合到IC1的19脚内的混频电路。IC1第1脚内部为本机振荡电路,1脚为本振信号输入端,L4、C、C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