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84204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考向概览,考点一、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文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大众传媒的发展,A.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B.企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社会效益放首位 C.个人: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通过灵活

2、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 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特别提示,(1)对于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同时还要明确其对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双重影响,(2)文化市场出现的不良现象是文化市场的

3、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结果。但不能将它们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问题的出现不在于是否发展市场经济,而在于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规范和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监管调控力度不够。,大众传媒无所谓好和坏、对和错,关键是看我们怎么运用这些传媒工具。我们用得好,它就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用得不好,它就发挥消极的作用。,高考真题,1、(15年天津卷11)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

4、进步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B.C.D.,C,【解析】网络语言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并被主流媒体所采用,丰富了汉语言文化,说法正确;网络语言被主流媒体所采用,借助大众传媒迅速传播,说明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说法正确;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是靠语言文字的丰富就做到的,说法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2、2017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媒体市场的担忧:“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对于此现象,政府应该( ) 严格管理,引导媒体以社会效益为经营导向 加强市场监督,打击媒体违规炒作

5、行为 加大资金及人才投入,提供优质新闻产品 加强新闻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种粮”媒体的利益 A. B. C. D.,【解析】面对材料中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加强新闻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种粮”媒体的利益,适合题意;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是错误的;政府只进行宏观调控,不直接提供产品,是错误的。,C,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含义,2大力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3、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内涵: 面向广大人民(指的是这种文化的方向性问题),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指的是这种文化的性质问题),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指的是这种文化的形式问题),,人们

6、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形式: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内容: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重点突破国家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特别提示:明确几对概念,1.“人民大众需要”和“人民大众真正需要”,“人民大众需要”和“人民大众真正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是能够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包

7、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封建迷信思想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2.“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并没有界定文化的性质和内容。 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强调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二是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不能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3.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经典作品,主要看它本身的价值,看它的内容是否能够经受住时代的考验;而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流行作品,主要看接受它的群众是否广泛,在一定时期内是否受到人

8、们的普遍欢迎。,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经典文化优于流行文化或流行文化优于经典文化。如果传统的经典文化能够不断更新其表现形式,借流行文化之长,补己之短,就可能有利于发挥其作用;有些优秀的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历史沉积后也可能成为未来的经典文化。,流行的未必经典,经典的未必流行。,1、文化生活的双重性,(1)表现: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2)对策: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考点2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落后

9、文化和腐朽文化,(1)是什么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比较,传统习俗 落后文化,区分: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和看风水等。 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并非都是落后文化。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糟粕。 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应该以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2)为什么我国依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历史原因)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

10、冲击。(外部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内部、现实原因),怎么办弘扬主旋律 A.是什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P96 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 必要性:各种文化有吸收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重要性:P93 作用:中国特色社

11、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地位: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文化对人的影响。,怎么办:P113,重点突破:如何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选择健康有益、先进的文化 文化管理部门(国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加强

12、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生产者(企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先进文化产品。 文化消费者(个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选择健康有益先进的文化,(3)怎么办,(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有关“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环境”的命题,怎么做类:如何净化市场文化环境?(建议、措

13、施),国家:态度(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 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提倡多样化、弘扬主旋律(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价值取向;思想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中心环节等角度 个人:能力(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修养(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生产者: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产品(多种类型、多样风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提示:国家+个人+生产者(或经营者),感悟,1、色彩斑斓 (原因),2、文化生活中的 “喜”与“忧”,“喜”,“忧”,原因

14、表现,原因 表现,3、阳光下有阴影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什么(含义、表现、 危害、政策) 为什么存在的原因 怎么办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框架,1、(2015浙江卷35)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 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A.B.C.D.,C,【解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国家旅游局的相关举措,表明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而题中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

15、,说明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涉及的是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问题,而不是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题中是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没有涉及大众传媒的商业性,故排除。,2、(江苏卷22)2014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电影票房达到惊人的10.7亿元。同时,电影品质进一步提升,主流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材料表明: A.文化市场越繁荣越要加强管理 B.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C.市场化才能提高电影产品质量 D.电影产业发展注重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D,(2015山东卷43)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

16、题。 材料一: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模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材料二: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9分),参考答案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道德榜样,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